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女侯: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大汉女侯》 60-70(第2/22页)

 一声轻笑响起,在安静的大殿内显得格外突兀。

    “你笑什么?”

    闻棠:“我在笑好笑的事情。”

    “既然这位博士说盐铁专营是与民争利,那么请问,是同哪个民争利?是坐拥盐铁之便的吴王,还是海盐之利的燕王,亦或是乱世之中以盐起家的猗顿,因冶铁立业,富比王侯的邯郸郭纵?”

    什么还利于民,说得好听,实际上谁家普通小老百姓有钱开矿山啊?

    要说是柴布专营,那百姓们才是真的天塌了。

    “至于浑邪王来降这件事,别人开不开心我不知道,但我知道,郑鲤肯定希望左贤王也来投降。”

    郑鲤?

    这可就引起了殿中许多人的好奇,郑鲤就是那位因为上书反驳羊毛衣而被刘彻丢到右北平的儒生,众所周知,他是一个坚定的反战主和派,为何会因浑邪王投降而感到开心?

    百官公卿开始发散自己那天马行空的思维。

    难不成她把郑鲤给策反了?

    右北平到长安,中间可是间隔着两千多公里呢,这件事的难度极大,但因出声的人是闻棠,大家又觉得:嗯……兴许也有可能。

    博士气道:“你这是何意?”

    闻棠:“因为郑鲤如今居于右北平,万一左贤王在漠北越想越气,最后实在气不过,带兵来到边境把郑鲤给砍了怎么办?右北平乃偏远之地,可比不上长安安全啊!”

    百官:好吧,事情一下子合理了起来。

    博士们可以说自己希望百姓衣食充足,和平安乐,但你要说我希望左贤王来砍我?

    那真得去找义姁看看脑子了。

    贤良文学:“如今之务,在于除去民众祸患,盐铁官营之法并不利于富国强民!”

    闻棠:“哦?这位博士有何高见?”

    博士亦是自信满满:“劝课农桑,节制财用,举拔贤人,奉行先王的教化与功绩。”

    “您能说得再具体一些吗?”

    博士沉默,博士思考,博士思考很长时间,博士勉强回答。

    事实就是这样,闻棠十二岁的时候就从历史书里知道想要当个好皇帝要劝课农桑,厉行节俭,但具体怎么劝?怎么加大作物产量,怎么将猪牛羊养得更膘肥体壮,都没详细明说。

    贤良文学们也是一样的,只会提出问题,无法解决问题,让他们在《公羊传》里找一百年都找不到代田法和曲辕犁。

    闻棠:“曲辕犁够劝吗?耧车够劝吗?铁农具够劝吗?玉黍够劝吗?不够我再画几个新农具。”

    这次轮到文学默然不语了。

    但很快又重整旗鼓,另一位儒生问道:“盐铁私营,数家人一起经营盐业,父子合力,家庭齐心,百姓便利,可以自己选择盐的品质好坏,若是官府垄断,统一价格,安知下层官吏不会以次充好,怠惰偷懒?”

    说实话这个问题提出的一针见血,也有道理,历史上桑弘羊就是因为这话而“默然”,但现在,时代变了,博士。

    有没有发现他言语中只提到了经营盐业,没说冶铁?

    能砍五层铠甲的铁器肯定好用啊,虽然农用铁器的标准比不上军用武器那样高,但会比之前的百炼钢锋利,除草开垄也更快。

    棠:“但是我看百姓们都很喜欢官府煮出来的新盐啊。”

    这句话捅破了百官心中最后的那层窗户纸,破案了,那些又便宜又纯正的小破盐店(们)就是广牧君你!开!的!

    对面全服武装,有锋利的铁,有咸味纯正的盐,这还辩什么?

    诶,他想到一个好主意。

    广牧君不是自诩忧国忧民,乃仙人使者吗?为何不将这精盐方子公之于众,这样也算造福于民了。

    闻棠:别造谣,我没自诩这些。

    “唉!”她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看向对面文学,“新法冶炼的刀还是不够锋利。”

    这并非凡尔赛,而是……

    “否则怎么砍不开你的脸皮呢?”

    百官懂了,这是闻棠在骂文学的脸比五层铠甲还要厚。

    他们都是专业的大臣,朝堂之上锻炼多年,绝对不会轻易发笑。

    除非忍不住。

    殿中响起此起彼伏的轻笑声,算了不管了,反正当初高祖时,还有大臣们直接在大殿上拔剑互砍呢,他们只是轻轻地笑了两声,这不算什么的,

    若问殿中谁人笑声最大。

    刘彻也。

    当然,东方朔也没放过这位文学,就差把“你可真好笑”直接写到脸上了。

    博士们不服,继续辩驳。

    广牧君你这个想法是不对的,上古时期政清人和、民生安乐,灾害不生,所以上位者要像上古时期的君王那样体恤民生,否则会恶政盛行,邪气兴起。

    甚至越说越恐怖。

    邪气兴起就会有各种各样的虫灾、水灾、旱灾等。

    闻棠;虽然我们现在是封建社会,但也不能搞迷信啊。

    按他这个说法,恐龙灭绝是因为恐龙王搞恶政,才把自己的族群给灭掉的。

    刘彻:……

    上古之政这些话,莲勺卤发现祥瑞之后的第二天闻棠说过寓意恰好相反的策论,当时的答案让他很满意。

    闻棠:……我在书里看到过这样的策问。

    押题这一块儿,我无敌,你们随意。

    当年周公辅政,德行遍布四海,亦有水旱寒冰之患……”

    接下来的场景就是贤良们发出死亡提问,每一个问题都被闻棠完美地解答,可闻棠的问题却格外刁钻刻薄,使人难以应付。

    他们甚至怀疑闻棠使用了什么巫术,窃取自己脑子里的知识,否则她怎么会回答地这么快?就算是思考,也只思考几息时间。

    他们研究题干都要思考一段时间的啊。

    闻棠:如果你背完一本6.2万字的《盐铁论》且翻了无数遍《史记》《汉书》,再略懂三国两晋唐宋元明史和《齐民要术》,你也能做到我这样的。

    加油。

    一直从红日初升辩驳到太阳西斜,其实桑弘羊等人有想过帮闻棠说上几句,但看她那副兴致勃勃的样子,避免自己帮倒忙,便也都闭嘴不言了。

    不是,闻侍中你不累吗?

    我们听都挺累的,你怎么还没辩累?

    众所周知,考试时的考生是不会饿,不会累的,他们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尽快把这张卷子写完,先写会的,再编不会的,实在没招了也要把题干抄上!

    闻棠就是这样想的。

    更何况她朝会之前吃了一斤羊腿、一盘葵菜、一碗稻饭、还有俩鸡蛋,而且她因为太激动还不晕碳!

    文学们却恰恰相反,年纪大了,食欲减退,早上简单喝上一碗粥,加几筷箸酱菜,简简单单一餐,没想到朝会上遇到了这么个大麻烦,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