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忌: 480-5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镜忌》 480-500(第13/44页)

为,这是有“不详”降临了他们的村庄。所以祭典祭上天时, 也请求各路神仙收了“不详”,让他们的庄稼能长出更多的穗,蚕能够吐出更多的丝, 他们能够身体康健, 不得百病。

    他们虔诚地祈祷,日日夜夜。

    所以他们才对姜遗光和顾忆柳如此客气, 甚至恭敬。

    外来的那个人,是客人。

    而姜遗光和顾忆柳,是忽然出现在祭台中央的。

    一对年轻男女从天而降,样貌出众恍如仙人,穿着他们从未见过的衣裳,说着他们听不懂的话。他们必是上天使者,是神仙派来救他们的!

    他们又怎么敢对救星不客气、不恭敬呢?

    顾忆柳恍惚间生出个古怪的错觉。

    不论是镜中还是镜外,百姓永远都过得苦涩。入镜人乞求活下来,百姓也乞求着活下来。

    感慨不过一息,她就苦笑着甩甩头。

    自身难保了,还考虑什么天下百姓?哈哈,她又不是圣人。

    尽管知道村民听不懂他们的语言,姜遗光和顾忆柳仍旧轻悄悄地用只有两个人能听清的声音说话。

    说的无非是此次死劫中的怪相。

    村民们祭祀处就设在深林中,密密丛林中一片广袤平坦的平台,这片平台的位置,正是他们日后见到的布满尸骨的深坑。

    应该是同一片树林吧。

    但此时的树林远没有他们后来见到的那样密,还是正常的树林的样子。繁茂的草与花栖息在树根下,隐隐能听到鸟鸣与小虫窸窸窣窣。

    这是个非常正常的树林。

    从树林中走出来,不远就是村庄了。村庄也和他们见到的村庄不一样,门啊窗啊都是正常的朝向,房屋旁田地道路规划得整整齐齐。

    只是地里的苗青黄不一,稀稀拉拉的,看着就没什么生气,狗也没精打采地摇着尾巴。不远处竹林叶子和杆都泛着黄,整个村庄好像弥漫着枯萎的气息。

    村庄里其他人大约是得了消息,跟着跑出来,大多都很惊喜。男人女人都十分瘦,几个跑来跑去的小孩子更是干瘦,大头小身子,肚子却鼓鼓的,一看就知道饿久了。

    在这么一群人中,其中一个人非常显眼,别人都十分憔悴干瘦,那个人虽然个头不高也不胖,气色却比其他人好很多。

    姜遗光一望即知,他就是那个外来的客人。

    而且这人的打扮……看起来像个渔夫。

    姜遗光和顾忆柳都开始觉得事态有些熟悉了,对视一眼,顾忆柳无声地说出三个字。

    姜遗光轻一点头。

    之后二人故技重施,顾忆柳做出姿态,不说不笑,一言不发,只垂眸观一切。需要开口的事让姜遗光来,后者和那个客人聊了几句后,表情逐渐凝重,对着顾忆柳使个眼色,微一点头。

    顾忆柳一颗心彻底提了起来。

    果然……

    他们果然在一篇文章里。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复兴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桃花源?

    哈,居然是桃花源?

    太可笑了,鬼怪、死劫……居然是桃花源?这居然是桃花源?

    哈哈哈哈哈——

    顾忆柳忍住狂笑的冲动,只觉得无比讽刺。

    五柳先生一生所著甚多,《桃花源记》不过是桃花源诗的一首序,并不是最出名的那篇文章。可偏偏又是引用最广的一篇。

    顾忆柳学的文章不多,大多还是在成为入镜人之后,被近卫们要求学的。

    当时他们都深陷于十八重死劫的恐怖和绝望中,这篇文章叫他们一见倾心,反复耕读后更是向往。她也曾想过,若是自己能平安活下来,什么功名利禄都不在乎了,她只想找个平静安宁的小村庄,喂牛、放羊、种地,安安稳稳渡过余生。

    如今……这死劫反而像是特地要打破她的奢望似的。好像在嘲笑她,凭你也想要安稳太平的日子?

    这是真的桃花源么?

    不是说,桃花源中的人安宁又幸福吗?他们自己耕地种田,养蚕制衣,又怎么会饿肚子呢?

    顾忆柳再一想,这篇文章中的渔人进入桃花源后,发现桃花源中的人不知外面世界如何。那对于这个渔人而言,他们两个不也算是“外面世界”的人吗?

    再想下去就感觉脑子转不过来了。

    比起顾忆柳,姜遗光淡然很多。

    他又不是没碰过这种情况,原来还有他自己写的书里的鬼跑出来的事呢。

    因为他对古语不算很了解,担心被看出破绽,问答时便十分言简意赅。

    反而那渔人看他们不像常人,主动说了许多话。

    和姜遗光读到的一模一样。

    渔人所处时代为“晋”,此时算不得安稳,而据渔人所说,他的确是沿着小溪、穿过一片桃花林,又走过一处山洞才到了这个村庄。

    这村里的人其实都不知是什么时候搬进来的,他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从来没见过外人。

    村民初见渔人十分惊讶,为了回答渔人的问题,他们还想要翻出祖辈流传下的东西来解答。

    不过昨天没找出来就是了。可能有些人不愿意拿出来,也可能他们都忘了放在哪儿了。

    渔人还发现了一点。

    这一点,两个入镜人也发现了。

    村里人全都不识字。

    会说话,但不会数数,不认识字。

    姜遗光一想就觉得没什么奇怪的,这些人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彼此都认识,自家耕地自家吃,不需要买卖,也就不需要用货币,需要什么又缺了的,直接和人家换就是了。

    这样一来也不必读书,只要会种地、会养蚕、会织布就行了。读书干什么?又不考功名,而且一个人读书就意味着少一个人干活,慢慢的,也就不读书了。

    不读书,自然也不会珍惜书,许多书都破坏了。人们不会写字记录,所有事只能靠一代代口口相传。这无疑又给两个入镜人增加了难度。

    因为他们不知道,这次死劫到底要他们干什么。

    要把“桃花源”变成真正的桃花源吗?

    姜遗光就提出,他知道村民们的祖先留下了东西,他想要看看。

    村民们一阵骚动,最后真的把东西给找出来了。

    书早就没了,那些楔了字的竹片片不知什么时候被当柴火烧了。有些丝绢也被拿去裁衣服穿,只剩下一个尺头还算完好的一块布,原本准备拿来糊窗户,现在姜遗光要,这户人家就忍痛让了出来。

    渔人也不识字,只会写自己的名字。

    阴差阳错下,这份分明是祖先留给后辈的传书竟然只有姜遗光一个外人能看懂。

    顾忆柳看着那块略略泛黄的丝绢,轻轻叹息。

    正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