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新一辈: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八十年代新一辈》 90-100(第9/15页)

吵了两次架,马良吵不过自家媳妇,又被媳妇警告着,就不敢在她面前说秦今朝的坏话了,今天高兴,喝了点酒,却又没忍住。

    赵桂莲走过去一把夺过丈夫手里头的酒杯,说:“可别拿你和秦厂长比,人家出面,能从银行借出来二百万,你有吗?双氧水厂还没开起来,你就料定还不起贷款了?你可真能,你这么能断,咋不去大桥底下给人算命去!”

    酒杯被抢,马良面子上过不去,又被媳妇言语一激,顿时火气就直往脑门子上冒,但他瞧着媳妇一脸生气的样子,火气顿时被浇灭不少,说:“我才不去跟银行借贷款,有这二百万,我发给职工不好吗!还办啥双氧水厂?”

    赵桂莲冷笑,说:“要是你这样的当了厂领导,海州厂早就散摊子了!我说你这人,就是不讲良心,咱们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都是谁的功劳?人都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我看你是上了房就抽梯子!”

    马良一听这话,有些气虚,但还是梗着脖子说:“我能住上这房子是因为我运气好,抽签抽到了!”

    赵桂莲:“要没有秦厂长批钱,办手续盖好这些楼房,你运气好顶个屁用!”

    马良平时在外面也算是挺能白话的,但在赵桂莲面前就总是气虚,虽然装出个怀才不遇的样子,但真是的自己几斤几两,他心里头清楚,赵桂莲也清楚,有些牛,能跟外人吹,在最熟悉他的人面前,却是吹不起来的。

    马良哑口,半天才回了一句,说:“就算他之前做的都是好事,可办双氧水厂,我觉得就是瞎折腾!”

    赵桂莲白他一眼,说:“秦今朝之前给海州厂做了那么多的好事,就因为跟银行借了二百万的贷款,有可能因此少发些给大家伙的福利,你们这些人就背后说他坏话?”

    马良:“这事儿还小吗?那个什么双氧水厂能不能办起来,办起来之后咋样还不好说,可福利却是实打实的,给发得少了,大家能不说他坏话吗?”

    赵桂莲:“那我问你,秦厂长来之前,大家伙一年发多少福利,他来了之后,一年又发多少福利?”

    马良再一次哑口,说:“是,我也知道,秦今朝来了之后,大家伙的日子好过了许多,福利也发得更多了,所以我说啊,现在的日子这么好,何必要折腾呢,又是借贷款,又是办双氧水厂的,受累不讨好!”

    赵桂莲听得心里头这个气啊,却也知道,马良的想法正是海州厂很多职工的想法,她缓了缓气说:“秦厂长要是和你们的想法一样,海州厂混不了几年就得关张!”

    她这个级别,很少能了解到关于厂里的大方向、规划性的东西,何嫚有林玉峰这个当车间主任的丈夫,了解的更多些,她从何嫚那里知道了不少,但也是一知半解的,但并不影响她明白秦今朝这是在为海州厂的长远发展做的规划。

    在马良面前,便有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俯视态度,教训起马良来,愈加理直气壮。

    “要都是你这样想,老书记还办什么大化厂,守着个小化肥厂过日子就算了!我看你就是小农思想,山猪吃不了细糠!秦厂长办的哪一件事儿不是为着海州厂长远考虑?”

    她掰着手指头,如数家珍般,一一列举秦今朝自从1979年9月份来到海州厂后,给海州厂办的大事儿。

    这些事情都是实打实的,几乎都是靠着秦今朝自己个人能力完成的,便是马良想睁着眼睛说胡说,也无法反驳。

    听着听着,他头垂得越来越低,不细数不知道,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秦今朝竟然办了这么多事儿!联想到以前的海州厂,再想想现在的,他不得不在心里头承认,秦今朝确实了不起!

    “……别的不说,就说海州市纺织厂,在咱们大化厂开起来之前,那可是整个海州县最好的工厂,谁要是能去纺织厂上班,能让人羡慕死!可是现在呢?我听说欠了好几个月的工资没发,还是他们厂的厂长求到咱们厂这里,买了他们积压的纺织品,才有钱给工人发工资的!我琢磨着,要是秦厂长没来咱们厂,做了这么些的个事儿,咱们厂早晚也得跟纺织厂似的!纺织厂这回把工资发了,以后还不定怎么着呢!”

    两人不约而同地想起了海州厂那次因着天然气突然供应不上,差点停工的那次。当时这些信息工人们并不知道,事后,等生产恢复正常后,才听说了原因。

    工人之中,很多人都觉无所谓,认定海州厂不会出事儿,认为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国家不会不管他们这二千来号的工人,有种事不关己的态度。

    可是等到纺织厂出了这次的事情,大家才恍然间有了些感同身受之感,原来堂堂国营大厂也有可能发不出来工资,端上了铁饭碗的职工,也有失去吃饭家伙的风险。

    “要是以后,天然气真的供应不上来了,海州厂还有双氧水工厂,大家还能有口饭吃!咱家孩子以后也能有个班上!”赵桂莲说着,又用手指头点着自家男人,说:“你们这些人,不去夸奖秦厂长也就算了,背后还骂他,你们就是没良心!”

    被媳妇这么骂着,马良倒是也不生气,只是用惊讶的目光看着赵桂莲,问:“你啥时候懂这老些了?”

    第96章

    赵桂莲没少去参加吴兆仙组织的课程, 有文化课程,有技能课程,还有就是单纯的座谈会。

    大家围坐在一起, 每人面前都放着茶水、花生、瓜子、糖块之类的吃食, 有厂里的, 或者外聘的一些妇女干部跟大家讲话,不是照本宣科那种,而是跟日常聊天似的, 每期一个主题,聊聊自己针对于这个主题的看法、想法什么的。

    比如本周二晚上就举办过一次座谈会, 主题是《谈一谈孝道》。大家也可以畅所欲言,有些观念,大家要是觉得不对了,就可以站起来反驳。

    赵桂莲也大胆地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赢得一阵阵掌声, 虽然有人站起来驳斥她,但也都是善意的, 气氛和平而友好。

    去的次数多了,赵桂莲觉得自己的脑子比以前清楚了, 想问题也更容易想明白。以前总觉得马良有些话说得不对,但又不知道该怎么驳斥他,但现在,却能够驳得他哑口无言。

    她看着马良的样子,心中得意,扬了扬下巴, 说:“但凡有点脑子的, 都能懂的好吧。你就是脑子不好使, 用笨方法想,秦厂长借几百万的贷款,得承担多大的责任?要是换了以前那个姓梅的书记--别说姓梅的了,就是沙厂长也不敢担这么大的干系!这些钱一分钱又落不到自己的口袋里,秦厂长是为了啥?你们这些人啊,就是一点长远目光都没有!赶上秦厂长这样的老领导,你就心里头偷着乐吧!”

    这话说得咄咄逼人,但细琢磨下来,却很是这个道理。马良张了张嘴巴,不知道说什么,又不想被赵桂莲给压下去,最后只是说,“反正,反正,我还是觉着借贷款这事不靠谱,这不是寅吃卯粮嘛!”

    这么说着,马良又觉得自己有道理了,说:“对,就是寅吃卯粮,充大个,咱们中国人讲究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儿,自来,我就没听说过借钱开厂子的!每个月还得还利息,你说说,这不是瞎闹是啥?”

    赵桂莲哼了一声,说:“合着你没听说过的事儿,就是瞎闹呗?我看啊,吴主任说得没错,有些人啊,就是井底之蛙,鼠目寸光,只看得见头顶上的一小片天空,还自以为是!人啊,就得多学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