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吟刀啸: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诗吟刀啸》 60-70(第1/18页)

    第61章 置家什同住檐下,设连环借刀杀人(二)

    在场四人中,若论谁最有钱,非尹若游莫属。

    颜如舜虽是如今江湖里有名的大盗,但这些年所盗之财物,能找到原主的都物归原主,实在不能找到原主的她也全部用来救济穷苦百姓,自己是一文不留。

    凌岁寒这十年来则一直跟师君生活,召媱看似是无亲无故的独行侠客,实则这世上任何人无论什么身份,都必然会有父母亲人,召媱出身于富商之家,只因她没一点经商天赋,自幼偏爱舞刀弄剑,父母离世以后,遂将家里的铺子都交给了表姐与堂妹经营,自己去江湖里闯荡,家里每年赚的钱会寄给她一些。她自认为自己一点事没做,这些银子拿多了也于心有愧,每年便只收了极少一部分,因此凌岁寒跟着她自然从未缺吃少穿,但也不可能再像幼时那般锦衣玉食。此次凌岁寒告别师君,前往长安之时,召媱送了她一些盘缠,并不算很多,是以凌岁寒欲要加入铁鹰卫,除了更方便报仇,也是希望能赚些俸禄,免得再过几个月便没钱生活。

    至于谢缘觉,她身份本来最为尊贵,偏偏自她十五岁那年起,因裴惠容被休一事,她在家书之中与父亲争吵了一番,便从此与父亲断了联系,也再没有收到过睿王府寄来的任何财物。所幸她那时医术已小有所成,九如每每为病人诊治,她都会在一旁协助,病人付给九如的诊金,自然有她的一部分。而她在长生谷吃喝不愁,除了偶尔会在山谷外的小镇集市买些漂亮衣裳首饰,剩下的银子也都攒了起来,足够她接下来两三年的吃穿用度。

    然而要是和尹若游的财富比起来,那就远远不如。

    尹若游做下决定:“不如明儿我们一早就去西市,请几个工匠,再置办一些家什。”

    一旁另外三人互相望望,点点头,也不再推辞。

    次日黎明,晴空万里,日光灿烂,她们早早出了昙华馆的大门,在街上一家小店用过了早膳,随后一同前往了长安城最为繁华热闹的西市。

    西市之内人潮如流,无论是最普通的平民百姓,还是本地的富豪乡绅,抑或是外州来赶考的文人士子,又或是身骑高头大马的金紫官员,在这里都能看到,他们摩肩擦踵,逐队成群,进入两旁林立店肆,如金子般的阳光洒在那一排排红墙绿瓦之上,喧哗声中充斥着人间烟火气。谢缘觉在人流里走了一阵,哪哪都觉得新奇有趣,忽听一阵叮叮当当的铃铛声响,她停下脚步,往左前方望去。

    凌岁寒幼时在东西两市逛惯了的,这会儿也不觉得有何新鲜,遂将注意力都放在了谢缘觉的身上,见状也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奇道:“那几个胡商有什么不对吗?”

    “胡商?那他们牵着的是……骆驼么?”

    “当然。”

    “果真是骆驼。”谢缘觉低声呢喃道,“我还是第一次看到骆驼。”

    十岁以前的谢妙,其实身体远比现在更差,多走几步路就忍不住难受喘气,她不得不遵医嘱,待在屋中静养,读书或作画劳心费神,她也不能坚持太久,是以她每日最期待的事便是符离的来访,她们两人能一起谈天说地。长安多胡商,东西两市的店铺有许多都充满着西域风情,谢妙第一次听说这些风俗,包括听说骆驼这种动物,都是在凌澄的口中。可惜她在脑海中想象了很久,就是想象不出骆驼的双峰应是何模样,凌澄为此特地请了有名的画师专门画下一幅西市交易图。

    那是年幼时的谢妙对于四海臣服、万国来朝的大崇盛世的最初印象。

    往事又浮心头,谢缘觉不由心忖,如此看来,自己其实已颇为幸运,现在的自己只要不太过劳累,多走一会儿路是没有什么大碍的。

    她的病不能有郁结积滞心中,因此凡事她都需要尽量往好处想,不可以自怨自艾。于是思绪又一转,她抬眸将西市这一番热闹景象收入眼底,发现它们竟与幼时所见的图画相差无几,心底便又生出隐秘的喜悦:纵然如今的圣人已不再是从前那样的有德明君,纵然如今的官场有胡振川那样的赃官污吏横行,然而大崇的底子好,只要圣人愿意重新任用贤臣,励精图治,相信朝野上下很快会恢复清明。

    而人总是贪心,得陇望蜀,谢缘觉也不例外,她终于亲眼目睹了人世间的繁华兴盛,便更想在这个人世间多停留几年。

    一来,再多看看这人世的美好;二来……直到现在她仍没能找到符离的下落,她实在害怕在自己死前也得不到关于符离的一点消息,这将是她人生最大的遗憾之一。

    因此之前在前来长安的途中,她与好几家医馆的大夫比试医术,除了向他们介绍自己的名字,还总会向他们打听是否曾经见过一个姓凌的、与自己差不多年岁的娘子——以她对符离的了解,即使对方为躲避通缉而隐瞒身份,也只会改名,绝不会改姓。而自从重回长安,在这天子脚下,人多眼杂,她不便再如此打听,只怕引起某些人的怀疑,惹来不必要的麻烦。但她只要一回忆起年幼时的往事——譬如刚刚进入西市的那一刹那儿,看到许多骆驼商队的那一刹那儿——她就不可避免地想起凌澄。

    这个人,这个名字,在她十岁以前的生命里留下了太多不可磨灭的痕迹。

    “你怎么又在发呆?”突然响起的声音又传到她耳边,原来是凌岁寒盯了她许久,见她出神许久不知想着什么,才终于忍不住再次出声询问。

    “我是在想……”谢缘觉淡淡一笑道,“长安真是个好地方。”

    凌岁寒默然,这句话她无法接口。

    长安城承载了她最惨痛的回忆,也珍藏着她最欢乐的岁月。

    它究竟算不算一个好地方?

    凌岁寒自己也想不明白。

    两人各自沉吟之际,颜如舜与尹若游已走进附近一家铺子采买家什。尹若游看中一架鸡翅木百花纹镜台,正欲直接付钱买下,颜如舜却与那老板讨价还价了起来,尹若游手里握着钱袋,在旁听了一会儿,忍不住悄悄拉了拉颜如舜的袖子,低声道:“这东西也不贵,你何必费这么多口舌。”

    “你从前很少自己买东西吧?”颜如舜也低声笑道,“若真不贵,他们做小本生意的,我们确实不必争这么一点蝇头微利;可这家铺子的镜台,超出市价许多,我猜他是见你穿着打扮不俗,只当你是哪家豪门大族的贵女,故意让你当冤大头呢。”

    “那好,你继续和他讲吧,我可不耐烦。”尹若游眼珠一转,见凌岁寒与谢缘觉正巧终于在这时进了铺子,遂又笑道,“我们不如分头逛逛,你们见着什么喜欢的,让老板送到昙华馆,到时都由我来付钱。我去找找哪里有修宅子的工匠。晡时,我们直接回昙华馆会合。”

    颜如舜已快要将那老板说动,不能半途而废,望了一眼尹若游的背影,略一犹豫,继续和老板讲价。

    而西市人山人海,尹若游一入人群之中,宛若鱼入江海,不一会儿便没了踪影。她时不时回头望望,待确定颜如舜与凌岁寒、谢缘觉都没有跟上来,又转了个方向,竟直接离开西市,快步往东行去,穿过两条街,前方一家店铺门楣上“吴记医馆”四个大字的横匾映入眼帘。

    尹若游迈步进入吴记医馆的大门,足足一炷香时间,才又走出店门,原路返回。

    在西市逛了一圈,用过午膳,又买了些喜欢的器物,尹若游这才带着数名工匠回到无日坊昙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