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屠户家的娃娃亲夫郎》 45-50(第5/14页)
这骡子您方才也看到了,刚齐口,这四肢也是又粗又壮的,还训过听话,一瞧便是头好驴子,十三两真的不算贵了。”
霍青却道:“话也不是这么说,养骡子虽麻烦了点,可主要也就是费些心打草料的事儿,青草满山都是,花不了多少钱,且这几年粮价也跌了些,养几年,花不了那么多钱。”
牲口贩子还是摇头:“不成,十一两确实太低了。”又想着霍青方才看的那么仔细,想来确实是有心想要买骡子的,于是他眼咕噜一转,道:“这样吧,大兄弟,我也是真心实意想做您这笔生意的,您要是能一次性能付清全部的银子,这头骡子就卖你十二两半,如何?”
虽说牲口行开在县城里,然而实际上来这儿买东西的还是农户居多,偶尔会有一些财主来这牲口行里挑几匹马,那些真正有钱的富绅,大多自己家里都有生意有来路,很少到牲口行里来。
然而这种大型牲口卖价都是很贵的,一头牛的均价在十二到十四两,就是一头毛驴的价格也在六到八两之间,很多农户手里一次性拿不出那么多银子,因而在牲口行里,一次性付清全部银子的少有,反而是同牲口行定下契约文书或者付定金,先牵了牲口走,而后在慢慢还钱的交易多。
当然,先赊账或者付定金,再慢慢还钱的风险也大,以这样方式买卖牲口的,不止后头要付的利钱也多,而且也更麻烦一些,因而无论是农户还是牲口贩子,如果能当面银钱两讫的,自然是最好的。
为了鼓励这样方式,因而一般牲口行里,能一次性付清所有银钱的,买牲口的价格都低一些。
牲口贩子想着这人多半不是屠户就是猎户,手里应该是能拿的出钱来的,所以才提了这么个事儿。
这头马骡的品相很好,又是齐口的壮年骡子,十二两半确实不算贵了,且这骡子的骡棚门口并没有蹲守的农人,想来是旁人放在牲口行里托牲口贩子卖的,价格比一般的骡子高出个半两来实属正常。
霍青手里确实能拿出那么钱来,只是他瞧着那牲口贩子的模样,似乎还有价可讲的样子,于是考虑了片刻,道:“最多十二两,你这骡子买回去我还得自己配一副鞍具和蹄钉呢,卖不卖?卖的话我就付钱。”
一听他当场就能给钱,那牲口贩子想了想,咬牙应下了。
其实十二两银子他也是能赚一些的,这骡棚门口虽说没有蹲守的农人,但其实这骡子就是这牲口贩子自己养的,他既是卖家,也是中间的牙人,方才开价十二两半也不过是想仗着霍青不明就里,想再赚一笔牙人钱罢了。
只要这骡子能卖出去,总比他养在牲口行里吃草料好。
于是,这事儿便这么定下了。
像牛、马、骡子、毛驴这样的大件牲口买卖都得上牲口籍,方便官府掌握管理登记牲口的数量,防止滥杀。
为了方便买卖双方,牲口行里就有人专门给写文书,办理牲口籍的,于是那牲口贩子牵着骡子,跟霍青和江云苓一起去请人写文书,当面付清了钱款。
霍青不认字,是以那契约文书写好了以后就由江云苓看了一遍,确认没什么问题了,这才按了指印,顺带把骡籍也给办好了。
如此一来,这头大马骡就彻底属于他们家的了。
牲口贩子又简单的教了霍青几个指令,霍青自己也上手试了一下,马骡很听话,简单的训过一下便肯跟着霍青走了。
临走时,那牲口贩子还给霍青抓了把豆子让他带上,如果半道上骡子不肯走了,便喂它把豆子,便能继续赶车了。
霍青欣然收下,还道了声谢。
出了牲口行以后,两人都止不住的高兴,江云苓一双眼睛更是亮晶晶的,看着霍青道:“相公,你刚才讲价议价可真厉害。”
反倒是他,在一边看着完全帮不上忙,不管是挑选骡子还是议价,全都要靠霍青,若是让他来,说不上方才那牲口贩子刚开十二两半钱时候他就已经答应了。
霍青也笑了,他并没有觉得这算什么本事,也是做生意练出来的,可叫夫郎这么夸,他也就高兴。
两人出了牲口行以后又到旁边的铁铺子里给骡子配了一副鞍具,蹄套和蹄钉。
蹄套和蹄钉都是铁做的,贵一些,加起来一共二百文,鞍具便宜些,八十文,这里加起来就是二百八文。
不过这些都是必须的,蹄套和蹄钉是用来保护骡子的蹄子的,不然走山路和土路多碎石,容易伤着,鞍具则是用来赶车用的,霍青买的多,最后同那店家商量着,又给送了一条马鞭。
如此,所有东西就都配齐了。
这下,两人都眉开眼笑的。
从今天开始,他们家就有骡子了,从今往后,霍青再不用那么辛苦的拉着板车去收毛猪了。
城里人多不好走,霍青和江云苓便牵着骡子慢慢的走着,直到出了城,霍青赶着骡子走了两圈,确定骡子听他的话,车赶得也稳当,这才回过头去原地接上江云苓,两人一块兴高采烈的赶着往家里去。
——
骡子的脚力自然不是人可以比的。
以前江云苓从县城走回村里,再快也得大半个时辰,可今日坐着骡车,才三刻钟就到了。
回到村里时已是申时二刻了。
这会子已经快要到夏收的时候了,地里扎着不少农人,见霍青赶着骡车从田埂边经过,都直起身,一边用手挡太阳,一边眯着眼睛看热闹。
“青子回来了!哎呦!你家这是买大马骡了?瞧着可真精神唉!”
“瞧这骡子高壮的!这得花不少钱吧!”
当然,心里泛酸也有。
村里能买得起这种大件牲口的人可不多,除了村长家,也就四五户人买了牛,还有家还是从小牛犊养起的,因而乍然见霍青赶了头骡子回来,自然新奇的很。
知道霍青买牲口主要是为了拉车的,因而也没人问他怎么没买牛而买了骡子。
说不羡慕是假的,虽说骡子耕起地来不如牛好使,但用来做活儿也是很不错的,平日里拉人,拉磨,拉货,都好用,比驴好。
要说这霍青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了,前些日子才刚成了亲,虽说不能算是村里最好的,但也十分体面了,就说那席子上的菜,吃的人满嘴油光的,这会儿又牵了头骡子回家。
买头骡子还不得十几两,两件大事儿连着办,可想而知,之前霍青手里攒下了多少钱。
从前村里人都觉得霍青虽然是个屠户,但家里有个霍文拖着,既要喝药,还得读书,家里的日子过得连村里普通人家都不如,然而如今这么一看,好像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啊。
霍文的身子好了不少,书也继续念着,霍青家里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了。
好些人甚至还有后悔了,早知道把自家的姑娘和哥儿说给他了,然而再仔细一想,没用。
人霍青和江云苓那自小定的是娃娃亲,轮不到旁人家去,于是这么一想啊,也就只有羡慕的份儿了。
旁人怎么想的小两口不知,他们只赶着骡子径直回家去了,只有在路过大伯家里时停了下来,和大伯娘李氏说了一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