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女侯: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大汉女侯》 90-100(第6/21页)

亩地的棉花,即使是人工脱籽也浪费不了太多时间,再加上他们都迫不及待想看看让陛下和博昌侯都心心念念的棉衣到底会是什么样子,所以就没用轧花机。

    闻棠对于“棉纺织”这个流程的所有知识都是从书里学习到的,她只是将书上所写的那些原理对织女讲了一遍,她们便已经在心中有了眉目。

    赵元率先动手,从去籽、清棉到纺纱织布,她手中的梭子就像粟儿手中的弓箭一样灵活。

    眼见一朵朵洁白的棉花变得蓬松,最后在织女的巧手下制成厚实的棉被和棉衣,以及贴身透气的棉布,她们脸上都不约而同露出开心的笑。

    有人小声感叹道:“天上的云还在高空之上,可泥土里长出来的云已经可以被我们穿在身上了。”

    闻棠觉得她这句话还挺有诗意。

    “你想读书识字吗?”

    被提问的织女明显一愣,好半晌才小声回道:“可是……我很笨,我怕自己学不会。”

    她自幼父母双亡,从前只是贵人家的田奴,动辄遭人打骂,如今能在织室中寻一活计,养活自己不被冻死饿死,就已经很满足了,读书识字,那是贵人们才有的特权,她不敢奢望这些。

    不敢奢望……其实还是想吧?

    闻棠安慰道:“先学了才知道能不能学会嘛。”

    她心想,看来自己的女学是时候该提上日程了。

    众人都以为这段对话只是今日的一段小插曲,以后便会被忘记,不会再有人提及想起,殊不知,已经被闻棠记在心里。

    看着自己今日的成品,正好现在已经到了冬天,有人将棉被当做大氅披在肩上,因为织室内炭火充足,所以她里面只穿了一层单衣,就这样走出门外,感受长安冬日的寒冷。

    推开大门,一阵冷意迎面而来,不过也只是面上寒冷,身体并没有感受到多少寒冷,这棉花果然要比之前那种葛麻布里面夹杂丝绵的衣裳更加暖和!

    她正惊喜着呢,突然看到眼前一团棉花的东西从天上飘了下来,刚想斥责缝边之人手艺差,结果伸手一接,发现这片棉花落在手掌上后逐渐消融,而且感觉凉凉的,猛地意识到,原来不是被子里的棉花露了出来,而是下雪了啊。

    数天后,闻棠带着这些纺织好好的棉衣棉布去见刘彻,刘彻没想到闻棠做事效率这么高,见到这些成品后,嘴里一口一个“大汉甘棠”“朕之甘棠”,说得闻棠嘴角都有点难压。

    但她最终还是压下去了。

    闻棠已经在大汉朝廷里工作九年了,她的心就像宣室殿里面那根柱子一样坚硬寒冷!绝不会再为上司任何一句夸奖而化身核动力牛马,加快工作效率。

    刘彻:“朕瞧着你这几个月公务都处理的很好,也没出什么错误,从下月起,这大行印绶便彻底属于你了。”

    意思是闻棠下个月就能转正当九卿了。

    但话又说回来了……!

    上级这糖衣炮弹是真甜真香啊,我闻棠就是个俗人,当然要猛吃吃吃吃!

    “多谢陛下。”闻棠欢喜谢恩。

    孟子说了,君之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腹心,既然陛下您让我转正当九卿,那臣也绝对不会亏待您的,肯定会找个机会把我手里这个十九块九的水晶摆件送给您。

    刘彻也亲自试了一下这棉花的保暖效果,他是皇帝,肯定不可能像织女那样随便找条被子披在身上cos大侠,织室特别按照他的尺寸为他缝制了一条棉花大氅,丝滑柔顺的丝绸上绣着精致花纹,看起来格外低调奢华有内涵。

    然后刘彻穿出去走了两圈,逛了下未央宫。

    刘彻就是这样随性而为的皇帝,对于自己好奇的新鲜事物,都要亲自体验一番或者去看看制作过程才会罢休,之前的印刷术、提取精盐什么的,上次的羊毛衣他亲自穿了,这次的棉氅自然也不例外。

    但是吧……

    说走就走的刘彻把闻棠给落在温室殿里了!

    陛下,陛下您晚上还回来吗陛下?

    刘彻都出殿门了,那她一个人在殿里就显得很不合适,于是闻棠风一样地蹿了出去,跟在刘彻身后。

    刘彻边走边感叹道:“这棉衣果真如卿所言温暖舒适,怪不得仙人特地降下棉签提醒朕打通河西之地。”

    闻棠:……

    一提这个,再想到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冠军侯在府中供奉了一只棉签,常勉仙人之意,不可怠惰,闻棠就脚趾扣地感到尴尬。

    是会被后世误以为是构史的水平。

    构史就是那种比野史还要野的史。

    刘彻:“朕身上这顶大氅由多少棉花制成?”

    三汉斤,闻棠如实回答,并将其它数据也一并告知刘彻。

    一亩棉花产量平均为20汉斤,经过去籽、梳理等工序最终能留下15汉斤有用的棉花,这些完全能够维持一家四口人一年的棉衣量,纺织棉布,则需要耗费更多。

    要是孩子生多了,那就多种点。

    不过就像玉黍一样,棉花的推广需要至少五年时间。

    五年就五年吧,刘彻光是打匈奴就打了将近二十年,五年时间,他当然能等得起。

    只是,也不知等这棉花推广到大汉各郡县时,仙人是否会现身,降下祥瑞,或者为朕留下一枚仙丹?

    祥不祥瑞的无所谓,刘彻真的太想要一枚仙丹了。

    即便不能使他长生不老,能有仙人半分神力,呼风唤雨或腾云驾雾也可以啊。

    可惜啊可惜,学到的知识越多,脑袋越聪明,刘彻遇到真仙使的概率就越小。

    几个月前,刘彻收到使者消息,说齐地那边有几个自称是神仙徒弟的方士,在临淄很出名,弄出了很大动静。就连临淄许多官吏都在争抢这些人,想让这几名方士为他们炼制仙家丹药。

    使者们知道自家陛下的爱好,就给长安写了一封信,询问刘彻要不要将这几名方士给带回来。

    刘彻这次可学聪明了,对于见方士这件事,他一点都没心急,而是先回信问使者临淄那边的方士们都会何种仙法神迹。

    可别再弄出个什么皮影戏磁石棒来骗朕。

    刘彻等啊等,同时等到了闻卿回长安的消息和使者的回信。

    带着期待的心情打开回信,越看,心情就越不美丽。

    他记得闻棠当时闲暇时间带小孩娱乐玩游戏的时候就展示过这堆把戏。

    别问他是怎么知道的,因为闻棠带的小孩就是刘彻的好大儿,大汉太子!

    他关心太子,在旁边观望一段时间怎么了?!

    他人生的前三十五年,吃了好多好多仙丹,最后发现这些仙丹对身体的效果还没有练一套五禽戏要好。

    被骗N次之后,刘彻真不知所措了,回到寝殿就开始反思……啊不,是复盘,越想越觉得仙人哪这么容易出现?就算真出现了,选的这些使者,什么闻棠、张骞、霍去病,都是一等一的英杰,那些每日不学无术的方士怎么高攀得上仙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