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快穿之炮灰在小世界终老》 130-140(第12/17页)
,府里苏格格生了个儿子后高兴的提笔在宣纸上写下璋字:“璋者,玉器也,希望这孩子将来能像你一样聪明、勇敢。”
弘历恭敬地谢恩,从养心殿出来,弘历直奔景仁宫,熹贵妃听到自己赏赐的格格苏氏生了个大胖儿子,孩子被雍正赐名永璋,高兴的合不拢嘴。
连声吩咐身边的几个宫女、嬷嬷开她的私库,绫罗绸缎、珠宝首饰赏了一堆。弘历也跟着凑趣,夸她眼光好,会调教人。
熹贵妃欢喜的都想把永璋抱到她宫里养了,弘历给拦了,他虽然也喜欢胖乎乎、肥嘟嘟的三儿子,但他更爱重的是富察氏生的嫡子永琏。
所以哪怕他再孝顺,也不可能把永璋抱到景仁宫抚养。他不能让永璋威胁到永琏,人的心都是偏的,他额娘也不例外。
他心里非常清楚,他额娘出身低,对于出身高贵的富察氏向来是不喜的,连带着对永琏也很一般。如果她养了永璋,以后难保不会出现圣祖爷时的九龙夺嫡惨剧。
呼呼大睡的苏曼可不知道自家刚出生的小胖子差点儿就被熹贵妃抱养走了。吃了复元丹后的苏曼坐不坐月子其实已经无所谓了,她倒是想下地走走,无奈冬雪和冬梅这俩丫鬟不让。
无奈的她只能躺在床上,逗逗孩子,听听八卦了。
雍正的身体已经油尽灯枯,他现在完全就是放心不下硬撑着,虽然遗憾自己只当了十三年皇帝就要去见祖宗了,但回想起自己的一生,可以很骄傲的说为了大清鞠躬尽瘁。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一日,雍正身体不适,向来勤政的他没有停下来歇息,而是面色如常那般继续批阅奏章。
二十二日,雍正身体越发虚弱,这时他已经有预感,这次自己是真的熬不过去了。
召诸王、内大臣及大学士至寝宫,满蒙汉三位大臣去正大光明殿后取了立储诏书,当着众臣的面亲自传位于四子弘历,后于二十三日子时龙驭宾天。
雍正的葬礼上,接班人弘历哭得死去活来,将孝子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场的官员看了无不动容落泪。
为了向世人展示他的孝顺,他无数次挣扎跳跃,拦着不让人盖上棺材。
从头一天夜半到第二天日暮,皇上哀恸深切,哭不停声,一整天水浆不进,群臣伏地环跪,恳请皇上节哀。
为了坐实自己哄堂大孝子的身份,弘历宣布为雍正皇帝守孝三年,皇太后和朝臣都来劝,他顺水推舟改成守心孝,最后改成守孝27天。
雍正十三年九月初三,宝亲王弘历继皇帝位,年号为乾隆。尊钮祜禄氏为皇太后。
乾隆帝登基的第三天下旨将雍正非常信任的道士张太虚、王定乾等人赶出了皇宫,并发布了一道弄巧成拙的谕旨,彻底坐实了雍正迷信道士,服用丹药的传言。
二十四日,刚继位不到一个月的弘历下旨册封嫡福晋富察氏为皇后,入住长春宫。
跟富察氏同一天册封的还有侧福晋高氏,无子封贵妃,入住离养心殿最近的永寿宫。
册封当日,弘历还下旨将她母家由内务府包衣抬入镶黄旗,自此包衣高氏为镶黄旗高佳氏。由此可见高氏的盛宠。
至于乾邸其余诸人的册封,不但姗姗来迟,还格外敷衍。苏曼封纯妃,入住离御花园较近的储秀宫。
储秀宫离皇宫事故高发地御花园很近,李玉传过来的消息,把苏曼安置在储秀宫是富察皇后的建议。
说是苏曼生了永璋后一直身体不好,住在储秀宫,天气好的时候多在御花园里走动走动,心情好了,身体自然也就好了。
苏曼对于住哪无不可,储秀宫寓意不错,属于东六宫,离长春宫近,早上请安方便。
侧福晋乌拉那拉氏册封为娴妃,册封圣旨排在苏曼之后也就算了,就连入住的宫殿都是离养心殿较远的永和宫,坐实了她不得乾隆帝喜爱的传闻。
不少人猜测这是乾隆帝为了贵妃高佳氏故意打压娴妃,毕竟她们两个同样无子,同样是先帝钦封的侧福晋。
一个封贵妃,住的是离养心殿的最近的永寿宫,另一个则封妃,入住的宫殿是离养心殿较远的永和宫。
乾邸老人儿里,仔细算算,好像除了乌拉那拉氏,被封一宫主位的基本都住在西六宫。
储秀宫始建于明永乐年间,顺治、康熙年间进行过多次修缮,正殿是三明两暗五间的结构,西内正间与卧室相连,东间临南靠窗户有一条炕,此间为亮堂,坐在炕东头,朝着临南的窗户往外看,储秀宫的景色一目了然。
后世去故宫游玩,储秀宫是必去的一座宫殿,也是紫禁城里最奢华的一座宫殿。慈禧太后五十大寿时曾耗费用万两白银对它进行装修。
如今的储秀宫虽比不上慈禧太后修缮后的奢华,但其宫殿设计精巧、典雅秀丽,在东西六宫里也算是不错的宫殿之一。
要说封妃有什么好处,那就是住的地方大了,宫里侍候的宫女、太监和嬷嬷也更多了。生了永璋后,苏曼身边的冬梅就成了永璋身边的管事大宫女。
搬进储秀宫后,苏曼先把宫里上上下下的下人梳理了一番,但凡是她宫里的奴才,忠心符是必须要种的。
冬雪继续管着她房里的事,内务府派过来的两个嬷嬷也都堪大用,王贵儿水涨船高成了储秀宫的管事太监,手底下管着十来号人呢。
他现在跟李玉好的都快穿一条裤子了,托他结拜大哥李玉的福,宫里大事小情就没有他不知道的,是储秀宫的包打听。
忙了几天,各宫都安置好之后,长春宫恢复了请安。第二天一大早,苏曼就被丫鬟给叫起来了。给她梳妆的是冬雪带出来的徒弟春雨,简单的小把子头,浅色系的旗装,配上精致的绒花,衬得她倒是有股子缥缈出尘的味道。
富察氏虽然出身名门,却十分节俭,平日里打扮不爱穿金戴银,乾隆没少夸赞她。当家主母都那么节俭,苏曼她们这些妾室当然也要紧跟在她的步伐,把金银珠宝首饰换成漂亮的绒花。
不知道别人怎么想的,反正苏曼是能接受,甚至欣然接受。那些绒花精致又漂亮,后世可是入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那些非遗手作绒花,动辄都要上千甚至数千块。那种就已经非常漂亮了,没想到内务府的工匠做出来的绒花更漂亮、更精致。
绒花不但好看,重量还轻,满头珠宝首饰好看是好看了,可一天下来,啥都不干光顶着那满头珠翠就能把人给累崩溃了。
苏曼穿不惯花盆底,那玩意儿感觉比高跟鞋还要反人类。这鞋前后都没有支点,走起路来要格外的小心翼翼。这也是后宫嫔妃穿上花盆底走路时,都爱扶着宫女或太监的原因,怕摔倒啊。
苏曼的花盆底都是特制的,鞋跟很低,这样走起路来,不那么难受。满人对花盆底的观念是越华丽越好、越精美越好。
鞋的款式多种多样,装饰也是各有千秋。有镶嵌精美艳丽的珠串,有的绣上各种寓意好、象征着吉祥的图案,如凤凰、牡丹等。面料素净、没有装饰的花盆底,是默认参加丧礼时才会穿的。
用完早膳,苏曼扶着春杏的手,慢悠悠地往长春宫走,请安可是个力气活,饿着肚子怎么看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