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建安幻》 130-140(第11/21页)
备考察三年。聚民坊一朝建成,百姓便可自给自足,不必再仰仗豪强的鼻息而活”
莫同背对着他,眺望着柳都门的方向,眸中凝满了痛惜与悔恨。
“——他向你要的那一万七千两,正是修建聚民坊所需的银两。”
孔玄听后悔不当初,先是仰面大泣,随后又似失了魂般面露呆傻,倚着轩窗,于风雪中枯坐了一整日。
冯龄死后,群情激昂。
朝廷本就于兴中有愧,舆论沸腾之下,庆德帝只能下令将孔玄处死,以泄民愤,随后又为冯高氏封了一品诰命,却被其婉拒。
得知孔玄即将受刑的消息后,莫同连夜奔至南阳宫,以辞官为威胁,恳求太祖皇帝对其网开一面。皇帝不允,并将其软禁。
局势已定,莫同亦无力改变。
为救孔玄,他只好秘密将裴夫召来,并令他放出谣言——
“你就说是我托孔玄贪卖朝廷物资时不慎被冯龄发现,心虚之下恐他入京举报,才会令孔玄将其灭口……”
如此一来,便是将所有的罪责全都揽到了自己身上。
在莫同这般“恶行”的衬托下,冯龄的敲诈勒索,以及孔玄的蓄意报复似乎都显得无足轻重了。
裴夫虽有些不忍,但为了孔玄能活命,不得不听令执行。
二人为营救孔玄可谓煞费心血,然而令他们都没有想到的是,莫同死后没多久,孔玄终在巨大的愧疚下自戕了。
随后,兴中百姓千人血书请求太祖皇帝处死莫同。
庆德帝闻言大怒,却又不忍责备本就无罪的挚友,只好将火力对准了反
抗的那些人。
莫同犯下“销赃杀人”一案,皇帝不仅没治他的罪,反捉了那些在血书上题过名的百姓横加鞭笞,以儆效尤。
兴中那边对此很是失望,民众自愿归顺北梁,子孙后代皆以梁人自居。除此之外,更有北梁的细作趁虚而入,于咸南的边境不断寻衅滋事,扰乱治安。
一时间,血流漂杵,民怨沸腾。
纷争过后,朝廷又不得不投入大量的金钱去补济那些被战火波及过的地方,可谓劳民又伤财。
兴中这块土地,终在嘉宁年间被大将军唐瑜彻底纳入咸南版图,结束了长达数十年的混乱。
经此一事,莫同无异成了历史的罪人,而后为天下所恶,遗臭万年。
听完整个故事,唐璎却有些不解,“兴中这块儿既然如此顽固,太祖皇帝何不将其收入囊中?”
孔青垂眸道:“两国停战后,以咸南的国力根本养不起兴中,至于莫大人……”他顿了顿,喉中似有哽咽,“虽心存善意,却也无力改变当局。”
唐璎胸口一窒,泛起微微的酸胀。
对于莫同此人,她是极为敬佩的。
这位声名狼藉的锦衣卫指挥使从头到尾都十分清楚,朝廷的物资无论如何都无法到达真正需要的人手中,故才联合裴夫与孔氏兄弟出此下策。
纵使身陷囹圄,病魔缠身,一颗丹心却依旧牢系着九州的百姓。虽为丹青大家,却不失文人风骨,更有折戟沉沙、锦衣夜行的觉悟……
而冯龄与莫同二人道虽不同,却都怀着一颗同样的悲悯之心,恤老怜贫,扶危救困,实乃胸怀大义之人,只是他们善心下的无奈之举,却终令自己越陷越深,乃至万劫不复。
听完孔青的叙事,唐璎心有所感。
“或许……我是说或许……”
她含笑注视着对面的老者,鹿眸莹润而璀璨,“冯高氏想要的,或许并非鸣冤雪恨,而是一个暌违多年的真相。”
孔青闻言猛地抬头,虽未说些什么,胸间的起伏却愈发明显。
“草民…”
趁他愣神的空当,黎靖北起了身,狐眸扫向他,乘胜追击道——
“朕再问你一次,你可愿以自己的真实身份去建安面见冯高氏,还莫同清白?”
孔青闻言猛颤——
还大人……清白?
大人所蒙之冤……竟也会有昭雪的一日吗……
一颗心疯狂地跃动着,仿佛随时要跳出胸腔。
膳桌旁,孔青霍然跪地,敛眸沉声道——
“草民万死不辞!”
*
翌日,天子一行人再度返京。
晨曦初露,寒雪渐消。
马车驶过湿泞的路面,发出“吱呀”几声噪响,听着煞是恼人。
唐璎被这诡响扰得心神不宁,索性放下书卷,抬眸看向对侧的男人——
“莫大人蒙冤一事,陛下如何知情?”
昨日之前,世人皆以莫同为恶,就连先帝亦是如此,可如今的广安帝却突然在膳桌上来了句——“你想不想替莫指挥使鸣冤?”
既无冤屈,何来鸣冤?而黎靖北又如何知道莫同有冤?
这倒令她百思不得其解。
“——皇爷爷告诉我的。”
黎靖北将绒毯叠成四方形,轻轻搭在唐璎的膝盖上,垂眸续道:“当年岁数太小,许多细枝末节皆已模糊不清,唯记皇爷爷曾逼着我立誓——‘他日若登高位,绝不与莫同的亲眷为难’。”
唐璎闻言揶揄一笑,鹿眸中隐含着打趣的光。
“太祖皇帝果真神机妙算,彼时就连先帝尚未获封太子,他却预测你日后定能登极。”
“——那当然。”
黎靖北狐眸微弯,眸中波光潋滟,“在朕的印象中,皇爷爷乃一代枭雄,阅人无数,绝非忠奸不分之人。是以从一开始,朕就不曾听信谣言,怀疑过莫同的忠心。”
第137章 第一百三十六章“是滑脉。”……
广安五年二月二十七,天子出警入跸,东巡归来。长公主再次还朝于君,搬去了宫外的公主府。
许是路上太过颠簸,唐璎下了马车便呕吐不止,边吐边咳,看得黎靖北心疼不已,右手扶着她的肩,左掌不断抚拍着后背,试图让她轻松一些。
然而一盏茶的功夫过后,唐璎非但未见好转,反有越吐越猛的趋势。
黎靖北见状急喝道:“来人!即刻寻副担架过来,摆架太医院!”
“——不必……了……”
唐璎两手扶着车舆,猛咳几声后对他摇了摇头,“陛下还是送我回官舍罢。”
眼前的女子面色苍白,修颈纤长,双肩单薄,嘴唇毫无血色,一副凛风一扫就要跌落于地的模样。
黎靖北明白她的固执,心中虽觉不忍,但见她坚持如此,便也只能由着她去了。
天子返京,君王原该沐浴更衣,回朝议事,然他实在担心唐璎的身子,遂召来喜云,简单交代完宫中诸事后,一路跟去了官舍。
唐璎的脸色有些难看,一路上都昏昏沉沉的,即使到了官舍,呕吐的症状仍未减轻。
“嗜睡、舌苔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