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朝臣听到心声后: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被朝臣听到心声后》 30-40(第4/16页)

【真的能防疾病?】赵嘉陵心中狐疑。

    【总比脏兮兮好,宿主耐心些嘛。任务继续做下去,总有一天能刷出医学相关材料的。】明君系统又说。

    赵嘉陵接受新东西十分快,列祖列宗在上,可能她真的是真龙之身吧。她将小册给银娥,让她寻女官重新抄了一份后,又让人把谢兰藻给请到宫里来。能生钱的东西,她不打算给太府、少府经营,一旦跟“官”有关,就不是她能随意取用的了。

    【朕看日后任务保不准会有些惊天动地的事儿,得让朕自己往里头贴钱吧。太府下的左右藏就不用说了,出入会有把关,就算是由内给事掌管的内藏,不受比部辖制,却要与他知道,使他尽快调物,这么一来,也能被御史和谏官知道。】

    所以,她需要自宫外物色商人,做这门生意。不过新的问题出现了,她常年在宫中,哪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思来想去,还得询问谢兰藻。

    等到谢兰藻来觐见后,赵嘉陵立马与她说了“香皂”的事,至于方子的来历,赵嘉陵胡乱编了个借口,说是太医署那边根据澡豆研究出来的好物。

    谢兰藻早听到了心声,心中门儿清,当然也不会戳破皇帝的谎言。她思忖片刻,问道:“陛下想让人经营?怎么不遣内官做?”

    赵嘉陵眨了眨眼:“内官也是天子近侧,万一其人以权势欺人,朕在深宫不得知,岂不是坏了好事?”怕谢兰藻念叨她,赵嘉陵又想了个她自觉合情合理的依据来,她道,“改制需要用钱,马虎不得。朕知道很多人心中不以为然,怕阳奉阴违,反倒将正事耽误了。”

    谢兰藻并不迂腐,天子使人行商,传出去的确很不好,但“钱”的确是个不可忽视的存在。修缮要钱、建学舍要钱、雇人要钱……凡此种种,都逃不开“钱”字。谢宅人口虽少,可谢兰藻也是当家的。沉吟片刻,说:“臣倒是有几个人选。”

    一句“你看着办”即将脱口,但近些时日刷的纪录片忽然出现在脑子里,赵嘉陵及时地截住话头,摆出皇帝的威严:“那你将她们的资料送来,朕仔细选选看。”

    谢兰藻眸中闪过惊异之色,旋即低头说了声“是”。

    【三三,谢兰藻会不会觉得朕不信任她。】赵嘉陵心声泛滥。

    【唉,朕这回没有刻意针对她,只是公事公办嘛。】

    谢兰藻倒是没有被针对的惶恐,惊讶之中带着点稀奇。

    放在半年前,陛下振作起来,都是她不敢去想的事。

    赵嘉陵凝眸看谢兰藻,又随意地问:“国子监改制进度如何?可有什么章程?”

    谢兰藻道:“国子监课业考核不严,须重订制度。”

    不是说权贵们教子不严,便是讲国子博士无能,亦或者大谈制度上的不是。前朝的国子监时兴时废,存在的问题其实也都差不多,改后恐怕只有一时之效。这未必能够达到系统的标准。

    赵嘉陵装模作样地大叹一口气:“朕不幸,治下江山如此,恐无颜面对列祖列宗。朕是否应该去太庙拜拜?”

    谢兰藻:“……”

    她一眼就看穿赵嘉陵伪装出来的慨然神色,就算没有听到心声,大概也知道即将发生什么。

    那神通广大的系统难道真的实行了陛下先前想的主意,硬是将《课改指南》塞到太庙的壁中,来一出“祖宗遗训”?

    到底是什么东西,能将“祖宗”这么请出来?

    罢了,做好准备迎接这个“大惊喜”就是了。

    大雍官员做事,随了前人,讲究一个“水磨工夫”。不过那本高效工作的小册子在政事堂以及六部传开后,效率提升了不少。这不提也不行,每日都要做总结报告,而且还规定了格式,根本不给他们洋洋洒洒引经据典的机会。

    做了就是做了,没做就是没做。

    躲懒多了,考绩直接来个下等。

    身后有条无形的鞭子在督促,再加上真怕皇帝将那些狗屁不通的文章给刻印,扬“臭名”于天下,对于国子监重修规矩的事,官员们还是很积极的。

    但比他们的计划先来的是太庙壁崩的消息。

    天道历来与人道相连,太庙出问题了,那简直是大大的不祥啊!圣人该礼天敬地,宰臣们也该为天象负责,引咎辞职才是!大惊失色的官员们立马将国子监改制这类小事抛到脑后,开始为江山社稷、黎民百姓慷慨激言。

    身为皇帝的赵嘉陵第一时间带着重臣去太庙告罪。

    紧接着,一本名为《课改指南》的书被取出。

    什么东西?

    文武重臣面面相觑,不敢出声说话,只用眼神交流。

    “河出图,洛出书,太庙壁中典藏,恐怕有其真意在。”谢兰藻道。

    朝臣听到谢兰藻的话语,身躯一震,更是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谢兰藻。

    不是吧?清高坚贞的宰相也能说出这种话来?

    好像哪里不对劲!

    系统神明呢?心声呢?怎么不出来了?!

    《课改指南》到底怎么一回事,赵嘉陵心知肚明。那荒唐主意她只是随口一提,太“孝”了,她稍微会有一点惶恐,但系统全力怂恿,还说能做到不着痕迹。既然有系统展露神迹,赵嘉陵也就放下了负担。

    她看了几页,然后沉着脸道:“生员学业颓废,断我养士本原。祖宗在天之灵,甚感难堪。便降‘天书’以示万方。”

    朝臣眼皮子狠狠一跳。

    这谁还能拿“阴阳”说事儿啊,千错万错都是国子监的错。

    郑师颜的脸色大坏,没想到事情还能更加糟糕,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额上冷汗涔涔。

    “我太.祖开国,意欲继往圣绝学,奈何子孙不肖,牵制文义,优游不断,使得祖宗蒙羞。”赵嘉陵露出一副羞愧的神色,眼神悄悄地往谢兰藻的身上飘。

    谢兰藻心领神会,别说陛下在示意,同僚的视线也纷纷往身上扎,大概希冀着她打开局面。

    眼下发生的前所未有,他们不能找到旧典,哪知道怎么应对啊!一开始还满怀天道地道人道呢,现在大概得把“祖训”请回去了。

    “祖宗之制因时制宜,过去虽有改变,可纷纷不定。此皆因古今异制,各为一家,难以说定,使得聚讼纷纭。如今祖宗降下‘天书’,臣以为,该弃保守残缺之道,依祖宗之训改制。”

    “谢中书之言甚是!”中书侍郎高声附和道。

    “太庙之中降天书,臣以为该以正礼将天书迎归。”礼部尚书正色道。

    ……

    赵嘉陵说:“迎天书便不必了,天书出世,只是希望国子监能好。”她将《课改指南》递给内侍,示意将书册送到谢兰藻的手中,又道,“诸位宰臣共参妙意。”

    除了谢兰藻面色自若外,其余知政事的大臣神色多多少少有些微妙。

    第一个浮现在脑海中的词便是“阴谋”,恐怕是陛为推动国子监改制而想的法子,不过,谢中书是否参与其中呢?可就像大部分人不会点破祥瑞的存在是人为做出一样,没谁有这个胆量说当今天子打破太庙之壁。无视祖宗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