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 160-170(第14/34页)
另一个魏武一筹,至于台上这个,朕看还是算了。”
他自己到底是啥材料,李亚子心里就没点数吗。
李存勖冥思苦想了一会,惑然道:“还有哪一个魏武?”
“姚襄啊”,李煜微笑着说,“他不是魏武王么。”
李存勖:“……”
为何空气中温度陡降,心头寒意陡生,而他又狠狠地打了个寒战。
一切都是因为李煜讲的笑话实在是太冷了!
刘琨对此倒是接受良好,单纯从诗风上来说,他和曹操的风格其实是最接近的,都走的是气势磅礴、慷慨壮烈的路子,苍凉如江涛,旷远若山河。
只不过,曹操的行文更加自由,刘琨因为自己本身是音乐家的缘故,格律音韵更加工整完善。
曹操领完奖后,就轮到十佳作品颁发。
前两个奖项和大多数人都没什么关系,十佳作品却与众人息息相关,而且排名又是天幕所出,绝对公允,因此无不屏息凝神,专注倾听。
这可是在万朝面前扬名露脸的大好机会,一旦入选,必定流芳百世,哪个能抵挡住如此诱惑啊!
眼见沈约拿着小纸条,半天才慢吞吞翻开一个角,某些性急之人恨不得上前直接开抢。
仿佛过去了一个世纪那么久,沈约终于将掌心的纸条展开,扬声道:“获奖作品有,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苏轼《水调歌头. 题自行车乌衣之游》”
众人一阵嘘声:“写自行车旅行的也算?不是说好哉诗会上即兴赋诗的吗?”
“兰亭诗会,顾名思义应当是歌咏兰亭的春光明媚之景,抒思古寄慨之情。”
“他这也离题太远了,那我是不是还能写我与偶像诸葛武侯的见面会啊?”
……好像有什么奇怪的东西混进来了。
见众人都在质疑自己,苏轼毫不在意,依旧面色自如地饮酒,大有一种“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从容感。
待众人讨论声渐散,他坦坦荡荡起身,襟袖在天风中如流霞翻飞,一似梢云拂日:“既然这个选材有争议,我此刻即兴再作一首,就以这满山的香草流莺、春树暮云为题。”
说罢,一步迈出,春声影里,吟诵立成,全无一星半点的滞涩之态。
此诗传入耳中,众人立时便知,这又是一篇千古绝唱。
“今日方知何为文思「泉涌」”,沈约感叹道,“真文坛之奇英哉。”
他转向众人,身形挺秀,笑意微微,蓦然这般提议说:“既然东坡先生新作了一首词,便将这首放入十佳作品,取代原本写自行车乌衣之游的那首,你们可有意见?”
众人震声:“绝无!东坡先生当之无愧!”
即便有少数人心怀叵测,有一种“文人相轻”之念,却也意识到了自己和苏轼之间山岳一般的鸿沟差距。
君如高山仰止,而我望尘莫及,自不敢再有异议。
沈约见全票通过,开始宣布其他的十佳作品:“杜甫《步兰亭席上十二韵》,辛弃疾《鹧鸪天. 兰亭春宴作》,白居易《兰亭诗会与诸友同赋》,于谦《兰亭春日吟》……”
“恭喜恭喜!”
张煌言听到这里,真是比自己之前得了最佳将军诗人奖还高兴,转头对着于谦一阵眉飞色舞,“你终于摆脱「大雪鹅毛」的刻板印象了!”
于谦轻笑,晚阳在眉梢上翻涌成一帘碎金:“多谢苍水,同喜。”
沈约站在最前列,继续宣读下面的名单:“嵇康《四言赋兰亭雅集十一首》,李清照《蝶恋花. 春兴有怀》,屈原《兰亭辞》,曹雪芹《雅文星汇聚兰亭乡,妙沈郎主持盛会场》。”
不愧是曹雪芹,沈约念到这里,特别是「妙沈郎」这处,嘴角不由微微一抽。
但他还是坚持念完了最后一名获奖者:“谢庄《春赋》。”
这份名单一经发布,顿时引发了轩然大波,众人吵吵闹闹,莫衷一是:
“说好的兰亭诗会,为何屈原的楚辞、曹雪芹的小说、谢庄的赋都能进?尤其是谢庄,他虽然文才不错,但也没好到万朝前十的地步吧,还不如让谢玄晖上!”
“李白没入选就离谱!”
“摩诘也没上榜,非常不合理!”
“我看XX也很适合登榜,他没进去,想来天幕评选一定有黑幕!”
对于这些疑问,沈约一一进行了礼貌的回应。
“诗词歌赋不分家,与其说是兰亭诗会,不如说是兰亭文会,他们为何不能入选?若是只将范围严格限定在诗歌中,这对年代较早的人并不公平。”
“摩诘和太白先生的话,奖还没发完,因为这些奖项都是不允许重复获奖的,他们的奖应该在后面。”
“某些技不如人的就不要出来质疑榜单黑幕了,太丢人!”
李白、王维作为当事人倒是很淡定,该吃吃该喝喝,刘宋帝国的一众也没什么反应。
在大家看来,除非是天幕忽然抽风了,不然不可能不让他们二人上榜。
人家肯上你这个榜,是你这个榜单的荣幸,并不需要这个榜单来证明自己的文坛地位。
问题来了,如果天幕真的抽风了呢?
刘宋众人表示,那就请陛下出手开打啊,明世祖能威胁天幕改变规则,咱们陛下当然更可以!
天幕,你最好识相点(狠狠威胁. jpg)
冯梦龙这几日与曹雪芹一同收集小说素材,倒是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正满面笑容地拱手恭喜。
罗贯中背着手走过来,未语先笑:“此乃小说界的一大突破,终于作为文学体裁登上大雅之堂了!”
“湖海散人,承让承让”,曹雪芹谦逊拱手。
另一边,陈郡谢氏的许多人都坐在一处聊天,谢脁兴高采烈拉住谢庄的手,眉眼弯弯地笑道:“小叔叔,你上榜啦!”
谢庄来自孝武帝位面,完美发扬了谢家人一脉相承的如玉风华。
他看起来纤细温柔,眉眼盈盈,长睫以一种清缓的弧度垂下,如若晨露明明灭灭浥润的疏影花枝。
谢庄莞尔道:“侥幸而已。”
何止侥幸,简直捡了个惊天大漏。
他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之所以能上榜,唯一的原因大概是天幕为了兼顾各种文学体裁,所以选了一篇赋进去。
其他知名的赋作者,比如庾信,年纪太小,尚未经历过国破家亡、流落异土的惨痛,阅历不够。
再比如江淹,又太老了,晚年已经“江郎才尽”。
相比之下,只有谢庄处于创作巅峰期,他又特别擅长吟咏景色,《月赋》、《雪赋》都是千古名篇,这一下对着兰亭春景灵感爆棚,就写出了些十分了不得的东西。
“唔”,小月亮捏着谢庄的衣袖蹭了蹭,“小叔叔,你等会跟我一起回去吃山河鼎丸子吧,可别再英年早逝了。”
说到这里,他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