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快穿之炮灰在小世界终老》 70-80(第8/18页)
他这两年炒股、囤蒜,挣了一些,要不然也不会为了跟我断绝关系,给这么一笔钱。
现在不过是物归原主罢了,往后有您和爸爸养我,这钱,我拿着也没用,还不安全。
妈,您听我说完,大哥总住在大嫂娘家也不是长久之计。趁着京市现在的房子价格还不太贵,给他买一套房子吧。
我将来也要去京市上大学,到时候,您和爸也退休了,咱一起去京市也有地方住了不是吗?”
“那不成,这钱妈给你存着,你哥买房,让他慢慢攒钱去……”
“等我哥把钱攒够了,京市的房子早就贵得买不起了。那网上就分析了,说以后房子会越来越贵。还列出了这几年房价的走势图,年年都在涨。
尤其是京市的房子,涨得可吓人了。咱还是赶紧买吧,大宝明年也要上小学了,听说现在城市的小学都是划片招生,想进好学校,就要有学区房。
没房子,读小学很困难的。买吧,趁着这个时候还能买得起。您也不想让大哥总在大嫂面前低一头吧?”
儿子谈了个京市本地的儿媳妇,他们家却没有能力给小两口在京市买一套房子。以至于他们结婚后,一直借住在儿媳妇娘家,这已经成了她的一块心病。
可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她就是砸锅卖铁也没能力拿出几十万给他买房。
苏曼看她一直犹豫,直接给苏元打了个电话。经上回之后,苏元不但自己买了手机,还给父亲苏洪军也买了一部,说是来回联系方便。
“喂,大哥,现在京市的房价多少钱一平啊?如果你和大嫂买房,打算买哪里?附近有小学初中,离嫂子单位近是吧?
那太好了,那就现在买呗,爷爷去世时给咱妈分了二十万,奶让我带给咱妈了,明儿转给你,给你买房用。爸妈还能再给你们添点儿,哥,这么多钱够买房不?”
苏元一脸惊喜:“我和你嫂子也攒了些钱,回头跟大宝姥姥姥爷借点儿,就差不多了。曼曼,咱妈真要把全部钱都拿来给我买房啊?”
苏曼捂住想要说话的陆芳菲:“哥,我什么时候骗过你?明天我和咱妈就去银行把钱给你转过去。你编个短信,把银行卡账号发过来哈。”
陆芳菲有些急了:“你这孩子,这么大的事儿,你就这么草率地定了?什么你奶给的钱,那是你……”
苏曼搂着她撒娇:“我不稀罕花他陆建勋的钱,反正以后我读高中、大学都有您和我爸呢。还是说,您舍不得出钱供我读书?”
陆芳菲戳了戳她的脑袋:“你这小滑头,故意气我是吧?赶紧的收拾你东西去,过两天就要去学校报名了。曼曼,要我说军训要不就不参加了吧?天太热了,万一中暑了,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没事,别人能参加军训我肯定也能。妈,您今年是不是教个副科休息一下?”
陆方菲:“我准备今年带高一的英语,把你交给别的老师我不放心,我的身体已经恢复了,把你从高一送到高三是没问题的。怎么,你不乐意?”
苏曼讪笑:“怎么可能,能跟着您自然是最好的,我这不是怕您身体没有恢复好嘛。”
陆方菲:“我的身体没问题,我书房里有高一的英语书,你去拿过来,第一单元的知识点我先给你讲讲,明天早上五点起,背单词和课文。还有那本英汉大辞典以后每天背上十页,等高考时,你的词汇量绝对够用。”
苏曼耷拉着脑袋,去书房把高一的英语必修1找出来,又翻出来一个硬皮本当课堂笔记。最终,军训她还是错过了,因为陆方菲今年教实验一班的英语。
苏曼入班考试考得各科都不错,老师们惜才,加上军训没课也得坐班,就把她拉到办公室,一对一辅导。
当其他同学在操场上汗如雨下时,她在办公室里奋笔疾书,说不清楚到底谁更惨一些。
第75章 被抢走人生的炮灰妹妹3
安新县一高, 实验班标准人数30人,每个学期期末考试后,按总成绩排名前三十名进实验一班, 以此类推。高一有3个实验班, 十五个平行班。
单人单桌, 相互之间距离甚远, 开学第一天,班主任就来了个当头棒喝:“你考进实验一班是来学习的, 不是来交朋友、享受的。
如果受不了实验一班的学习氛围,可以主动退出。每一个实验一班的同学都是你的对手, 学习如逆水行舟, 你不奋力向前划, 就会被超越。
大家也知道,每学期期末考试后,会根据排名调整班里的同学, 所以从现在开始,你们就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努力努力再努力。”
安新县一高之所以这么拼, 跟豫南省残酷的高考录取率有很大的关系。人口数量在全国排名第三, 但整个豫南省只有一所211大学,也就是Z大。
因此豫南省的高考压力巨大、内卷现象极其严重。像她们高中,每四周过一次大周末,休息两天。平时周日会有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离家近的可以回家洗澡换衣服, 离家远的就回寝室洗头洗衣服。
苏曼不住校, 陆芳菲和苏住的一高家属区跟一高离得不远,每天晚自习放学后, 其他同学回寝室,她则骑自行车回家住。
陆芳菲夫妻俩吃完饭,就会下楼溜达,顺便去学校大门口接苏曼。
其他同学回寝室很快就会熄灯睡觉,苏曼回家后要做一套卷子,语数英物化生轮流,她做完去洗漱,陆芳菲把卷子收起来带到学校,请办公室的其他老师批改。
然后上午和下午大课间时,苏曼就会被叫到办公室,她昨天做的那一科的老师则会给她讲错的习题,顺便还要提问她课堂上学过的知识点。
为了让苏曼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学习上,尽管她每门功课都非常优秀,但班干部里从始至终都没有她的名字,就连小组长陆芳菲都不允许她当,说是影响学习。
而另一方面她又积极让苏曼参加各种竞赛,因为这个在高考时是可以加分的。可以说为了苏曼的成绩,她可谓是费尽心思。
苏曼不是小孩子,理解陆芳菲的苦心,后世网上有人说豫南省的孩子内卷严重,死读书,说老师不知道变通,为了成绩一味地压榨学生。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豫南省高考报名人数长年高居全国榜首,而一本录取率却几乎是全国最低的,这就导致豫南省的莘莘学子面临的是地狱级别难度的挑战。
不拼命地学,怎么能在这一百多万考生中脱颖而出?同样的分数,在其他省份或京市能上一本,在豫南省却只能上个三本甚至专科。
像苏曼她们班的学生,80%都来自乡镇,农村的孩子在这个年代除了读书,就几乎没有别的出路了。
当然外出打工和自己创业也是一种选择,可你初中毕业去南方只能辗转各种工厂,干着最辛苦活,看似工资没少拿,但那都是牺牲休息时间加班才能得到的。
这个时候手机电脑在农村都还没有普及,有些学校甚至连信息课都没有开,他们中很多人都没有接触过电脑,想进办公室不是不可能,而是你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都说九十年代是风口,猪都能起飞,可能起飞的毕竟是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