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反派绝不悔改》 30-40(第15/19页)
管怎样选,至少他都不会进入最差的那个房间,所以他心态有些奇妙的放松,没注意到老鼠的选择十分迅速,而且显得有几分急切。
一踏入那条道路,他才惊觉不对。
攻击都是真实的!
……
从布满机关的道路狼狈走出,顾易身上已经布满了好几道伤痕,这还是他后期连忙换了精灵身躯的原因,若以全程都是他本人,难以想象会以怎样的状态走出机关阵!
既然这次选错,那么他进入的也不会是正确房间了,他将斩烟霞还鞘,心想,那只老鼠,可真是该死。
就算要滚蛋,也要把老鼠捉了,出去找十只狸花猫陪它玩。
这个房间与顾易想象的不同,并不是冷冷清清的送客点,而是布满了生活痕迹,有床,有书桌,有四处散落的书的似乎是卧室的地方。
他捡起看了下,都是不可多得的修炼心法,甚至许多是门派世家的绝技,任意一本放出去,都足以令天下人疯狂。
可对他来说,毫无用处。
耳畔似乎有轻微的声音,咔嚓咔嚓……他听了一会儿,便恍然大悟,很快确认方位,来到角落一个柜子旁。
声音便是从里面传来的,地上散落了一些细碎的栗子壳,顾易胸膛起伏,拳头紧了又松,松了又紧,实觉造化弄人,竟至于斯。
他一路费尽心机,经历万难,没想到竟然因为一把栗子翻了船!
他打开柜门,抓住里面饿得两眼放光、抱着栗子不肯撒手的老鼠,将其提到自己面前,一时又是好气,又是无语,千头万绪,竟然不知道怪谁。
好你个玄青,卧室里面还藏零嘴!
好你个老鼠,鼻子比狗灵,这么远都能闻得见一把栗子!
自己也该怪,竟然把全部希望,只寄托在一只什么都不懂的畜生身上。
他深觉疲惫,看了老鼠半天,想自己若是出手打这只老鼠,更没意思,于是将老鼠放下,回身,坐在了玄青的书桌前。
做了选择便没有回头路,原著里兰危能逃出那个房间,只因为当时钟离非与房内剑阵打得“墙为之倾,地为之裂”,所有机关,悉数破坏。
一力降十会,其实也没有错,暴力通关到到这个程度,若非被兰危捡漏,这一卷神书确然会被钟离非得手。
其实顾易心底还有一个念想,等到墙体倾倒,地面开裂的那刻,他再从这个房间出去,说不定会比兰危,离藏书的房间更近。
他的字典里,从来没有过“放弃”这个词。
想通之后,他甚至拿起玄青桌上的心法闲读,打发下时间。
不过这些心法,并不比顾家和玄尘山的高明多少。
他看了一会儿,就没兴趣了,只乱翻着玩。
这一翻,便发现了,书里面藏着的东西。
他全部倒出来,里面是一封封信笺。
落款竟然都是钟离非。
玄青消失之前,可以说在这世上最恨的人,便是钟离非,对一个人毫无关系的陌生人,就算有恨,也恨得有限。
大多时候,极端的恨都是由深刻的爱转化来的。
当然,他们也并非是一对分手的爱侣,而是这世上曾经最要好的挚友,最明白彼此的知己。
第39章 轮回千面(4)
玄青在极乐鬼窟中曾写下的他的生平, 虽然没有作假,但一个人的一生何其漫长,又怎是短短数字可以简单概括的。
顾易知道他的所有故事。
如果要让他对玄青道人做一个评价, 他只能想到一个词——天才。
他出身富贵,从小衣食无忧,顺风顺水, 然而仅因为偶尔见到日升月落, 意识时间流逝, 光阴难留, 便生出求道之心,可见慧根。
之后便毫不介意散尽家财,求仙问道, 实在是知行合一, 行动力非凡。
但他虽然从小习武,尚气任侠,于武道一途,实在没什么天分, 行走江湖,能一切顺利, 只因出手阔绰, 名声在外, 大家卖他一个面子……加上遇到事情, 还能花钱消灾, 没人和财神爷过不去, 所以他虽然功夫三脚猫, 但从来没遇到过什么真正的危险, 没见识过真正的江湖。
后来生出修道之心, 散尽家财,流浪在外,四处碰壁,才明白自己从前何等幼稚。
他年纪太大,根骨平平,想要拜师已无人肯收,武艺同样稀松,在这偌大的江湖,实在什么都算不上,从前有钱时只觉做什么都很顺利,这时却发现,原来他什么也做不了。
拜师无门,前路似乎断绝,但他偏不服气,心想求仙之法,也不是神仙下凡所授,都是凡人所悟,既然旁人能行,他为何不行?
从此他隐居山林,专心悟道,虽然书里没写,但顾易能保证,起初这几年,他除了点痱子,估计什么也捂不出。
换做旁人,毫无根基,耗个几年,悟不出什么也就算了,但玄青偏不。
这几年时间于他,或许也是有些帮助的,后来他下山,继续四处求访,这次不至于像从前那样两眼一抹黑,多少有了些自己的感悟,遇到同道中人,也能说得上来点东西,他也正好有了机缘,十分巧合的,得到了一个小门派的修炼心法。
他五年悟道,加上十来年的习武基础,被这本心法带进门之后,如同红炉点雪,瞬间开窍,阻碍他几年的瓶颈忽然突破,灵感源源不断从头脑中迸发。
求道五年,他下山半年,已能自创心法。
就此名声传了出去,越来越多的人邀他论道,真理越辩越明,他在一场场清谈之中,感悟越来越多,进步越来越大,见识也越来越广,没过几个月,竟然到了能帮人改进心法的地步。
这一年,他三十一岁,修仙刚刚入门,仅学会练气入体,已经在修界远近闻名。
因为他的天赋不在武道,不在修炼,而在研习功法上。
普通心法他只用看一眼,便能明白其中缺陷,通读三遍,便能提出行之有效的改进方法。
名声传开之后,有人敬佩,有人不屑,有人尊他为师,有人嘲讽他沽名钓誉。
他不悲不喜,等闲视之,穿一身麻青道袍,瘦得仙风道骨,整日除了悟道,很少做什么别的事情。
因为他见识了越来越多的所谓修道之人后,愈发意识到,所有名门大家的心法,其实都存在巨大局限,以这个心法求仙,至死也不过比凡人身体强健些,能力大些,寿数痴长个百来年,实在称不上真正的“神仙”。
他有预感,自己如果能集百家所长,必能创立出一门比现今世上所有门派都要厉害的心法,真正的超越凡人,不老不死,做到名副其实的——陆地真仙。
他这个想法,旁人知道了,大多只当作笑话,一笑了之,背地里估计也没少嘲笑他异想天开。
唯独一个人不同。
那个人是能和他并驾齐驱的修道天才,他虽然离经叛道,行事狂悖,然而却真心欣赏他的才华,信任他的能力,无论别人如何嘲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