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富即贵: 番外完结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非富即贵》 番外完结(第7/9页)

皇帝封给了钱铜父亲,钱家二爷钱闵江一个五品的职位,入盐监司,担任扬州两大盐场的盐监官。

    至于钱铜本人,钱铜主动谢绝了赏赐。

    钱家一下子得了两个官职,一个乃三品诰命夫人,一个乃五品盐监官,对于刚起步的商户来说,足够了。

    再多,她便承受不起。

    她什么也不要,但皇帝不能不给,待长公主领她去见皇后时,皇帝便问了宋允执,“她有没有什么想要的?”

    有。

    从床上爬起来,便对他交代好了。

    他从未私下里求过皇帝人情,本不打算干涉皇帝的想法,但想起她三番两次的交代,知道自己若是不说,回去难以交代,便道:“他有一位义兄。”

    皇帝见他斟酌了这半天,颇为难开口,好奇道:“她这位义兄,是个了不得的人才?”

    宋允执没瞒着皇帝,与他道:“此人身份有些特殊。”

    “怎么个特殊法?”皇帝与他说话,总觉得他慢,习惯抢话。

    宋允执便道:“此人本乃定国公府,定国公的长子。”

    皇帝一怔。

    定国公府真假小公爷的事,从扬州传到了京城,传得人尽皆知。

    国公夫人回到国公府的当日,娘家便来了人,不知道是娘家人把她勒死的,还是她自缢的,当夜脖子上缠着一条白凌,悬在了屋梁上。

    定国公把自己关在屋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自己还把人叫进宫里劝说了一回。

    当年他与一帮子兄弟从蜀州杀出来,大多数人都战死在了祸乱之中,所剩之人一只手掌都能数得清,定国公便是其中之一。

    那份并肩作战,患难与共的兄弟情尚记在心头,皇帝不忍见他这般消沉下去。但看他那模样,一夜之间苍老了十岁,没个一年半载怕是走不出来。

    都知道他是在内疚。

    自己养了别人的种养了二十多年,最后还把亲儿子给害死了,换谁,谁不糟心。

    如今宋允执却告诉他,那小公爷还活着,成了钱七娘子的义兄,到底怎么回事?关起门来,皇帝也想多知道一些臣子的私生活,招呼宋允执道:“你好好与朕说。”

    宋允执没有隐瞒,把国公府小公爷如何假死,骗过了国公爷的眼,又是如何去了海峡线立下了汗马功劳之事,一五一十地与皇帝说了。

    皇帝听完一阵愕然,“如此说来,定国公尚且还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活着?”

    宋允执点头:“不知。”

    皇帝长呼出一口气,问道:“他当真不想回国公府?宁愿认钱家祖宗?”

    宋允执再次点头。

    皇帝又是一声长叹,养儿女难,他比谁都能体会到定国公的那份心情,可既然他儿子心中有结,不愿意认他,就算自己是皇帝,也无法去强求。

    认不认祖宗是另外一回事,但若是定国公知道人还活着,活着也能有一份念想。

    最好把人从扬州弄来京城。

    皇帝问宋允执:“你媳妇的意思是打算为他求一个职位?”

    宋允执忽略了他在蜀州时所用的称呼,不太自在地清咳了一声,应道:“钱铜想替他另立门户,以钱家姓氏,另起一本族谱。”

    另立门户

    这位钱娘子倒是个有想法的人,只要他还在世人面前露面,国公府世子假死之事,迟早会被曝出来。

    另立门户,他将来的成就钱家不占他半分便宜,届时国公府也找不到钱家头上。

    这个请求,皇帝没有拒绝的理由,且正好合了他的意,当下便应允了宋允执,“这事朕应下来了,即刻拟旨宣他进宫受封,往后便留在京城。”

    ——

    今年因钱铜的到来,永安侯府的春节过得比往年要热闹。

    长公主大手一挥,买了一车的烟花,带着家中的一众老小,去了汴河上放。每年春节前来此处放烟花的世家不少,一为图喜庆,二为借此瞧亲。

    永安侯府的宋世子已经成了亲,没得瞧了,但还有一个小郡主。

    长公主不太喜欢与那一群妇人都费口舌,把人拉到了汴河旁,与宋允昭交代道:“你尽管看,看上了谁与我说一声便是。”

    之后,便找了个借口与侯爷一道离去,安静地去过二人生活。

    宋允执也顾不上宋允昭,钱铜头一回来京城,忙着为她介绍京城里好玩的好吃的,人在半路便下了马车

    最后放烟花的便只剩下了宋允昭和老夫人。

    老夫人看着长公主潇洒离去的背影,当面不敢说,等人走了便与宋允昭叨叨道:“说她是甩手掌柜,她还当真什么都不管了,有她这般当母亲的?”

    宋允昭不应,轻轻碰了碰了她手,“祖母,看烟花。”

    一场烟花还未放完,两人身边便来了客人。

    一名贵妇领着一位相貌堂堂的公子前来与两人打招呼,“听说老夫人带小郡主也来放烟花,晚辈便来凑个热闹,还望没打扰到老夫人”

    “出来看烟花,不就为图个热闹,谈何打扰”老夫人与那贵妇热情地寒暄,把看人的机会留给了宋允昭。

    不知道她看了没有,等人走后,老夫人问她:“怎么样?”

    宋允昭点头:“还行。”

    过了一阵又来了一个,再送走后,老夫人又问:“这个呢?”

    宋允昭依旧点头,“还行。”

    连续见了四个,这个行那个也行,老夫人算是看出来了,她挑不出个所以然来,放弃了,“我先来挑吧,挑完了,再容你见个面,若是合了眼缘,待过了元宵后,便把亲事先定下来。”

    宋允昭知道自己早晚得嫁人,她也在努力地去瞧,想找个自己喜欢的,可无论对方身份多显赫,长得有多好看,心底始终觉得少了些什么。

    见祖母没再打算逼她相看,宋允昭暗自松了一口气。

    ——

    日子很快,宋允昭陪着嫂嫂逛了几回街,春节的热闹还未褪去,元宵便来了。

    但这一日老夫人没能定成亲,长公主不在家,又陪钱铜去了一趟宫中。

    宋允昭事后听婢女说,是嫂嫂在扬州认的三兄来了京城受封领功,既是钱家公子,便是兄长的小舅子。

    初来京城,只怕一时还没有落脚之处,甭管嫂嫂会不会把人带到侯府来住,宋允昭还是热心地吩咐仆人替其腾出了院子。

    午后见人还没回来,便打算去街头上的铺子里把春节时定下的一套头面取回来,送给嫂嫂当新春贺礼。

    京城的冬天到了三月才会褪去,元宵节正值雪花纷飞的季节,宋允昭出门时天还晴得好好的,待取了头面回到府上,天上又落起了细雪。

    宋允昭下了马车,撑着伞进门,路过前堂时,听到里面传来的说话声,猜着应该是嫂嫂的那位义兄来了。

    正好赶上了,宋允昭打算先过去打个招呼。

    此时还没到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