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给秦皇汉武直播长寿秘诀》 168. 专题:亡国之君2 始皇:李渊当什么皇……(第4/5页)
逗留不前。于是换成李建成过去,总算在次年二月搞定了刘黑闼这个秋后蚂蚱。
至于李世民那边呢?
下一次他出场就是两年后,东突厥来犯,李渊让他过去谈判。
合着东突厥不打过来,你李渊还不准备让战神儿子出场了?
对了,武德五年三月就被李世民平定的河北后来是什么时候重新归顺的?是武德七年起义军首领被自己的部下杀死之后,对方自己投降大唐了。
也就是说,李建成干掉了刘黑闼后河北还在反叛,蹦跶了足足两年。
始皇越看越头疼。
明明是可以一口气彻底解决的问题,他们拖了两三年,给敌人反复横跳的机会。
废物就不要当皇帝了,天天担心功高震主不累吗?不如早点去地府,这样就不用提心吊胆了。
始皇原以为自己没什么能做的,李世民一个人就可以做的很好。现在他发现,不,他还是很重要的,这不就帮李世民去掉了一个拖后腿的老爹吗?
一个李渊顶得上十个敌方首领。
大唐没一世而亡真是全靠李世民的硬实力。
从隋末副本出来之后,始皇觉得自己今天一天生的气够平时一整年了。
毕竟大秦众人这两年越发乖顺,已经不会再惹他生气了。
始皇也总算理解了为什么朱元璋非要把李渊踢出太庙,李渊这家伙也就比朱允炆好那么一点吧。
幸好酷刑已经结束了,他不用再看李渊还干了什么。
受到精神冲击的显然不止始皇一个。
不少武将都兴致勃勃地选择了扮演李世民,然后全程打两个月仗、被关在家里看一整年书。
没有新的、打不过的敌人出现,绝对不让他们重新上战场。
韩信这个暴脾气,当时就造反了。
什么等到玄武门之变?等你大爷的!
攻下长安之后韩信就直接反了,正好他的部下柴绍是平阳昭公主的丈夫,要说服平阳跟自己一起反了亲爹太容易了。
李渊前脚让女儿坐镇后方,透露出以后不打算给女儿展现自我能力的意思,后脚韩信就把这个姐妹拉入了伙。
韩信:我会不会当皇帝是一回事,反正我只是来打仗的,能干掉李渊平定天下就算我赢了。
后头皇帝要是当得不好,直接退出副本就行。反正他批的是李世民的皮,要丢也是丢李世民的人。
从副本出来之后,韩信就决定了:
“下次混排最好让我碰到李渊,我要亲自揍他。”
揍假的李渊没意思,要揍就揍真人。
混排碰到的李渊不知道是什么时期的,但八成是已经折腾过李世民的了,揍他没商量。
戌狗教授喝了口茶,幸灾乐祸地说道:
【消消气,消消气。李渊这个不算什么,毕竟大唐又没被他玩完。接下来是李隆基,体验过这个再生气也不迟。】
然后戌狗教授他没开放李隆基的扮演权,他开放的是被李隆基坑过的几位将领。
比如死守潼关的节度使封常清、高仙芝,本来老老实实守关就行了,李隆基觉得不行,把他们斩了。
再比如被派去接手潼关的哥舒翰,也觉得老老实实守关不出可以。但是李隆基还是觉得不行,逼他出战,放弃潼关这个天险,导致潼关失守。
还有什么死守睢阳十个月的张巡,死守安西几十年的白发老兵郭昕。后者是德宗开始的锅,但是源头还是安史之乱。
一群武将险些没被整抑郁。
他们从来没有哪一天像现在这么明悟——顶头上司是个正常人有多么珍贵!
他们都不要求皇帝是个好皇帝了,只要对方是个正常人就行了。要求已经这么低了,不能还有人比这更糟糕的吧?
戌狗教授:
【有的,一会儿就让你们体验一下当宋太宗、宋真宗、宋徽宗、宋钦宗和宋高宗手底下武将的滋味。】
所有人:……
赵匡胤:…………
宋朝的皇帝,上榜数量是不是稍微多了亿点点?
大部分武将不解:
“徽钦二帝干了什么我们知道,赵构怎么折腾岳飞的我们也知道。但是这个宋太宗和宋真宗,居然也有骚操作吗?”
大家苦思冥想,想起来了。
宋真宗这个稍微好一点,就是打仗之前非要撤退,被人逼着才肯继续打,最后打赢了反而赔款纳贡。
众人:这叫什么稍微好一点!哪里好了?!
但是宋太宗,宋太宗应该只是自己骑驴车丢下战士逃跑吧?
怀揣着这样美好的期待,大家进入了游戏。
李信充满信心地穿成了李继隆,正对上辽国三路大军南下,应战雁门。
李信心说辽国不知道有没有匈奴厉害,打打再说。
他跃跃欲试地向自己的上峰、名将潘美请示想要主动出击,利用他最擅长的奇兵奔袭,给辽军一点颜色瞧瞧。
然后潘美拦住了他:
“不可,陛下有令,将从中御。且我等需按照阵图行事,不得私自更改。”
李信愿闻其详:
“将从中御是什么东西?”
潘美:“将从中御就是一切军事行动必须听陛下指挥,我等不能随意下决策,要先报给陛下定夺。”
李信:???
“等一下,我大宋的都城不是在开封吗?”
开封在河南,距离山西的雁门关还挺远的。这一来一回的传讯,也太耽误工夫了吧?
李信深吸一口气,继续问道:
“那阵图又是什么?”
潘美:“阵图则是陛下亲自拟定的军士列队方阵,我们须得按照阵图站立。”
李信:……
这不就是活靶子?你站立的布局不让随便更换,别人破解之后分分钟针对死了你的弱点好不好!
打仗哪有这样的?战机稍纵即逝,什么都听后方皇帝的定夺,那还打个屁!
潘美也很无奈:
“先这么打吧,等小败一两场,我们便可自行发挥了。这样陛下问起来也好交代,总不好直接抗命不尊。”
打个仗还得先糊弄皇帝,李信心说宋太宗也不像是不会打仗的人啊。他之前率兵亲征也是打赢过几回的,并不是只会逃跑。
结果这人到底怎么想的啊,为什么会搞出这些离谱的规定?
李隆基那个不让守将死守潼关他还能理解,可能是担心守将在消极怠工。也可能是觉得一直守着没用,更想看到将军直接打退敌军。
类似的操作从战国开始就屡见不鲜了,他李隆基不是天底下第一个。
但是阵图这个,是真的非常特立独行。没见过,真没见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