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辅的升迁路: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大明首辅的升迁路》 100-110(第11/15页)

:“这种好事楚某岂会拒绝,还是二弟脑瓜好使。”

    能洗白谁愿意惹一身罪名?他摩挲着茶盏边缘,“不过,蜀地的私盐贩子怎么办?”

    温缜早有准备:“正要说这个。朝廷给了特许,重庆可设官盐转运司。”他压低声音,“大哥的水路好手,正好负责押运”

    “妙!”楚千嶂击掌赞叹,“既吃皇粮,又占水道。二弟这是给我找了条金光大道啊。海运港口一关,那些商人转江南,差点把我挤出去,如今又得这一路,甚好。”

    温缜点点头,说起海运,他也想分一点,如今内部还没稳下来,朝廷不方便开,今年明年就能重开了,温缜想抢一个港口,这需要一笔大钱。

    两人越说越投机,茶续了三巡还未尽兴。夜幕低垂,楚府各处灯笼次第亮起,将整个宅院映照得更添画意。温缜拉着狄越随着楚千嶂穿过回廊,阵阵饭菜香气已从花厅飘来。

    “二弟离乡这么久,今日定要尝尝我从江南带来的厨子手艺。”楚千嶂笑着推开雕花木门,邀他们进去。

    花厅内,八仙桌上已摆满珍馐。正中一盘金黄油亮的鳜鱼昂首翘尾,鱼身上浇着琥珀色的糖醋汁,四周点缀着松子仁。旁边依次是水晶肴肉、蟹粉狮子头、清炖蟹粉狮子头等江南名菜,还有几道川渝特色的麻辣鲜香。

    “这也太丰盛了,多谢大哥盛情。”

    楚千嶂亲自给他俩都斟了杯酒:“净客气,这是绍兴二十年的花雕,特意为你留的。"转头对狄越道:“狄兄弟也请,今日定要不醉不归。”

    三人落座,屏风后转出几位乐师,抱着琵琶、古琴等乐器,在角落坐定。琴弦轻拨,一曲《春江花月夜》缓缓流淌。侍女们鱼贯而入,捧着青瓷小碟奉上四样精致凉菜。温缜夹了片薄如蝉翼的镇江肴肉,入口即化,咸鲜适口:“这刀工,怕是御厨也不过如此。”

    “二弟过奖了。”楚千嶂举杯,“来,先干一杯,贺我们兄弟重逢。”

    晚上楚千嶂要留温缜住下,温缜拒了,只道家里无人,茜茜还在家呢,楚千嶂只得亲自将温缜送到府门口,给他备了马车。

    回衙门后,狄越忍不住问:“你既早有计划,为何先前信里不说?”

    温缜望着灯火,闻言一顿,侧首看他,火光映在他的眼底,照着他的侧脸,“要让虎狼收爪牙,总得先喂饱它,才能有资格教它循着规矩捕食。”

    温缜上奏朝廷,称“长江水匪猖獗,商旅不通”,请设漕运司,由官府监督、商行承办。朝廷批了,但没给钱——正好,温缜直接把差事甩给楚千嶂。

    楚家商行代收码头税,三成归府库,七成自留,毕竟也要上下打点。温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商路通了,税银自然涨,朝廷满意,他政绩也好看。

    有几个本地豪强不服,暗中串联,想抵制楚家。温缜直接让周通判带人查了他们走私的账本,杀鸡儆猴。

    他可没时间与这些人玩心眼,他走的就是阳谋,他没必要与人玩阴的,丢份。

    楚千嶂的商行刚站稳脚跟,温缜就给了他第一笔大生意——川盐入湘。

    重庆井盐质优价廉,但以往被夔州的盐商垄断,运不到湖广。如今楚家掌控码头,直接组织船队,沿长江东下,绕过官卡,低价倾销。

    盐卖到湖广,换回稻米、农具铁器,再运回重庆。一来一回,利润翻倍,府库充实了,百姓粮价也稳了。

    温缜在捣鼓纺织机,狄越眼睁睁看着这个织布都不会的人,把纺织机拆了装装了拆,装不上的时候还喊人帮忙。

    大明纺车多为脚踏式,可同时纺多根纱线,效率提高。江南地区还使用水力驱动的纺织机械,如水转大纺车。

    大明纺织技术很牛,甚至起了资本主义萌芽,但资本主义在这片土地,很水土不服。这个怎么说呢,几千年思想,并不只是士农工商而已。是这片土地的人们,尤其是古人,对金钱在乎,但很少有人会为了金钱做极端的事。

    古人讲究气节,忠信,对金钱是鄙夷的,铜臭味,重利忘义,重利轻别离,这些钻钱眼的特性让古人非常轻视商人,他们用钱买不到死士。

    死士一般最起码也得是士人养,死士也是士,士为知己者死,所以称死士,要有人格魅力到让这些人甘愿赴死。

    而天下人对于商人的轻视,如果为钱当了商人的死士,会变成笑柄,笑这人要钱不要命,比起钱,不怕死的人更怕成为笑柄。古人不怕死,但死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就算是现代,打工人会为了工资上班,不会为了工资犯法,卖命,很明显,觉得不配,那瞬间金钱就失去吸引力。

    哪怕到了末年,只听过农民起义,还没听过商人成事的。

    但人会为了理想远赴边疆,为了家国视死如归,从古至今从来如此。

    所以温缜并不想去发展资本主义,没必要,洗一个人的脑袋都困难,更别说洗一国的,根本洗不了。

    民国都没发展起来,更别说如今的大明,百姓还算安居乐业,大明上面悍臣满朝,他想死也不能这么死。

    温缜对自己定位很清晰,他又不是来干革命的,他只需要让他的治下清明,没有冤狱,律法公正就行了。但治下百姓太穷,他得让人先脱贫。

    纺织业前有江南,后有蜀锦,重庆府想咬下一口只能打价格战,价格战要打的话,得把成本再降低一点。

    比大明纺机再先进的,就只有珍妮机了,珍妮机是个开端,注定会引起工业革命。社会运行不是靠一个人推动的,而是整体往前走的,时代推着个人。当衣食丰足,不需要跪着的时候,人是不会跪的,思想就会萌芽。

    百年后皇权面对这趋势,就只能退步,不退则亡。

    所以温缜在捣鼓,他捣鼓快半年了,从年后就一直在做,硬是摸不到头绪,不是,为什么他以前刷视频觉得手工博主做都挺容易的,怎么他上手就不行?

    重庆府的夏日,烈日将青石板路烤得发烫。知府衙门后堂的冰鉴里,冰块早已化了大半,只剩下几块浮冰在水面上飘着。温缜将手中的公文放下,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官服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

    “大人,狄百户,先用些酸梅汤解解暑吧。”王叔端着一只青瓷碗走进来,碗壁上凝结着细密的水珠。

    温缜接过碗,递了一碗给狄越,冰凉的触感让他长舒一口气:“巴县那边又报上来三十户受灾,今年的旱情比往年都重啊。”

    他提笔蘸墨,在奏折上开始日常卖惨,笔锋遒劲有力,字迹清秀挺拔,一如他这个人。二十有五便官至四品知府,眉目如画却自带威严,年少得志却不骄不躁。

    正写着,忽听外面一阵喧哗。温缜皱眉抬头,只见差役急匆匆跑来:“大人!衙门外来了好几辆马车,说是说是大人的亲眷!”

    温缜一怔:“可报了姓名?”

    “说是扶风县温家,带着家眷和仆从”

    不等差役说完,温缜已放下毛笔快步向外走去。大哥一家这就来了,他心中又惊又喜,脚步不自觉地加快。

    府衙大门外,三辆马车停在树荫下。最前面那辆马车的帘子掀起,温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