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商人穿七零: 17-2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古董商人穿七零》 17-20(第14/20页)

蜜小蛋糕还有不少,她不仅给他们吃蜂蜜小蛋糕,还拿了饼干和一些水果给他们。

    留他们在家玩了一下午,走的时候,还给他们塞了一兜杏子干。

    梁辰记吃不记打,玩了一下午,跟妈妈撒娇:“妈,杏子干用蜂蜜泡一泡,肯定更好吃。”

    “用蜂蜜泡,那叫蜜饯。”

    云家和林家两个孩子闹了一场矛盾,结果让赵金枝吃了大亏,这件事成了大家好久的谈资。

    不过说归说,嘴上还是要有一个把门儿的。云端看着挺好相处的,没想到下手挺狠,差点让人没了工作,多大的仇多大怨啊。

    第二天,云端大大方方地去邮局寄信,路过居委会外面,还笑着和他们打招呼。

    到了邮局,工作人员看她要寄信,随口问了一句:“给梁辰他爸寄信啊?”

    前两天学校那场闹剧,看来传得人尽皆知了。

    云端看了眼信封上的名字,淡淡一笑:“可不是嘛。”

    赵金枝现在还在居委会工作,只是从副主任变成普通工作人员。她日常穿习惯的干部装,看着就不太像样。

    赵金枝咬牙把普通衣裳拿出来,把干部装放柜子里收着。

    季节更替之间,天气逐渐凉了。这段时间是摘野菊花的好时候,晒干了用来做枕头或者泡茶喝,都很好。

    这天小师婶休息,早上提着竹篮来找云端去山上摘野菊花。

    路上,杜小兰迫不及待地跟她分享:“你这几天没去居委会你不知道,赵金枝的工作被撸掉了,说不定还要坐牢。”

    “怎么了?”

    “哎哟,赵金枝真是个能人,就当个居委会的副主任,靠着手上那点小权力,和制衣厂的那个主任勾搭上了。制衣厂那个主任,找法子把上好的衣裳当作次品低价卖给赵金枝,赵金枝负责给每家每户分物资的时候,把别人家的细粮换给制衣厂的主任。”

    “怎么发现的?”

    “上个月批来的口粮里面,不是有一批小米么。小米多有营养呀,熬粥都能熬出一层米油,咱们这里又不产小米,知道分的粮食里面有小米,大家伙儿不都激动了么。特别是家里有小孩儿、孕妇、老人的,多分一把都是谢天谢地的事儿。大家都盯着的事儿,她还敢动手,就被有心人发现了。”

    “赵金枝那个人啊,好面子,被撸了职位,不好意思穿干部装,这几天穿其他衣裳,也都是崭新的,一个补丁都没有。她家也就是普通家庭,她哪儿来的钱和布票买衣裳?”

    “这下呀,赵金枝真是落到谷底了哦。”

    “她家的那个儿子呢?”

    “在家呢,听说不敢去学校,就天天在家待着。校长还去她家看过,不管怎么滴,不能耽误孩子读书吧,学费都交了。”

    “校长还挺负责。”

    “校长人确实不错。”杜小兰看她背的背篼:“你准备摘多少野菊花?这么大的背篼,装回去晒干了,一个冬天你能喝得完?”

    “喝不完就做枕头嘛,反正不浪费。”

    秋老虎晒得人受不了,云端从背篼里拿出两个梨子,分给小师婶一个。

    一口下去,清甜的梨子汁儿溢满口腔。

    “你这秋梨不错,又甜又好吃。前两天我买了几斤梨子,吃起来全是渣,辛夷和沉香都不爱吃,最后被你小师叔拿去做了秋梨膏。”

    云端不在意道:“我空闲时间多,有空就去周围地方转一转,哪个大队哪家人家里有啥果树,我知道的可不少。还有毛毛这个小家伙,凤凰山上有啥果子熟了,他门清。”

    “哈哈哈,你这日子过得真是有滋有味。”

    端午节一过,下了几场秋雨,天气慢慢凉下来了。身上的短袖,换成了长袖,有空闲的妇女们,开始操心冬天的棉衣棉被了。

    云端早就把棉花买回来了,这两天都没出来,在家裁剪衣裳。为了给梁辰做两身换洗的棉衣,她拆了两床被套。

    李秀芬来她家借酱油,看到她做棉衣,赶紧说:“哎哟,你怎么这么实诚,谁家做棉衣是你这样做的?”

    云端茫然:“做棉衣不这样做,那该怎么做?”

    “现在物资紧张,有几家人家里的棉衣有富裕的?一件棉衣过冬,像你这样做棉衣,孩子冬天都没有换洗的。”

    李秀芬告诉她,棉衣要把外面的外套和里面的芯子分开做,穿衣裳的时候里面穿一件贴身的,中间穿棉衣,外面再穿外衣。

    换洗的时候,把里外的换洗了就成,中间的棉衣不洗。

    “也不全是为了节省棉花,这棉衣不能过水,洗了的棉衣棉花结成团,穿在身上硬邦邦的还不暖和。这样分开做外衣也不浪费,春秋的时候还能穿,一举多得。”

    “哦。”云端点点头,学到了。

    “那你忙着,我锅里还烧着菜,我先回去了。”

    “李婆婆慢走。”

    云端去屋里重新拿块布出来,准备再改一件棉衣外套。

    “云端,云端。”

    “我在,李婆婆,还有事儿?”

    “你快来,你家来客了。”

    放下布料,云端走出去,街沿儿上站着一对年轻夫妻,她不认识。

    “你是?”

    “哦,你好你好,我是附近青苗大队的,我叫李平武,这是我媳妇儿陈晓燕。几个月前,我娘找你换了两张奶粉票,当时说给你几斤红薯粉,我现在给你送来。”

    云端想起来了:“不是几斤,我说的是两斤吧。”

    “两斤哪里够,这些都是我娘让我送过来的,你都收着。”

    李平武一股脑把一个肥料袋子塞她手里,她打开一看,上面一大包红薯粉,看着至少有四五斤,下面装着几斤红薯。

    陈晓燕大方一笑:“你千万别客气,你的奶粉票帮了我家大忙了。奶粉和米粥混着喂,我儿子现在长得可壮实了。”

    云端笑着道:“那真是好事。”

    李平武家太厚道了,云端不好意思占他便宜,去屋里又给他拿了张奶粉票。

    李平武坚决不要。

    “拿着吧,我们住在县城里,想给孩子喝奶还能定鲜奶,奶粉票也用不着。”

    李平武这才接过奶粉票,不好意思地说:“我们是来送东西的,没想到又占了你的便宜。我现在在金水市的自行车厂当临时工,我媳妇儿是正式工,以后有用得上我们的地方,尽快来找我。”

    云端眉毛一下扬起来了:“自行车厂?你们厂的待遇不错吧。”

    李平武挠挠头:“我是临时工,待遇一般,正式工待遇好,各种票也多,逢年过节的时候还有额外的福利。”

    “那感情好。你们有票有钱,买粮食方便吗?”

    陈晓燕摇摇头:“不太方便,除了每个月的口粮,要想额外吃点细粮,可真不容易。城里工人多,拿着钱和票也换不来肉蛋细粮这些金贵的。”

    云端轻声一笑:“城里就是这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