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末世有点绿: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她的末世有点绿》 60-70(第6/26页)

其她人也并没有被忘记,军方和救援队会护送她们去做工。

    流水线不重要了,干净体面休闲的生活也不重要了,成千上万的人一齐去推动那巨大的转轮,每个人都是发电机里的一个光荣的燃命推动器。

    好歹,工作场合是在深深的地下,远比地上要凉爽舒适。

    没人会抽得开心思去想哪里来的转轮装置,地下的这一切又是什么时候建筑的。

    地上室内外的保暖设施、供暖设备、衣物选择等都围绕着寒冷展开,而现在,尤其是体弱多病者、老人和儿童,这些难以参与劳作的人们,立刻面临严重的健康问题。

    脱水、中暑、和呼吸困难成为了常见症状。医院和医疗站的原先用作太平间的地方,如今成了人满为患的急救室。

    即便如此,冷藏和冷冻设备也频频出故障,食物储存成为难题,蔬菜、水果和肉类的供应量骤减。合成肉和人工营养剂这些曾经少有的能够消费得起的主要蛋白质来源,产量也大跌。

    只有虫子,还有各式昆虫粉,才能满足人们的饮食需求。

    一个月过去,终于,在军部的严密治安管理以及充作精神慰藉的军方对于现状的良好预测下,基地秩序依旧,迅速组建出新的生存日常。

    科研楼内,晚凉应约在这里帮忙一切可以做的事。

    比如,潮湿闷热的天气里最适合种蘑菇。

    第63章 种蘑菇的大姑娘

    大升温后,原本依赖于粮仓以及不断减产的粮食和传统作物的基地终于爆发食物危机。昆虫可以成为主食,不够丰富的饮食迟早会让足够压抑且缺乏娱乐的基地产生新的动乱。

    想尽办法产出新的农副产品,一直都是科研所的一个重要课题。

    安城本身就有着中部最顶尖的科研团队,还收容了不少新鲜力量,要怎么做,能怎么做,她们有的是点子。

    可就是做不出成果。

    土壤酸碱度没问题,养分和结构也没问题,作物本身更没问题——外界环境再怎么艰难,在大棚和实验室里模拟出最合适的环境还是很轻松的。

    直到军部推荐了一位年轻的农学专家过来,每次她只是独自在育种育苗室里待一段时间,或者在土壤基地操作一番,一下子就治好了所有毛病。

    真神了嘿!

    研究所的几位老教授甚至偷偷想去翻看她的实验记录,未遂,毕竟人家可是军部的重要人物,机密中的机密。

    而“农学专家”晚凉现在正在蘑菇室里取样来分析。

    一个人独享所有仪器、做任何喜欢的实验的感觉太爽了!

    哼着歌,晚凉熟练地把金属探针插进一团黏糊糊的烂肉里,检查腐烂和发酵的情况。

    这是经过多项消杀处理后的丧尸肉。

    毕竟,安城基地别的什么都在缺,唯独这些被大量捕捉、研究、实验的丧尸多得不得了。

    现在野外游荡的普通1级丧尸几乎已经绝迹,如此离谱的高温且潮湿的环境,让这些在零下40度的天气里冷冻再解冻的行尸走肉们迅速烂成一滩脓水,流进地里——当然,“进化完全”的动物丧尸除外。

    反而是基地里的1级丧尸们都好好地保存了下来,可惜却失去了研究的价值,只求废物利用就好。

    景丽想拉拢晚凉做事确实诚心,升温后没多久就把许多基地的秘密文件分享给了她,尤其是丧尸研究这一大类,简直看得晚凉直皱眉头。

    安城基地把丧尸利用得骨头都不剩,病毒和疫苗研究不说,现在普通居民手动推动的发电机以前是设了诱饵、破译了普通丧尸脑电波来控制它们操作的,甚至之前极其廉价的培育肉就是消杀后再处理的丧尸肉糜和着粘合剂、鲜肉粉等调和出来的,根本不是寻常意义上的取细胞再培育的肉。

    看完所有密档,晚凉*恨不得刷舌头。虽然只吃了一次,那也是吃了!而且她很难不因此而怀疑整个安城的食品安全问题…

    “安城原本的人口上千万,再加上许多接收的难民以及对于中央和其它基地的物资救助,你知道消耗的资源有多么巨大吗?有的吃已经很不错了。”景丽满不在乎道。

    “你们这些人倒是好吃好喝在吃‘正常’的食物。”晚凉冷笑。

    “晚凉妹妹,就算不是末世,你以为我们吃的食物就不是特供的吗?”景丽好笑道。看穿了晚凉的无语和不想理她,索性一转办公椅,留个后脑勺给晚凉。

    有一点景丽说的倒也是没错,以目前的情形来看,有的吃就不错了。

    那么晚凉觉得,直接吃丧尸肉多少还是违背伦理,用它来作为养分多少会好很多。毕竟,任何从任何土壤里长出来的东西,本质上大多数的养分都来自于腐殖质。

    已经在其它作物领域做出奇迹贡献的晚凉于是建议,减产培育肉,而用它来种植作物。

    仅仅是用作肥料的话,周期长且很是浪费;用作蘑菇的培育基质,倒是很完美。

    蘑菇的口感可以媲美肉类,营养价值也很高。

    很快这一项蘑菇计划就开始实行。

    军部和研究所直接把先前关押1级丧尸的场所改造成控温控室的地下大棚,温度控制在20到25度之间,而湿度保持在85%到95%之间。除此之外,为了培育能够适应室外环境的蘑菇品种,研究所也设置不同的温、湿梯度来筛选和培育蘑菇。

    现有的温控设备并不适合这种需求,在新的设备借调来和生产出来之前,空气动力学专家和建筑师带着工程兵们,改造建筑结构,通过空气传导将大棚内温度降低到适合蘑菇生长的范围。

    环境造好了,接下来就是对于丧尸的处理。

    丧尸们被赶到一个封闭的集中处理区,通过高温消毒和化学试剂喷洒,彻底消除丧尸体内可能携带的病菌和病毒。

    高温过程需要将丧尸加热到至少100度,且保持至少30分钟,才足以杀死绝大多数的病原体。即便如此,还是要用基地实验室研发出来的多种常用的抗菌喷雾,对丧尸进行二次处理,确保彻底无害。

    最后,处理好的丧尸残骸被绞碎,并与切碎的秸秆、木屑、和腐叶混合,这样,腐殖质基地就完成了。

    对于蘑菇的选择可以很多样,晚凉忍不住发动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选择了几种适合生长在相对高温和潮湿环境下的菌类——同时也是她最喜欢吃的几种蘑菇。

    主要是:能够快速生长且具有较强适应性的金针菇,抗病能力强生长周期短的平菇,虽然娇气些却是花国人最爱的香菇。

    照例,正式种植前要先选种和培育。晚凉没有接受研究所发来的助手,而是独自工作。一方面,用笔记本水灌溉可以增强菌丝的生存能力,另一方面,晚凉感觉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去做这些曾经是日常的事情了。

    只是戴上眼镜和口罩,坐在那里安安静静地忙一整天,十分安宁和平静。

    整个育种室都被彻底消杀过,晚凉还是颇有仪式感地拿着一把小型的消毒喷壶,逐一喷洒每一寸地面和架子。

    而后终于坐下在显微镜里对着这些菌种进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