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宿主才是真女主[快穿]》 正文完结(第1/3页)
第115章 115
毕诺回建康时, 司徒景带着朝臣,声势浩大地去城门迎接。
建康很多本地人也皆听闻过阿诺的名声,却从不曾见过。
街道两边挤满了民众, 等着看这位传奇女郎的风采,竟有万人空巷的盛况。
玄之谈探着头,看楼下人头涌动,感叹道,“阿诺这般名气,以后大概会代替杨乘, 成为新的名士之首。”
允道喝茶,“但愿不是第二个杨乘。”
毕竟他们从某种角度来看, 实在太像, 同样的年少成名, 同样的野心勃勃。
但不同的是, 杨乘的行为他们还能看出些端倪,而毕诺, 就像天边的云, 令人难以揣测。
玄之知道他是对十年前那场党争还心存芥蒂, 不过……
“阿诺不一样,她看到的地方更宽广。”
说话间, 人声鼎沸的城门, 突然安静下来。
有马蹄声靠近。
并且不是一匹,而是无数匹, 否则不会如此宏大, 但他们马蹄声整齐划一, 浑然一体。
带着金戈铁马之意的军队出现在了道路尽头。
他们的最前方,是一名身穿素锦的女郎, 她骑着高大骏马,乌黑的头发迎风飞扬,像是洛水之神最优美的飘带,又像是……士兵们令行禁止最显眼的旗帜。
这一刻,众人才感觉到,传说中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名士将军是何等风采。
不过,她纵然有玉一般的面容,但神情淡淡,即便知道这许多人都是为她而来,也不显得意或骄矜。
直到她看到了他们的公主。
如星辰一般的眼眸,静静落在了即将成为女皇的人身上。
司徒景灿然一笑,她伸出手,就如毕诺当年在洛河畔邀她下车一般。
“主傅,阿景来接你回家。”
在毕诺来建康之前,不少人揣测,功大盖主,这对师徒,最后的关系究竟会怎样呢。
有人往坏处想,也有人往好处想。
但绝对没想到,毕诺下马居然是公主亲自扶的,而公主登基那日,又居然是与她一同上天坛的。
掌管礼仪祭祀的太常卿认为这样不妥,给司徒景谏言道:天地君亲师,君在前,师在后,虽有师生情义,但君臣之分更该清楚明白。
司徒景坐在王座上道,“我是太阳,主傅就是月亮。日月一起在天上,本就是天经地义得事情。”
太常卿目瞪口呆,‘日月当空,亘古不变’这话曾有皇帝说过,但人家说的是他和皇后夫妻两,哪有形容师生的?
不过司徒景不管。
她重新看重儒学,可不是为了让这些烦文缛礼来约束自己。
于是众臣在这件事上,又有些明白了,虽然陛下在江南有仁政,但指望她成为一个圣君,还是做梦来的快些。
等登基后,便开始论功行赏。
除了一些常规升迁外,卢逸风靠兵变得来的雍州都督过了明路。
固钧因战功被封为了三州牧,哪怕并幽翼还没收回来,却也可见,新皇的胃口有多大。
而毕诺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任女太傅,兼左丞,名副其实的皓月当空。
这三人,众人还是早有预料的,唯一担忧的,就是颍川那些外戚。
陛下的外祖父,刘老爷子因为年纪大了,留在了颍川,但三个儿子看上去却蓄势待发啊。
女子专权向来逃不过外戚一劫。
众人提心吊胆的等着,但令人没想到的是,这外戚,不是陛下的母家刘氏,而是太傅家族毕氏?
悬着的心可算是死了。
刘氏几个好大儿好歹智商不高,还好对付。毕氏几个却不是这回事了。
毕崇迁为了殿中尚书,毕松迁为左仆射。
而毕安,做为太傅生父,更是恩宠的没边了,陛下以三公之一的‘司空’来请,却被其以更乐山爱水为由拒绝了,瞧瞧,这才是真隐士啊。
就连毕氏唯一的女丁,也封了的县主。
幸好毕氏人丁稀少,否则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外面的人议论,毕诺不是不知。
在乾殿只有两人时,提了一句,“不要任人唯亲。”
司徒景从身后抱住她的腰,脸颊埋在她的肩窝,亲吻道,“亲近的人不用,反而用不了解的人,这没有道理。”
她不听,毕诺也就点到为止。
毕竟现在也是及笄的大人了,不该还以小姑娘方式教导。
只是这‘大人’,别的方面就成长的更没边了。
明知我们风清月朗的太傅大人,很重视江南来的折子,毕竟那里是她新政的试验田。
却偏偏喜欢在她看折子的时候做些出格的事。
她坐在毕诺的腿上,勾着她的脖颈,发出些莺莺燕燕的声音。
哪里有外面不可一世的霸道样子。
直到勾的人注意力从政事上转移开,才又眼眸弯弯,笑的得意又狡黠。
不过毕诺是个坦诚的人。
被吸引了,就会做相应的事。
被权势滋养着的司徒景,从小凤鸟变成大凤鸟,羽毛自然也更加倾城美丽。
又正日里金尊玉贵的养着,咬一口都仿佛能唇齿留香。
毕诺在她身上留下痕迹。
她热烈回应着,像一团艳丽滚烫的火,恨不得让主傅与她一直缠绵。
关于新政。
当初司徒景在江南实行的时候。
众世家都没当回事,还当她是战时,故意那般讨好黔首,以图未来。
但如今都已经是女皇了,自然也该萧规曹随,按以前的旧例来。
却没想到,新政不光在江南如火如荼,还慢慢扩大到了全国范围。
毕诺推行了均田制,变革律令,摊丁入亩。
纵然改善了黔首们的生活,却动了世家们的蛋糕!
世家们的赋税加重,荫蔽数额也减少,再也难钻以往那些吞并土地避税的空子。
有富贵世家不满,时常在清谈会上,嘲讽毕诺新政,煽动众人为了家族利益,不该应辟。
现今是景和元年,清算了一批旧人,朝廷正是缺人的时候。
若大家都不应辟,则朝廷无人可用。
世家子,家世越好,则越是身居高位,他们通常有个秉性,就是不爱处理庶务,且每天只上一两个时辰的班,其余时间,游山玩水,会清谈交友,空站个位置。
这集体罢工,居然短时间内没对朝廷造成什么影响。
只是,若遇到重要问题,却还是需要请示长官。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所以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