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一日还-时间循环》 160-170(第10/12页)
,沈乘月理解他的谨慎。倒是排在她身后目睹了全程的一位书生有些为她抱不平:“少个人应试,便是少了个竞争对手,眼睁睁看见你袋子落下的可不止一位,难得有个好心人愿意帮忙,她若想害你,不理会那袋子便是,何必多此一举?”
会试选出来的贡士其实并没有固定人数,不过下一级的进士就不一样了,一甲状元榜眼探花就三个位置,二甲嘛,大楚历年来也不超过五十人,其余的便要到三甲了。二甲乃进士出身,三甲可就是同进士了,多一个字,官途起点就差了些。
那人讪讪点头,又对沈乘月道了遍谢。
她摇了摇头:“不必如此,举手之劳而已。”
那人离开后,为沈乘月说话的书生又忍不住与她搭了句话:“吾见姑娘既非自信亦非紧张,无喜亦无忧,不知是何缘故?”
在人群中,沈乘月的平静面孔的确略显特别,她没好意思说自己考不上也有官做,那未免显得太爱炫耀卖弄了些,只好笑了笑:“我紧张时就是面无表情的。”
“不像,”书生仔细看看她,又摇了摇头,“依我看,倒像是十分内敛的沉着,姑娘年纪轻轻,如何修炼出这般喜怒不形于色的本事?”
沈乘月微怔,大概确实是人生中见得多了,经历过大悲大怒,如今不曾刻意内敛,竟已是习惯使然,她摇了摇头:“我其实也算不上年纪轻轻了。”
书生笑着自我介绍:“我叫陆远,若是有幸同期中了进士,咱们互相照应些。”
“一定。”
门口的场官认出沈乘月,有些惊讶,待要上前行礼,被她及时注意到,摇了摇头,示意不必。
会试共持续九天,沈乘月提前向皇帝告了假,又安排好了户部要务,就专心投身于此。
她并不紧张,大楚会试每隔三年一次,每次约录用五百余人,她觉得其中总该有自己一席之地。她带着如此轻松的心思参与,反而效果很好,才思敏捷,笔下挥毫而就。
会试结果公布后,她果然榜上有名。
这就是进了殿试,殿试将在皇宫中进行,由皇帝亲自参与出题并阅卷。
那也不是什么难事,她在循环里当过三皇子的幕僚,再加上做官时了解过他的政见,对他的偏好也算有所知悉。
只是这一次她并不打算投其所好,她只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对于名次倒也没有特别看重。
沈乘月一边做官一边科举,眼看竟也走到最后这一步了。其实成了户部实际掌权者以后,已经没有人再督促她往前走了,但事情既然有始不如也让它有终。
第169章 第169章殿试
殿试之时,众考生是第一次进入皇宫,颇有些兴奋地四处打量,引路的太监也笑着沿路给他们介绍四周的殿宇,告诉他们哪边是御书房,哪边是金銮殿。
众人都有些受宠若惊,不料宫里的人竟如此和善。
他们跟着太监所指遥望殿宇,沈乘月也跟着扭头去看,仿佛第一次来观光似的,太监也不知沈大人这是在看些什么,但介绍起来更卖力了。
宫中人并未表现出对她的熟识,面上将她与其他考生一视同仁。在科考当中,沈乘月用的并非名,而是字,她的字是及笄时取的,压根就没怎么用过,知道的人不多,其他考生倒也没有把她与沈侍郎对上号。
殿试在金銮殿前举行,能走到这一步的都不算普通人,学识是千里挑一的拔尖,但做官考的大概不只是学识,还有心境。此时面对帝王威仪,有人专心答卷,却也有人被影响得有些紧张。
待殿试结束,亦是有人开怀,有人懊恼。皇帝说了几句勉励的话,就请他们离宫等待结果。
为示公平,殿试的题目由皇帝本人在殿试开始时方才吐露,免去了透题的可能。考生答卷后,通通糊名弥封,由誊录官一一誊录,才会送到主考官和皇帝面前,由他们阅卷。
别说姓甚名谁,就连笔迹上都看不出端倪,从根本上杜绝了一切作弊的可能。这些措施,也是防备着万一沈乘月高中,民间会有人猜测是官场上的同僚给她通融了一二。
沈乘月在宫门口碰到了陆远,他正和几个朋友站在一起聊着什么,看到她,咧嘴一笑,招呼道:“姑娘,科举终于结束了,我们要去京里好生逛逛,喝上几杯,你要不要一起?”
“好啊,”沈乘月也想和同期考生搞好关系,给户部拉拢些人才,自然点头应下,“对京城诸般美食,就没有人比我更熟悉了,今日就由我来做这个东道如何?”
“那可劳你破费了!”几个年轻人嘻嘻哈哈地就凑了过来,无论结果如何,殿试后大家都卸下了重担,拿出了几分正合年纪的活泼来。
于是沈乘月当先带路,领着他们东市买烧烤,西市饮美酒,南市吃暖锅,北市买肉羹。
她常去的几家铺子老板都记得她这位熟客,她向来出手大方,又不吝于对食物的赞美,老板都挺喜欢她,看到她带人来,自然是好生招待,还赠了几道酒菜。更别提其中被她盘下的两家铺子对她有多热情。
走在街上,都有卖糖霜山楂的小贩叫住她,笑着给她递过来一包梨丝山楂,说是刚弄出来的新品,请她尝尝。
“沈姑娘,”几人讶然,“你看起来人缘真不错啊。”
沈乘月笑笑:“只是常来罢了,我常去山楂摊子上买吃食哄妹妹,摊主就记住我了。”
几人听了,只当她这妹妹年纪不大,也没多想。
一行人笑闹了一整日,沈乘月的确如她所说,对京城再熟悉不过,几人跟着她吃的玩的都是绝佳体验。一直到入夜,众人还舍不得散去,聚在酒楼楼顶喝酒。年轻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抒发着对未来的畅想。
有人实际些,说想进清贵的翰林院,有人爱幻想,说想进内阁。大家都笑起来,说他想得太远,他立刻反驳,说反正是畅想,还不能畅想得高远一些吗?
“去户部吧,户部好。”沈乘月趁机给大家灌输。
有人点头应声:“是了,我也听过户部近年发展最好,都快能与吏部叫板,争一争那六部之首的位子了。”
“对,是因为那个海外贸易,”有人附和着,“带回了大量的真金白银,还给百姓创造了大量的职位。我还准备过这方面的文章呢,不过这次科举里没碰到。”
“要是能进户部就好了,不过我听说那里现在可不好进,有个什么郡王想把儿子塞进去,都被拒了。”
沈乘月解释:“户部现在以才取士,不收废物。”
“你可真敢说,居然说郡王的儿子是废物。”众人笑成一团。
陆远对她做了个闭嘴的手势:“放心,这话我们绝不外传,保证守口如瓶。”
“还有哪个司部最好?”有人问。
一行人当中,陆远曾是乡试解元,其他几人在刚刚结束的会试中也都在前几十名,值得拉拢,沈乘月很想继续给他们灌输只有户部最好的观念,但想了想,对年轻人还是厚道了些,给自己斟了杯酒,把朝中势力分布、权力划分全部细细道来。会试结果公布后,众人的文章也对外公布,她一一拜读过,对他们各自适合什么位置也有推荐,可谓贴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