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0年代当乘务员: 1、席于飞回来啦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在70年代当乘务员》 1、席于飞回来啦(第1/2页)

    席于飞躺在炕上,听着外面大嫂二嫂在说话,整个人都有点儿不好了。

    他看看自己的手,再看看房间内的摆设,仿佛受到惊吓般的坐起身来!

    自己不是已经肝癌晚期,在医院等死了吗?

    怎么就突然……

    突然回到了小时候??

    他深吸几口气,慢慢的从炕上爬起来,小心翼翼贴近窗边。

    “娘可真偏心啊,”说话的女人声音很温柔,但能听出来里面浓重的怨怼,“小飞在乡下,咱们知道他受苦了,每个月粮票钱票寄过去不说,又花了大几百买了个工作把他弄回来。如今他还不满意,娘……娘就让他这么闹?”

    “那有啥办法?谁让他是娘的心头肉。”另一个女人声音比较粗,悠悠的叹了口气,“乘务员怎么了?这可是正式工,别人想要还要不到呢。咱们好心好意勒紧裤腰带凑钱买的,结果……”

    “都是儿子,再说他也不是最小的那个,怎么娘就这么偏心!”温柔的女人重重的叹气,“看吧,等人醒了,指不定怎么闹腾呢。”

    席于飞坐在炕上,终于整清楚现在是怎么个情况了。

    他估计是死了,但死的不甘心,老天爷又重新让他回来了一趟。

    一想到自己上辈子闹得那些事,席于飞就忍不住鼻子发酸,眼泪哗啦啦的往下掉。

    上辈子,他是个被宠坏的小孩。

    要说席家,这周围邻居谁不夸一声?

    他们席家原本不是京城本地人,而是东北那边的。因为连年战乱,他爹那个曾经的学校校长干脆带着一家子还有二十多个学生南下,想要找一条活路。

    他们先从东北奉城坐火车,坐到半道上被飞机轰炸,一群人连滚带爬的跑出车站,整理了行装继续南下。

    一路上吃了无数的苦,原本是想要去沪市的,听说那边比较安全,但走到京城,原本小三十人都散的差不多了。

    有的是死了,有的是走到半路干脆留了下来,有的是跟着部队走了。

    小三十人,最后只剩下不到十个,其中还有他的哥哥姐姐。

    最后,他爹拿了娘的嫁妆,趁着乱便宜的在京城买了个小院子,带着剩下的学生就这么住了下来。

    一边住,一边还继续教书,甚至救了不少当兵的。

    不大的院子当年住满了人,没两年解放了,住在家里的人才陆陆续续的离开。

    因为有人在上面说得上话,给席家老爷子一顿表扬,最后问想要什么奖励,席老爷子没要金没要银,就只要了主席一幅字。

    教书育人,积善人家。

    也是没想到,这八个字,最后能救他们一家子人的命!

    席于飞他爹席文明教了一辈子书,他娘也读过书,还当过护士。

    席家祖上有双胞胎基因,估计就是这个原因,他娘曾柳华生了十一个孩子,其中四对儿双胞胎,都养活了。

    曾柳华34那年生的席于飞,以为是个老儿子,就此封肚,然后对这个老儿子别提多宠爱了。

    他大哥大姐比他大15岁,他出生没两年,大哥大姐相继结婚,侄子侄女比他小不了几岁。

    哪怕后来他娘39岁高龄又怀孕了,生下一对儿龙凤胎。但毕竟岁数大了,这次生孩子差点儿要了命。两个弟弟妹妹是被大嫂和大姐奶大的,跟曾柳华没有那么亲。

    导致曾柳华最宠爱的,仍旧是席于飞。

    原本只是被宠爱的儿子而已,不过就是多吃几口好的,穿几件新衣服罢了。

    家里哥哥姐姐也愿意宠着他,兄弟姐妹也多,用不着他干力气活。

    但这个平衡,从72年那年,席于飞16岁的时候,被打破了。

    国家从55年就提倡上山下乡,但都是自愿的。可从68年那场运动开始,就变成了强制。

    每家必须出一个去相应这个政策。

    开始强制的时候,席家到岁数的都结婚了,剩下的还小,没有那么急迫。

    等他四哥五哥这对双胞胎到了岁数,又被征兵征走了。

    原本曾柳华打算把自己的工作留给席于飞,这样他也可以不用去下乡。但还没到日子,曾柳华就满50岁,退休了。

    又过了半年,席于飞到了16岁,家里都打算好给他找个工作了,但席家被人盯上,席老爷子这个教了一辈子书的先生被人举报了好几次,说他家里不响应政策,逃避下乡。

    没办法,席于飞就是那么倒霉,只能背着铺盖卷下乡。

    好处就是席老爷子东北老家的亲戚还在,让席于飞去了东北,至少有亲戚照顾,不会太吃苦。

    席于飞在乡下呆了三年,这三年,曾柳华每每想起来就难过的要哭一顿。家里省吃俭用各种钱票粮食往东北寄,生怕心肝肉在乡下吃苦。

    但无论怎么照顾,那也是大东北的农村,日子再好也比不上城里。

    席于飞无数次写信哭着要回来,曾老太又让赚钱的儿子姑娘们凑钱,给他买了一份正式工,硬是把人调回来了。

    但席于飞坏了性子,变成了个愤青。

    家里给他找的这个工作其实很好,在火车上做乘务员,上班跟车走,包吃住。每次跟车回来都会有三天休息时间,而且发四季衣裳,各种劳保福利。

    这真的是席家找到的最好的工作了。

    可是愤青席于飞仍旧不满足,他觉得乘务员是伺候人的。自己在乡下受苦受累,回城了还要伺候人,等他户口落到城里之后,就跟家里大闹了一场。

    其实那时候已经75年了,政策开始松动,77年回复高考,知青们逐渐返城,城里改革开放,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了。

    但席于飞总觉得家里人看不起他,于是在某一天,他留下一封信,卷了自己的户口本和家里所有钱,跑去南方了。

    这一走,就是二十年。

    二十年,华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衣锦还乡的席于飞开着小轿车回到了这个他出生的四合院,只是没想到一进门,就看见了父母的黑白照片。

    那时候他才知道,自己走了,家里一团乱。

    大哥因为出去找他,被劫道的砸断了腿。大嫂吓得流产,差点儿死在医院。

    四哥五哥原本在部队有个好前程,领导都给说亲事了,但被母亲要死要活的喊回来,不得已退了伍,前途基本没了。

    他母亲也在几年后病的没起来床,临死前还让哥哥姐姐们去找他。

    父亲在母亲走后没多久,也跟着去了。

    整个家,因为他,分崩离析。

    后来,席于飞已经很有钱了。他一辈子没结婚,把赚的钱都分给兄弟姐妹,侄子侄女。可原本温馨的家和父母,多少钱都换不回来。

    等他发现自己肝癌晚期的时候,他的家人对他仍旧怨怼,都不太愿意去医院看他。

    席于飞原本以为自己后悔也来不及了,谁知道一睁眼,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