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小厨娘(美食):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长安小厨娘(美食)》 40-50(第11/26页)

“去,把门口水牌上的水晶肉三个字刮了。”

    *

    下午,忙碌了一日的崔记食肆终于迎来一日当中为数不多的宁静时刻。

    灶台前,崔时钰望着咕嘟咕嘟的炖肉锅,不知怎么,眼前又浮现出那日上巳宴的情形。

    谢宵替她挡酒的时候连眉头都没皱一下,仿佛只是顺手之举,对她来说却是解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围,她很感激。

    偏偏宴席之上人多口杂,两人离席的时间又不一致,她连句郑重道谢的话都没时间说出口。

    崔时钰握着长勺搅拌着锅里的肉块,无意识地咬了咬唇。

    瞧这事儿闹的!

    按照谢小郎君的个性,想来并不在意她是否认真道谢,可她心中总是过意不去,不想亏欠人情。

    更何况那人是谢小郎君。

    本来还没想好怎么还那套贺礼刀具的人情,现在倒好,又添上一笔新的。

    崔时钰使劲琢磨了一会儿,想到了地窖里放着的排骨。

    自从当初与肉行、菜铺、米粮铺子等铺子老板签订协议之后,似是看她食肆生意兴隆连带着自己也有赚头,这些老板们一个个比她想象中还要积极,几乎不用催便每日准时将新鲜食材送来,崔时钰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当面结清钱款,可以说是很爽了。

    除了平日里常送来的猪里脊与五花肉等,高老汉今日还送来一扇猪肋排,现下正在地窖里存着。

    崔时钰去地窖里拿。

    地窖温度很低,虽达不到后世冰箱那种制冷程度,但给食物保鲜还是没问题的,那猪肋排还和刚送来时没什么差别,极新鲜,肥肉部分白如凝脂,瘦肉部分血色粉红,凑近了闻有股淡淡的生肉味道。

    要用这扇肋排做什么菜,崔时钰心中早有打算,原本打算过两日再将这道新菜添进食单,现在却有些等不及,想把这道新菜做给谢宵来吃,觉得唯有这样才算对得起那日他的相护。

    就当是谢礼吧。

    崔时钰这样想着,拎着肋排回到庖厨,挽起袖子点燃灶火。

    趁着烧水的工夫,崔时钰将猪肋排劈出四分之一,握着谢宵送给她的那把菜刀,将刀刃贴着骨缝游走。

    咔嚓几声脆响过后,寸长的排骨便齐齐码在盘中,肉色鲜润,肌理分明。

    她要做的新菜是粉蒸排骨。

    粉蒸排骨的名字来源于独特的“粉蒸”烹饪方式,区别于红烧、油炸等做法,以米粉裹住排骨蒸制而成。

    这样蒸出来的排骨鲜嫩不柴、嫩而不腻,排骨表面的米粉蒸熟后形成一层绵软香糯的粉衣,吸收进咸香肉汁更加入味,吃来两相得宜。

    和“酱料”排在第一位的酱香饼一样,“粉”自然也排在粉蒸排骨的首位,需要格外用心对待,崔时钰将去腥后的排骨用葱姜汁子腌了,然后便开始炒制米粉。

    蒸肉米粉主要由大米制成,再加八角、桂皮、香叶、花椒、食茱萸等香料增添香气,除此之外,崔时钰还往里添了一把糯米,用来增加米粉的香软口感。

    自从装修之后,庖厨里面灶眼多了,锅也多了,如今用起来便没那么拘束。

    想着待会儿还有个锅要蒸排骨,崔时钰便另起一锅,将这些大米糯米和香料的混合物放进去,小火翻炒,炒至大米和糯米变成金黄色,香料的香味也充分融入米中。

    浓郁的香气弥漫而出。

    崔时钰将炒好的米和香料倒入盘中,略略放凉便取来石臼研磨。

    天知道她这时候有多想念研磨机。

    好在经过炒制的米和香料已褪去水分,质地干燥脆硬,容易研磨,且因粗粉能让粉蒸排骨的味道与口感更好,无需磨成太细的粉末。

    再放适量的盐和一小撮糖进去一起磨,很快,两大罐蒸肉米粉就磨出来了。

    把寸寸匀称的排骨滚进去,每一块都挂得饱满,金黄的粉衣内透出隐隐的粉红肉色,极是好看。

    取一只瓷碗,抓一把去皮芋头垫底——菜单上的粉蒸排骨可没有芋头,只有荷叶垫底,这是崔时钰为谢宵特意准备的。

    她将裹了米粉的排骨堆进碗中,一同放入已经上汽的蒸锅,合盖没多久,芋头的清甜混着排骨肉香就从锅缝里飘了出来。

    这样蒸上小半个时辰便差不多了,锅盖一掀,一股浓香便劈头盖脸地撞了出来。

    碗中的排骨早已脱胎换骨,裹上了一层浅褐色的软米粉壳,莹润的米粉吸足肉汁,变成半透明的酱色,软糯糯地黏在酥透的排骨上,被油脂浸润得微微透明,能瞧见里头几乎脱了骨的排骨肉。

    蒸汽携着各种香料的复杂香气,混着油脂被逼出的肉香,还有大米糯米的谷物香,热腾腾往人鼻子里撞。

    外头的三只小鸡都被香得叫了好几声。

    蒸锅余温未散,崔时钰不怕热地将粉蒸排骨碗拿了出来,仔细装进保温食盒。

    酥烂的排骨被浓稠的米粉包着,油润发亮,堆成小排骨山,底下的芋头也炖得绵软,几乎要化进浓稠的汤汁里,想来也是一抿就化的口感。

    崔时钰还嫌不够,想了想,又往食盒里添了一碟自己腌的脆萝卜和一碗新焖的稻米饭。

    至此,食盒里已经有了肉、菜、饭,还有一碟小咸菜,将食盒堆得满满当当,瞧着颜色丰富极了。

    崔时钰这才满意了。

    这样,谢小郎君应该能吃好了吧。

    她朝门外唤了一声:“阿竹,把这食盒送去务本坊。”

    *

    广文馆。

    博士们一声悠长的“散学”落下之后,学子们三三两两踏出学馆大门。

    一日课毕,学子们全都满脸疲惫之色,面色青白,眼底发青,活像被谁吸了精气似的。

    人群当中,唯有谢宵依旧是那幅清贵如玉的模样,甚至连头发丝都没乱。

    他正与杨明朝书舍方向走去,沿途瞧见各家奴仆捧着巾帕、食盒候在道旁,周围三五同窗的谈笑声里夹杂着此起彼伏的“郎君留步”。

    学子们多为贵族子弟,从小到大都是由奴仆伺候惯了的,广文馆虽不禁生徒携仆,却也不让仆役入内,一来二去,临近的务本坊便成了奴仆们的居住场所。

    谢宵素来不喜被人伺候,奈何爹娘变着法地体贴,硬是将青松塞了进来。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自从青松进了务本坊,别说像其他奴仆那样递手炉送香枣,谢宵连膳食都没叫他送过几次,但最近除外。

    崔娘子的食肆开了,他自然要去捧场的。

    谢宵这样想着,心不在焉地与杨明谈论课上的讲义,有意无意地朝廊柱后头望了几眼,结果竟真的瞧见了。

    青松捧着一方食盒,微圆的半个身子从廊柱后探出来,与其他仆从挤在一起,在石阶下跳着脚张望。

    谢宵耳聪目明,几乎一眼就看清了食盒上的“崔记”二字。

    这是怎么一回事?

    他对身旁的杨明道了声“稍等”,几步上前从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