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女侯: 110-115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大汉女侯》 110-115(第2/14页)

有那机灵反应快的方士,昨晚听到仙人说起假迹之事时,已经往海边跑,准备坐船出海跑路了,也有直接认命的,懒得逃跑,或者还有不死心想用自己的超绝心理素质狡辩一番的。

    反正无论有何想法,最后结果全是被郎卫们五花大绑扔到一起,等待陛下宣判。

    刘彻这暴脾气,当场就要把他们全都砍了弃市。

    一位大臣劝道:“陛下,如今刚开通西南夷,那边人手不足,道塞不通,不如将这些人送到西南修路。”

    骗人的伎俩数以万计,总不能将这些人全都砍了吧?刘彻想了想,觉得他言之有理,便砍了几个典型案例,其余则依这位大臣所言,送到西南修路去了。

    大臣:嘿嘿。

    本官此举算不算是仙人口中的“积累功德”?

    也留下了几个会炼丹的。

    别误会,并不是刘彻脑子退化突然又想吃重金属小药丸了,而是将这些会炼丹的方术士全都送到闻棠那里改造,做些改良炸药,或者研究烟花之类的工作。

    闻棠大行官署中忙到没边儿,根本没有时间管这些戴罪立功的炼丹方士,便把他们全都打包送到李福安那里了。

    李福安:打工守则第二条,天大地大,身体最大,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t长寿的寿命,将其他同僚全都熬死之后,自己就是部门老大了。

    看,现在手下又来一批能帮自己分担工作的人。

    说完这件事,朝会上气氛逐渐紧张正式起来。

    不光刘彻,昨夜所有见过仙人的郎卫官员们可都记得大海以东有倭人可击之这个消息。

    金子不金子的,倒是其次,主要仙人说了,倭人卑鄙龌龊,日后会酿成大祸,他们这是提前将祸根根除。

    主战派依旧主战,反战派也在这件事上改了主意。

    能让大汉满朝官员和皇帝想法达成一致,就连当年的匈奴都办不到这件事。

    诸位官员表情变得严肃,会领兵作战的,商量出征方案。而那些文官……其实他们只要闭上自己的小嘴巴,为大家提供一个讨论战术时的安静环境,就是对战争的最大帮助。

    对岛上了解有限,众人只做了个大概的想法,想着一边征兵,一边派人了解倭人情况,做出详细战略。

    既然是在岛上,那应该是定居的农业国,所以刘彻打算先从朔方、雁门、上谷、右北平、渤海和新打下来的朝鲜四郡征兵,从这些地方征法士兵和罪犯共三十万,不够再继续从境内调兵。

    闻棠:……不对!

    停停停,刘猪猪你征发这么多人是去打仗还是去填海造陆啊?

    他甚至想要卫霍程当主将,如果人数不够,还可以把远在西域的赵破奴召回来。

    闻棠:……三体人来了?

    刘彻之前真正当对手的敌人也就匈奴,现在仙人特地告知海上人会酿成大祸,所以刘彻和大臣们下意识以为海的那边是一群比匈奴还猛的少数民族,当然不会轻看对手(除了提前知晓情况的霍去病)。

    而且岛上有百国,这可是一百多个国家啊,就算三天打一个国家,那也得打一年。

    闻棠:“陛下,臣……。”

    刘彻:“讲。”

    “臣在仙书中见过这个岛的描写。”

    这句话就像朝臣诱捕器一样,话音刚落,满朝文武的视线都齐齐看向闻棠。

    “相对而言,这个岛面积不大。”

    众人:怎么个相对法?

    闻棠:“差不多只占据荆州面积的四分之一?”

    众人:那是不大。

    诶,这样说的话,四分之一个荆州有一百多个国家?

    这个想法把他们的cup给干烧掉了。西域虽然也有小国,可整体面积却很大。荆州共有七郡一百一十五县,对比来看,所以岛上的国家面积是……四分之一个县大?这不就是小部落吗?

    闻棠把从图书馆里面看到的资料加工一番,增增减减改改告诉众人。

    听完之后,众人突然觉得,好像我也能行?

    “陛下,臣愿请缨为一千夫长,随大军出征,共除祸患。”

    终军:?

    是你的词儿吗你就说?

    关键是,说这话之人名为吾丘寿王,文臣,从没上过战场,日常负责给刘彻写诏书,或者在朝堂上怼和刘彻意见相反的大臣。

    你若能上战场,那我也行,至少我还跟博昌侯在西域守过城,在南越攻过城呢,于是他也出声申请出战。

    东方朔觉得这场景热闹,好玩,他干脆也申请出战,让场景更热闹热闹。

    刘彻:……

    闻棠:系统,系统,这算不算文臣征战?战后我再撺掇刘彻让满朝文武写个《仙人赋》,就能完成任务啦。

    两句话,让皇帝聚集满朝文武开会去打一百多个国家,甚至还想出动三十万精兵,这够搅动朝堂了吗?

    系统:“宿主,你现在聋了吗?”

    闻棠:“0568,你太过分了,为什么平白无故骂人?”

    “我没有骂你。”系统解释,“因为,我的沉默,震耳欲聋。”

    闻棠:……好冷。

    这些想法很荒谬,但是刘彻居然同意了,因为他的聪明脑瓜里想出了更天才的想法。

    刘彻:朕要御驾亲征!

    闻棠摸了摸额头上不存在的汗。

    不愧是历史上做出带了十八万骑兵,旌旗千余里,声势浩大巡游边境,还给匈奴单于下战书,最后吓得匈奴不敢出来迎战这种事的猪猪,邦子的热血真是库库遗传给了刘彻啊。

    这次都轮不到闻棠了,劝谏的一个接着一个,但众所周知只要是刘彻下定心思干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更何况是十个官员。

    有人想着,既然劝不动陛下御驾亲征,那就劝陛下先去封禅,这一来一回好几个月时间,应该足够用来查询岛上消息,确保万无一失了。

    但刘彻用了一个大家都无法反驳的消息来婉拒这个劝谏。

    天子仪仗一来一回,声势浩大,耗费极高,还不如将这些钱省下,治理黄河。

    诸位大臣:……

    这些不应该是我们的词吗?

    后世记载,汉武后期,实在神奇,群臣劝说天子花钱,天子却主动省钱、有一种修仙修到忘我的美感。

    闻棠:苦笑jpg

    癫吧,都癫吧,癫点好啊。

    劝不动陛下,那就让陛下在琅琊待着吧,反正琅琊风景优美,气候宜人,运气好还能见到仙山之景(海市蜃楼),当年秦始皇都来了三次呢。

    哦,按照惯例,群臣还要拉踩一下,秦始皇来了三次琅琊,射杀大鱼,都没见到仙人,而我们陛下只来一次,便见仙人现世。

    但呆在琅琊这段时间也别闲着。

    天子命令今年各郡县全部将上计簿都送到琅琊,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