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商户子,走官途》 50-60(第5/23页)
那你别沾,侯府来。”
记恩点首:“好。”
“接下来就该等了。”云崇青双手托腮:“明亲王和皇后捧的人,定是经千挑万选,肯定不会叫咱们失望。”
这日用完午膳,休息了会,莫大山便有意让学生陪着去黄三书斋瞧瞧:“当年在京,为师是隔三差五就去一趟。三十余年了,那回与侯爷经过城西,从那路过,看门头,竟还是过去那般模样。”
“早听闻黄三书斋藏书颇丰又杂,今儿有师父领着,学生正好摸摸门。”云崇青叫了愈舒:“你要一道吗?”
温愈舒倒是想,但笑看了眼先生,这回就算了:“下次你领我去。”
“好。”
师徒乘马车,从东城到西城用了一个时辰。秋高气爽的,进出黄三书斋人还不少。莫大山戴了帷帽走在前,云崇青落后半步。入了书斋,浸在陈旧的书味里。门口柜台后的店家正打着盹,也不怕谁偷书。
两人走到最里,从第一列书架看起。屋里静悄悄的,除了翻书页的声,偶有一两声咳。云崇青抽了本志怪,翻了两页又放回去,跟上老师。
连走过两列,莫大山没停步,神色中有伤情。眼不眨地扫过那一本本书,走到墙角目光定住。那是一本足一寸厚的《辞集》,已发黄,可见岁月。嘴里泛苦,垂在身侧的手慢慢收紧,迟疑久久,他还是抬起去拿。
就在指快触及时,旁边横来一只老手。两人几乎是同时碰上《辞集》,一顿后扭头相望。一旁的云崇青诧异:“钱老?”
钱坪此刻可没心思理他,老眼盯着莫大山,唇颤抖着张开,似想言语,却终还是闭上了。收回手,将《辞集》让出,这才看向两步外的云崇青。
原来这孩子是他的学生。樊仲,樊伯远还活着。他钱坪没看错人,谷晟十二年南泞陈家案果然存不平。都能把四品大理寺右少卿弄没了,背后势力滔天啊!
莫大山拿下《辞集》,这册书是谷晟元年,他与钱坪、许多材几人一同修编的。
作者有话说:
有点卡文,今天就先写到这,作者君理理思路,明天咱们继续。
? 第 53 章
相顾无言, 云崇青弯唇笑之,拱礼一拜。钱坪哀叹,目光回到那本《辞集》上, 满满回忆, 再看樊伯远,心中堵闷。人没死, 他该高兴的,可残容、断掌…与记忆中那个俊朗内敛的男子实在不合。
樊伯远, 该是意气风发的探花郎, 是行事周全的体面人, 也是办案凌厉的樊大人。可如今…钱坪意难平, 双手背到后, 转身离开,未到相识时。只走出没几步,又突然回头,一把夺过樊仲捧着的《辞集》。
这本《辞集》还是他带走吧。樊伯远要买就买建和九年修正的那册。
莫大山目送仍然古怪的钱坪, 眼里有暖。因着崇青,盯着他这残士的人也不少。这册《辞集》他确是买不得。
“老师。”云崇青抽了一本新修的《辞集》奉上。
莫大山拿过翻看,新修的跟他们编的那册,大同小异。
除了钱坪,他们之后没遇着哪个熟人。在黄三书斋留了一个时辰余,买了六本书,师徒离开。半刻后, 冠文毅的幕僚伯仲, 摇着羽扇到。进了书斋, 羽扇点了点柜台。
“黄芪, 最近有收着什么好书吗?”
掌柜的过了困劲儿, 精神正好:“有,不过您来晚了。那册谷晟元年修的《辞集》才被人买走。”
谷晟元年…伯仲一顿,急问:“谁买走的?”
“钱大人,东阁大学士。”掌柜得意:“我这的老客了。也是巧,那册他修的《辞集》我今早才摆上书架,就被他老给逮着了。”
原来是钱坪,伯仲的急色退去了:“还有别的吗?”
“就那一本,没第二本了,新修的有…”
他问的不是《辞集》,伯仲没耐心听黄芪扯,自己看去。
“哎…”黄芪见他头也不回,不禁嘀咕:“新修的怎么了?大名鼎鼎的状元郎买的就是新修的。”想求谷晟元年那册哪那么容易,主修三人,都没了两了。
次日云崇青上值不久,钱坪来到翰林院。瞧着气色,昨个应该没休息好。他像往常一样,先看了各人书稿,有不足的地方指点一二。之后却没走,里外溜达,闹得翰林苑里寂静无声。临近午时,终于停止溜达了,叫了云崇青到大学士书室。
同在黄三书斋一般,二人相顾无言。钱坪满腹话要问,却不知该怎么开口。他不问,云崇青也不打算说。
隔了足有百息,钱坪丧气:“你老师…很好。”当年樊仲在南泞不见时,他人微言轻,想向上表意也达不到圣前。如今可以了,他想力所能及内拉扯同科一把,不为全他们初入仕时一起修书的情谊,只为樊伯远。
“学生知道。”相处十二年,云崇青对此深表认同。
钱坪沉凝几息,道:“从明日起,你与苗晖、常俊鑫除了修书,还要轮流着进宫,为皇上讲经义,起草诏书等。”
这云崇青倒不意外:“是。”
书室里又来一拨沉静。别的钱坪不想多问了:“你老师受了不少苦吧?”
“是,但学生相信日月昭昭,终有甘来时。”
钱坪重重点了两下头:“对。”不洗脱诬陷,不下九泉不见阎王。“代我向你老师转达一句,我在太和殿等他归来。”
回到藏书室,云崇青顶着两好友好奇的目光,慢条条来到自己的位坐下:“别看了,明天起我们三人轮流进宫。”
就说了这个,常俊鑫不信。钱老在翰林院晃荡老半天了,这点事用得着犹犹豫豫吗?
苗晖没追问:“那今儿咱们多修百字。”
“好。”常俊鑫支持。
乾雍殿、南书房行走,真的不似想象的那般,可以说很枯燥。但即便枯燥,也不可有丝毫放松。皇上与大臣们议政,负责记要的小臣不能遗漏半点。难得起草诏书,紧张远胜会试科考,气轻手稳,一笔落错,以后就不用来了。
说皇上会问小臣思想?如云崇青这般的,行走乾雍殿、南书房几回,也就得与皇帝说上两句话。大多时候,他就是个摆设。
秋雨纷纷打屋檐,乾雍殿里俯首站着十六位大臣,却死寂一片。殿侧书案后的云崇青提着笔,静候言语。今夏没闹水灾,皇帝这才快意,泊林那倭寇就猖獗了。昨天的密信抵京,半月前倭寇趁夜上岸,洗劫了海山岛。
泊林总兵姚成瞒而不报。
“说啊…怎么一个个都不说话了?”皇帝脸铁青。
“臣等罪该万死,皇上息怒。”
嘭一声,皇帝一掌拍在龙案上:“朕怎么息怒?俞不渝、莫来英你二人来说朕该怎么息怒?”
吏部尚书俞不渝、兵部尚书莫来英叩首不语。现在已非追究姚成是谁推举的了,得赶紧想法子驱倭寇。只…沐晨彬南下了。
皇帝气极,沐晨彬是他召回的,但姚成…海山岛一直有驻军,为什么会被撤?天高皇帝远是吗?姚成罪该万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