大明首辅的升迁路: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大明首辅的升迁路》 120-130(第2/15页)

快步走来,眼中满是兴奋:“爹,湖广的商帮刚刚又加订了五千片,说是要赶在入冬前给武昌汉口的几家大户装上!”

    温立正看着厂长指挥工人打包,闻言回头笑道:“这下可好,忙不过来,连江南的绸缎商都派人来打听,问我们能不能运到苏州去。他们愿意出三倍的运费!”

    楚千嶂敲了敲栏杆:“不急,先紧着川内和邻近省份的订单。告诉江南来的商人,若是诚心要,可以预付定金,我们专门组织船队走水路运过去,觉得运费贵,自己来拿也行。”

    他真服了温缜了,这真是个财神爷,重庆明明闹了灾,这个秋天,不光不受影响,还带着百姓发家致富,他手下的人,出门吃个饭都要撒小费,钱多闹得慌。

    他们来向温缜报进度的时候,徐千户匆匆跑来府衙,他与镇守太监也入股了玻璃厂,如今对温缜非常信服,手里捧着一封烫金帖子:“大人,成都杨巡抚派人送来的!说是京里来了几位工部的人,见了咱们的玻璃窗,非要见您不可!”

    温缜眉头一挑,接过帖子扫了一眼,笑了:“好事啊!工部的人若是看上了,说不定能在京城也建个分厂。”他转身对温立道,“大哥,这几日你盯着点生产,千万别出纰漏。楚兄,劳烦你去接待那些外地商贾,价格咬死了,一文不让。”

    楚千嶂迟疑道:“可若工部要插手”

    “放心,”温缜眯起眼睛,“他们就是眼热,若是想分一杯羹,就得按我们的规矩来。这玻璃的秘方,可是攥在我们手里的,怕什么?”

    就算以后配方出去了,他们也研究出更好的了,品牌是一个好东西,他们的东西好价格低,其他的根本就不是对手。因为他们拿不出来那么低的价格与质量。

    他们放下心,与温缜回玻璃厂巡看,远处忽然传来一阵喧哗。原来是一队陕西来的马帮,领头的汉子正扯着嗓子喊:“我们掌柜说了,有多少要多少!现银结账!”周围的商人顿时骚动起来,生怕被抢了份额。

    温缜看着这热闹景象,低声对温立道:“去,放出消息,就说下个月要涨价。”

    温立会意,这是要再添一把火。果然,消息一出,订单又暴增了三成。工坊里日夜赶工,炉火彻夜不熄,映得半个重庆城都泛着红光。

    而此时的温缜,应杨昭的邀,与狄越坐在前往成都的马车上,手里把玩着一颗晶莹剔透的玻璃球。阳光透过它,在车厢内投下一道璀璨的光斑。他把玩着,与狄越道:“这透明的东西,可比黄金还耀眼啊。”

    第122章 广东巡抚(三) 这世界为什么要有这么……

    狄越接过玻璃球, 对着阳光细看,他想了想那惊人的利润,他们已经卖得很便宜了,税都按月交进去, 纵使如此, 利润依旧高得吓人, 笑道:“此言不虚。不过”他压低声音,“工部那帮人此番前来, 恐怕不止是看中玻璃这么简单。”

    马车碾过官道上的碎石,微微颠簸。温缜将玻璃球收回袖中,神色从容:“阿越听到什么风声了?”

    “杨巡抚在信里暗示,”狄越凑近了些,“京里近来有人议论, 说你一个知府, 不务正业, 专营商贾之事, 有违官体。”

    温缜闻言笑出声, “我今年给朝廷上缴的税银, 抵得上半个四川的盐课。重庆一个巴山楚水凄凉地,年年让朝廷倒贴钱,我来后,这不就脱贫了?他们若有本事, 大可以也去不务正业试试。”

    正说着, 马车忽然一顿。外面传来侍卫的喝问声:“何人拦路?”

    只见一个穿着六品官服的工部主事带着两个差役站在路中央, 拱手道:“下官工部虞衡清吏司主事赵德成,特来迎候温大人。”

    温缜与狄越交换了个眼神,掀帘下车时已换上热情笑容:“赵主事远迎, 本官愧不敢当。”

    赵德成盯着温缜腰间晃动的佩饰,眼中难掩贪婪:“温大人的玻璃厂名动京师,连王阁老都夸赞不已。此番下官奉部堂之命,特来讨教”

    “好说好说。”温缜笑着打断,“正好下官带了些新制的玻璃器皿要献给杨巡抚,赵主事不妨一同鉴赏。”说着拍了拍手,随从立刻捧上一个锦盒,掀开竟是十二只流光溢彩的玻璃杯,杯底还刻着重庆官造的徽记。

    赵德成看得眼睛发直,却听温缜状若无意道:“这些是准备送入宫中的贡品,工艺比市面上的精良三倍。可惜产量有限,每月只能出三十套”

    他的东西是给人看的,可不是给人空手套白狼的,温缜给他画个饼就让他让路,工部的人打什么主意什么算盘,他隔着三里地就知道了。

    当夜,杨昭在巡抚衙门设宴。酒过三巡,赵德成终于按捺不住:“温大人,明人不说暗话。工部想在京城设厂,不知这玻璃配方”

    温缜放下酒杯,玻璃杯底与桌面相碰,发出清脆的叮声:“配方乃楚家祖传之术,由本官改良,怎能巧取豪夺?不过”他话锋一转,“若工部愿以川盐茶引相换,本官倒可以专供京厂原料。”

    他本来就想去京城开厂,有朝廷帮忙反而好办,而且这配方过于简单,本来就护不住太久的,但能守多久守多久,以后那些人参悟透了,他们能卖原料也是好的,本来重庆这些资源就足。

    狄越在桌下踢了温缜一脚,这分明是要用玻璃换盐铁专卖权!

    月光透过新装的玻璃窗照进来,赵德成的脸色阴晴不定。温缜把玩着酒杯,玻璃折射的烛光正落在那份工部公文上,照亮了奉旨督办四个烫金大字。

    最后温缜得偿所愿,这时候朝堂上都是正常人,不像到了嘉靖朝,那可真是黑暗得有苦说不出。

    工部主事也向京城递信,给了他这个方便,温缜建设更加如火如荼了,钱有了,基建就得跟上,水利民生都可以改善。

    温缜还让人宣传茜茜的名声,没道理做了好事还藏着掖着,他就是要为女儿造势作名,有名声的好处可太多了。才女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受人敬重的。

    而且他以后也想让茜茜走仕途,这很难走,但这个世界每一条路都难走,尤其是女儿家,仕途好歹有权力,而且有他走在前面,只要他官做得够大,他女儿有谁能刁难呢?有谁敢刁难呢?

    秦良玉能成为将军,也是因为她家是土司,能给予支持托举。温缜不觉得自己托举不了一个文武双全的女儿。

    八岁就如此大义聪慧,天下人谁不津津乐道,况且温缜的名声一直是风暴中心,他女儿出风头自然更受瞩目。

    世人都喜欢听天才的故事。

    茜茜在无锡吃着豆花,刚开始还好,等过了中秋,过了重阳,快入冬的时候,人都傻了,她爹该不会把她忘了吧??

    温缜忙得晕头转向,就忘了去接茜茜了,由于今年的重庆府太忙,等到十月才想起来,但依旧很忙,干脆给南乔写一封信,今年茜茜跟着她过年了。

    南乔冬天带着茜茜去太湖喂鸟,冬天南归的鸟儿是太湖一景,它们在太湖停留,便向更暖和的昆明去。

    温缜一直觉得今年重庆的玻璃利润最大的,年底一对账,纺织机械居然也不差,还是丝绎的奢侈品,也不输什么。

    年关内阁拿着重庆遥遥领先的税额,人都傻了,重庆只是一府城,当然是只与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