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赶山记: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四时赶山记》 80-90(第15/19页)

,林长岁没机会进城,日日一头扎进山里砍柴,因而家里要是缺个什么东西,多半也会出来同他们说。

    随即颜祺果然见着了肖明明,哥儿穿着厚袄,围脖高高地缠着,只露出两只眼睛,两手揣在袖子里,时不时跺跺脚,原地转着圈走几步,一看就是在这里等了一阵了。

    等车轮停下,他问肖明明在外面等多久了。

    “你也是傻的,我们哪回走你家门前不等上片刻,你听见声响再出来就是。”

    肖明明把围脖往下扯了扯,笑道:“天冷,家里帘子厚,我怕听不见,到时误了时候,再和你们走岔了。”

    他伸手往怀里掏,先掏出一个粗布的小荷包,里面有四十个钱。

    “我想着趁年前再多绣几条帕子卖了换钱,本以为家里线是有的,结果竟是不太够,还得劳烦你一回。”

    他细说道:“你捡那红黄蓝绿白五色,一样给我买上一团就成。”

    “这算什么麻烦的,正好家里也缺绣线,我正打算今天进城瞧瞧去。”

    颜祺接过荷包,不由多说一句,“你也悠着些,绣活劳心费眼的,若是做,可别省灯油。”

    天还暖和的时候,肖明明曾拜托颜祺帮忙打听城里绣品的价钱,得知图样简单的普通绣帕,一条能卖八到十文,便宜的香囊在十五文上下,贵的三四十文的也有,还有卖纨扇的,但绣那个还要单独买素扇面,不划算,而且关外天热的时候短,销路并不好。

    绣好后可以自己叫卖,也可以直接送到铺子里问人收不收。

    自那以后,肖明明闲时就绣上一些个,让林长岁捎带进城,找铺子收下换钱,小钱不多,加在一起,也算是攒了一些。

    这笔钱林家母子不插手,算是他自己的体己。

    他不吝啬,照旧会分出些来贴补家用。

    “你放心,我有数。”

    颜祺遂不再多啰嗦,“还是要千针坊的线?”

    肖明明点头,“它家丝线便宜,但也够用了。”

    正说着,院门被人从里面拉开,戴着旧棉帽的林长岁提了个小篮子走出来。

    他跟两人打了招呼,把手里篮子往前递。

    “热,包子,你俩……拿,拿着吃。”

    肖明明见颜祺不接,自己接过去,往颜祺怀里一塞。

    “这是今天的头一锅,黄米包子,你俩尝尝。”

    霍凌看在眼里,忙道:“我俩吃了早食出门的。”

    同时忍不住疑惑道:“黄米包子是啥?不是用面做的?”

    肖明明笑道:“黄米是做馅的,以前在老家,吃过一回外乡嫁来的亲戚做的,惦记好些年,那天听说村里有人种粘黍子,我上门买了一斗回来,这不瞎琢磨了一通,好歹算是成了。”

    “那我可得尝尝。”

    颜祺没再客气,他和肖明明之间本也不是外人。

    交谈至此,肖明明催他赶紧回车上。

    “天儿冷得很,别耽误了卖早食的时辰。”

    牛车很快启程,走出一段路,颜祺回头见林长岁和肖明明还站在屋外往这边看,待他挥挥手,后者方同样挥两下手,转身进屋了。

    抵达保家镇,除了沿街的摊位,镇上好些铺子还没开门,街道显得寂静而开阔。

    卖过第一轮的三十多个馅饼,早起为了上工匆匆出门的人填饱了肚子,天幕亦褪去了清冷色的晨光,在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中,整个镇子彻底苏醒。

    霍凌和颜祺落得片刻清闲,坐下后摸出篮子里还有余温的黄米包子吃。

    霍凌洗干净手,掰开一个包子,见包子的外皮和寻常白面包子无异,当中填的却是糯香扑鼻的大黄米,也就是黍子。

    关外种的黍子都是粘黍子,当地人常吃的粘豆包就是用这个做的,从小到大,说起大黄米,霍凌只能想到粘豆包和黄年糕,没想到还能做成包子馅。

    “这东西做包子馅能有味道么?”

    他把另一半分给颜祺,小哥儿咬下一口,意外道:“是甜的,放了糖呢。”

    霍凌同样一口下去,半截包子的大半边没了,他嚼了嚼道:“滋味不差,只是不知道是哪里的吃法,愣是在面里头又包上米。”

    “天下这么大,吃什么的都有。”

    颜祺吃着黄米包,嘴巴一动一动,“做这包子,可不比肉包子便宜多少。”

    “他家向来是节俭的,不到逢年过节,桌子上轻易见不到白面。”

    霍凌把最后一小块填进嘴里,跟颜祺道:“回头他要问好不好吃,你就有什么说什么,再跟他说,没见着镇上有卖的。”

    颜祺听到这里,反应过来。

    “你说明哥儿可能是想卖黄米包子?”

    他越想越觉得有理,“咱们跟他们说了好几次,吃食生意有得赚,但之前他家的杂菜饼子,放在镇上着实不出挑,不过要是换成黄米包子,我看有戏。”

    还曾有人问过他们做不做糖火烧,可见总有人爱吃一口甜的。

    “真要是成了,咱们摆摊也有个伴儿。”

    篮子里有六个包子,他俩分着吃了三个,剩下的预备留着晚些时候饿了再吃。

    待巳时左右,除了零星起得晚,不差钱,这会儿才上街溜达买吃食的,再没有什么生意,颜祺让霍凌守摊子,他去千针坊买东西。

    霍凌虽说有些不放心,可属实也没有把有孕的夫郎拴在自己裤腰带上的道理。

    他让小哥儿多拿了些钱,“看好什么绣线,一次买足了,省的过年前后再出来,年年那阵子都飘大雪,最厉害的一年埋过了膝盖,就是有牛车也出不了村。”

    颜祺应下,装着钱走了,去千针坊的路他熟。

    因想趁着过年在家歇息的那阵,和大嫂一起给还在肚子里的两个孩子多制些东西,颜祺很是舍得的补了八色绣线,黑白灰褐,红黄蓝绿,应有尽有,加上肖明明要的,一起结账。

    ——

    在山下一连停了十日,眼看还有不到半月就是小年,霍凌不得不收拾东西,好趁年前再进一次山。

    答应侯力的那份黑油子还没找到,山上菜窖里的菜也需往下运一趟,加上过去每年,他都会在过年前进山打猎,正月里给饭桌添菜,今年也不能例外。

    过去他无论何时,都觉得山上比山下好,现今却是改了,何处有夫郎,何处才是更好的。

    “我瞧着这几日不像是会下雪的,趁这时带着黄芽儿和大个儿走,还能赶在小年之前回来。要是提前找到黑油子,时间还能更早些。”

    上山前两日,他就跟颜祺说了自己的打算。

    “等我下来,年三十前还能做几日馅饼生意,之后就收摊歇息,出了十五再说。”

    “大哥近来天天在家,我也不用留下陪大嫂了。”

    颜祺自然而然道:“正好这次陪你一起进山。”

    霍凌却愣了一下,旋即道:“我本想着自己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