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政变生存指南: 240-2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大唐政变生存指南》 240-250(第2/14页)

人相对。王训开口时,声音里已经带了哽咽:“将军,阴山安乐王……战死了。”

    阴山安乐王慕容宣彻吗?洛北先是一怔,脸上浮现出掩饰不住的伤痛神色,他上次与慕容宣彻相见还是在鸣沙,这些年,他们一在西域,一在青海,相隔不远,却始终不得相见。没想到……

    “他临死前托我给您带一句口信。”王训不敢与他对视,两只手用力地揪着新包扎好的纱布,“他说,他把慕容曦光和吐谷浑部托付给您了。”

    洛北轻轻叹了口气,并未作答。

    王训见他不肯答应,忙道:

    “将军,安乐王是为了替我们断后才死的……他,他确实……”

    “宣彻王子为人真诚,是个可交之友。”洛北温声道,“所以对他的临终托付,我才要格外谨慎。”

    王训一时没有明白他的意思,只是垂下脑袋:

    与一众伤兵躲躲藏藏的数日之间,王训曾经无数次地懊恼,他责怪自己不能说服薛讷,责怪自己没有发现吐谷浑部族的异动,一次又一次,他忍不住地想,如果来的人是洛北,那又会怎么样?

    或许伏俟城就不会丢,或许唐军就不会败,或许慕容宣彻就不会死……

    洛北站起身:“你的伤兵朋友俱被我们收容在营中养伤,等他们伤势好些之后,我就会派出副将,领他们去凉州修养。”

    他顿一顿,看着王训的神情里带着几分温柔:“你同他们一道去凉州吧,那里的气候对你的修养也有好处。”

    王训不可思议地抬头望他:“将军要我离开青海?!”

    此刻帐外呼啸的北风卷着铁甲铿锵,他能听见战马焦躁的踏蹄声,闻到桐油涂抹箭簇的刺鼻气味——他的父亲死于吐蕃之手,如今这血债上又添上许多人的名字,此刻终于有机会替这些人报仇雪恨,而洛北竟要将他放逐到后方?

    洛北摇了摇头:“让你现在去前线打仗,就是让你去赴死——我受人之托照拂于你,所以绝不这样做。”

    “可是,将军!”王训突然跪地叩首,额头撞在铺着狼皮的青砖上:“我跟随将军来到青海,就是为了上战场!”

    他顿了顿,抬头看向洛北:“在碎叶时,您曾经说打胜仗不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当时我不明白,经过了大小勃律之战,我还是不明白……如今伏俟城之败,才让我明白个中含义。将军,我只想请您给我一次亲手实践的机会。”

    帐中霎时寂静,唯有柴木在火舌舔舐下发出细微爆响。

    洛北望着少年绷直的脊梁,一时说不出话来。

    帐帘忽被狂风掀起,阙特勤挟着雪沫大步跨入。突厥左贤王肩头狰狞的金狼肩甲还凝着冰碴,一双深碧色眼瞳扫过僵持的二人,突然咧嘴笑道:“又是什么事情僵成这样?”

    第242章  “将军可知,吐蕃六成食盐皆出自我苏毗?”

    洛北见是他, 气息稍松,主动上前半步,把王训拉了起来, 才转头给阙特勤解释:

    “这小子不想着在后方养伤, 一心要到前线去搏命复仇。”他摆了摆手,“先不说这些,苏毗的客人来了?”

    “是,还有位长安来的使节。”

    阙特勤给王训递了个眼神,示意他不要在此刻与洛北对着干。

    王训也听过“苏毗”之名, 知道苏毗本也是高原上的一个王国,是西羌后裔,本发源于苏毗河流域, 随着人口增长,日渐东扩。苏毗风俗与中原不同,是女王执政, 小女王辅政——国中风俗, 轻男儿而贵女郎,曾经遣使入朝。

    后来此国为松赞干布所并,便再也没有了消息。可他那位神通广大的将军,竟找到了苏毗的客人?

    王训知道他们聊的事情重要, 此刻心下不甘,也不好在这种时候执拗过头。

    阙特勤的性子一向直来直往, 要是给了这个台阶不下,阙特勤真能立时把鞭子抽出来!

    王训深深道了个礼,才转回榻上休息。

    洛北与阙特勤一道步出大帐, 九月的青海,风雪漫漫, 不见停止,天地之间白茫茫一片。

    冷风一吹,洛北本有些沉重的头脑又冷静起来,他低声和阙特勤道:“又不是小孩子,他耍什么牛脾气?”

    阙特勤见他一双金棕色的眼眸里尽是无奈,忍不住哈哈大笑:“要不是这小子的牛脾气,我也看不到无所不能的阿史那乌特还有束手无策的时候。”

    他侧过头看洛北:“不就是打仗嘛,他想去前线,你就让他去好了,他是你的亲卫,又不是前锋将军,哪那么容易陷入必死绝境之中?”

    洛北皱了皱眉,没有立刻接话。

    “莫不是你身为大军主帅,还打算以身犯险吧?”阙特勤正色问。

    “吐蕃大论乞力徐已经提领十五万兵马到了前线,如今吐蕃控兵二十万,想要与我决一死战。但我这里拼拼凑凑,也不过十万人。”洛北轻轻叹息一声,“想要我这个主帅安心坐镇后方,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阙特勤又忍不住笑了:“我看啊,你们俩是有什么样的老师,便有什么样的弟子,你犯不着忧心太过。”

    他言语豁达,说话自有一股视生死若等闲的淡然。洛北便也把一腔忧虑暂且放下:“你说有长安来的使节?”

    “不错,而且也是个熟人。”

    他说话间替洛北掀开帘帐,大帐之中,数盏大灯在四壁熊熊燃烧,照得营帐四周有如白昼。

    帐中坐着一男一女两个身影。高髻繁饰,项上戴着层层叠叠的多宝璎珞的,是苏毗的客人。一身青色官服,正在与她交谈的,便是长安来的使节。

    两人闻得声响,都起身向洛北道礼。洛北这才认出这长安的使节是谁:“耀卿不是年初才从国子监转迁户部度支司员外郎任上么?怎么到青海来了?”

    裴耀卿轻轻弯了眉眼唇角,笑得分外狡黠,像只狐狸:“洛将军虽在西域,却对长安事务了如指掌啊……我是为了这次战事,才转回御史台做监察御史的。”

    他不愿在那苏毗的女郎面前提及太多细节,轻巧地把话题转开:“好在我对西域道路还不算太陌生,一路行来,还在路上遇到了这位苏毗小女王赵曳夫。她说要来拜访将军,我便把她捎来了。刚刚小女王正在同我解释她国家的事情呢。”

    苏毗小女王赵曳夫盈盈下拜,说出口的汉话语音生疏,用词造句却很文雅:“久闻将军大名,今日一见,果真英雄。小王复国之事,有赖将军了。”

    “王上言重了。”洛北免了她的礼,又让众人各自坐下,换了吐蕃话与她交谈:“苏毗亡国已有八十余年,苏毗贵胄也尽入拉萨为官,世袭罔替,女王为何一意希求复国呢?”

    他的吐蕃话说得十分流利,赵曳夫的芙蓉粉面面上本是一喜,但听他问得这样直接,神情不由得又端正起来。她犹豫片刻,还是以汉话道:

    “诚如大将军所言,我苏毗亡国有年,刚刚亡国之时,我们曾数度想要复国,都没能成功。最后,岁月荏苒,我们这些贵女,有的嫁给了吐蕃的贵胄,有的依旧在苏毗地方统领本部,但无论身处何地,我们都知道,我们是苏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