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大汉女侯》 90-100(第1/21页)
第91章 争宠
这些使者专门用汉话说的拜语,在蛮夷邸有专门的官员教导过他们参加宴席时的礼仪和拜语,所以虽然说地磕磕绊绊,但能听出来大致的读音。
虽然都是外国的使者,但外国和外国之间的语言也不同,例如楼兰和大宛,二者之间相距将近八千里,这么远的距离,在语言方面肯定会有差异。
而且不光有西方的使者,南方有南越和滇、夜郎等国家,东北方向有丁零、东胡、肃慎等部落的使者,这些部落的语言和匈奴语类似,但在某些发音或语调方面都有不同之处。
闻棠深刻贯彻了“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的原则,寻思着万一因为自己带来的蝴蝶效应,让匈奴残党不西迁了,改北迁去西伯利亚,悄咪咪“绝地求生”个几十年,等发展起来又是一股不小的势力,很难搞哦,所以大汉干脆又派出了些使者去说服东北方这些部落。
丁零等部落:其实大汉不用带礼物来的,这种落井下石砍匈奴的事情我们最积极了。
唉,要怪就只能怪匈奴从来没干过好事,将周围这一大圈全都得罪了个遍,导致他们只有敌人,没有朋友。
这么多国家的使者聚在一起,导致连大行官署中的翻译都不够用了,许多刚从西域回来的使者还没休息好呢,就被闻棠拉来兼职当翻译。
不是谁都有十全大补丸,他们原本是想拒绝的,但是博昌侯说正好现在大行官署中缺人,如果这次接待事宜办得完美,她就向陛下打报告让他们直接转正,成为朝廷正式官吏。
这可是博昌侯直属下属啊。
阶级跃迁,权力大补,有了目标之后,他们一下子头也不疼了,腿也不酸了,身子也不累的,恨不得成为长安劳模。
诸国使者齐聚殿中,用汉话拜见天子,见证汉的开阔蓬勃,盛世场面让刘彻极为满足。
天子之言简短却不失威严,曰:“卿等平身。”
扩展疆土万里,经过九重翻译,招致不同风俗,大汉威望与德行遍及四海。
刘彻感觉自己又年轻了好几岁。
开创出这样恢宏的盛世,刘彻从今以后再去庙宇祭祀祖先时的底气都越来越足。
不,现在单纯祀高庙,祭雍城之类的祭祀活动已经满足不了刘彻了,一个更加宏大的想法在他脑中冒出。
他要去泰山封禅!
刘彻在心里盘算了下自己继位以来的文治武功,灭了匈奴,开了西域,还有神镜和仙粮等吉兆现世,完全可以去泰山封禅。心中冒出这个想法,就立刻去做,刘彻一贯的人生信条就是——朕想要,朕得到。
不过在这之前,他还有一些小矛盾解决。
这样才能让自己没有后顾之忧地去封禅!
杯中飞光酒未尽,刘比格彻又开始以惊人的精力投入到无限地折腾之中,要折腾的第一件事就是……
让朕看看今日宴会上有谁没来?
箕子朝鲜和西羌人是吧,朕记住你们了!
其实来了的也记住了,例如南越。
从前是因为大汉将全部精力和兵力都用在打匈奴上,没时间搭理南越,再加上他们也没弄出什么幺蛾子,老老实实待在自己的地盘上,所以才能保持一个两相无事的状态。
而现在,是要开始清算孝文和孝景皇帝时候的账了。
刘彻心里想南越这件事的时候,殿中文武百官和诸位使者一直在对刘彻说些吉祥话,主要是那些外国使者们一直在说,因为经验丰富的本国官员已经开始做辞赋了。
外国使者虽然语言不同,但想要讨好大汉的心是相同的啊,看到大汉的强大与繁华后,这些使者们在蛮夷邸时曾请求翻译教导他们几句夸赞大汉天子和大汉的话,这时候没有拼音和音标,他们就死记硬背下来,再在今日宴会上背诵。
大宛国使者率先赞道:“自从走进汉境,就看到这里的人安居乐业,天下晏然,大汉天子英明神武,德配天地。”
被打服了的国家,干什么都很积极。
楼兰国使者可就不干了,大汉都派兵在我们国家屯田了,你们这些偏远之人凑什么热闹,要赞美也应该是我们先赞美!
于是他们又举酒杯说起了好话。
大汉这鎏金青铜酒杯可真漂亮啊,杯中酒水同样醇厚甘美,据说自己手中这只酒杯价值一个大蒲陶园,大汉这么富有,我恭维天子几句怎么了?!
都怪这该死的大宛使者抢了先。
那要是这么想,应该是亲眼见证汉军强大火力的车师国和大汉关系最为亲密。
汉使怕我们大王太累,管理不过来一个国家,特地将车师国分为两个国家,还怪贴心的嘞。
各国使者齐齐发力,相互角逐,势必要做大汉最“宠”的国家。
这其中有一位安息的使者,安息多贾市,被西方的风俗文化熏陶惯了,高情商的说法叫情感表达热烈,实际就是说话比较肉麻。
他说:“哦,尊敬的天子陛下,安息是如此地期盼您的爱,如同干渴的大地渴求雨水,这是神也无法阻止的。”
刘彻:……
刘彻开始做表情管理。
说实话,刘彻之前真没见过这个架势,大汉官员可都是读过圣贤书的,说话做事讲究个含蓄委婉,就算是争宠,那也是眼泪汪汪地来上一句“夫知臣者以臣为忠”,哪像这群胡人,就差把“我们国家要做大汉的宠国”刻在脸上了。
甜蜜的负担。
闻棠:安息使者还是吃了没文化的亏。
把这句话换成“但求汉之垂怜,若涸鲋望泽,辗转反侧。”就显得忠诚多了。
宴会进行得觥筹交错,玉卮频举,这些远道而来的使者第一次吃上如此丰盛的佳肴,鹿脍熊掌鸿鹄羹,鳝鱼大鳖江瑶柱,雕胡饭、金粟饼、蜀姜豉酱千百味。
好吃到他们简直要把舌头都咬掉了。
殿中人心满意足,殿外可就有人不爽喽。
赵兴和一群郎卫整整齐齐站在廊庑之下,听到里面的礼乐之音,冥冥之中有些烦躁。
南越派来的使者在殿中开开心心地参加宴会,而他这个南越王子却要在殿外辛辛苦苦地当守卫值宿,真的很命苦。
这一切都是因为赵兴有个坏爹——南越王赵婴齐。
赵婴齐在南越国独断专行,随便杀人,又害怕自己朝拜刘彻时被他责罚,于是就假装生病,把自己的儿子赵兴送到未央宫当了宿卫。
赵婴齐:有事找我儿子,不要找我。
南越王年轻时就是未央宫中的宿卫,如今赵兴也在未央宫中当宿卫。
——子承父业。
人家是汉朝使者,他是宫中宿卫,有这样的区别对待很正常。
实际殿中南越使者并非像赵兴想得那样开心。
他们一直在观察殿中动静和场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南越一共派来两位使者。
但却并非隶属同一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