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炮灰夫郎做开国皇帝: 210-22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带炮灰夫郎做开国皇帝》 210-220(第8/9页)

本官治下百姓安居乐业, 大家既能吃饱穿暖又精神富足。”沈新微微一笑, “万里江山,能者居之,本官凭何不争?”

    郭冬白和庄开济相顾无言,沈新说的话确是他们亲眼所见, 没有一丝差错。

    “何况当今皇帝沉迷修道, 不问朝政, 且重文轻武, 国力日衰,这几次边关的战争都是败仗, 最后都以割地赔款求和为结尾,长此以往, 大燕被吞并是迟早的事。” 沈新继续说。

    这话当然是沈新夸大其词了,等燕熙川上位后,提拔了好几位武将,南北边关战事倒是打的有来有往。

    有了昨晚的利器相助, 多少进攻也是有来无回, 庄开济下定决心,刚想开口, 沈新就开了口。

    “事关重大,二位军师还有亲族要筹谋顾念,不妨好好考虑, 等回了新城再告诉本官你们的答案。”

    “谢大人体恤。”郭东白和庄开济齐声回复。

    “郎君,万为苏回来了。”书房门口阿南通报道。

    定是相公传消息回来了,秦宁眼神亮光一闪而过,忍不住站了起来,“让他进来。”

    “郎君。”万为苏半跪在地上,双手奉上信封,“此战大胜,大人率军已重新夺回益州,这是大人让属下给您的信件。”

    “一路奔波辛苦了,放假一日,你们回家看看吧。”秦宁压下心中的急切,嘱咐道。

    “谢郎君。”

    厚厚的信封被打开,秦宁逐一读过每一个字,寥寥数字就写清了这几日的情况,剩下的都是在问秦宁的事。

    被西晋军入侵过的益州,就像蝗虫过境一样,寸草不生,还是要给相公多准备些粮草,分批运过去,好在薯干加工厂有不少存货…

    细白的手指在信纸边缘缓缓摩挲,秦宁放肆的释放着内心的思念。

    整理好心情后,他召集县衙官员,立刻着人快马加鞭将粮草和人一起送往益州。

    益州各处被西晋军抢个精光,十室九空,百姓寥寥,来领粥的人防御关隘也被毁的七七八八,得费好大的人力物力才能修补完整。

    来的匆忙,没有任何资源,沈新只是简单看了看,就把目光放在远方辽阔的青青草原上,这才是他今日的重点。

    西晋养马术首屈一指,靠的就是西晋境内无边无际的草原。

    而十几年前的益州也是成片成片的草原,只不过携家带口落地生根的人越来越多,官府鼓励就把草地开垦成耕地,种上粟米和小麦,缓解粮食紧张之忧患。

    本就不适合耕种的土地近几年贫瘠,粮食产量极低不说,这场战争还把刚种好的庄稼糟蹋的不像样子,上半年的收成算是全黄了。

    沈新刚好打算退耕还草,把这里重新打造成一个草场,他想在这建一个养马场,好源源不断供给军中战马。

    还有个好消息就是,顾炫维的好友虽缺胳膊少腿,但都还活着,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在粮草告急之日,沈新终于等到了他的援军,“钟将军,好久不见。”

    感激、自责、愧疚、遗憾多种情绪涌上心中,钟长贵声音颤抖,他抱拳行礼:“沈大人救益州百姓免于水火,秦郎君救我一家性命,大恩大德,钟某谨记。”

    沈新微微一笑:“本官要你固守益州,保护边关不受侵犯,按照本官意愿治理益州,让残存的百姓过上好日子。”

    看出钟长贵的欲言又止,沈新抬手制止,他目光沉沉道:“最重要的是,你日后只能听本官命令行事,钟将军可愿意?”

    心中的疑惑终于有了答案,想到离开前夫郎叮嘱的话,钟长贵面不改色后退一步,单膝跪地:“从今往后,某这条命就是沈大人的。”

    “好!”沈新上前亲自把人扶起,面色感动,“本官定不辜负大人信任。”

    益州城逐渐步入正轨后,沈新领着五十人轻车简行从府衙出发。

    有百姓看见了,一传十,十传百,街道两旁的百姓越来越多,他们乌泱泱一片跪在地上,不住的磕头感谢,一句又一句飘进沈新的耳朵。

    “大人大恩,俺世世代代都不会忘了您的恩情!”

    “恭送大英雄。”

    ……

    “大人一路顺风。”

    沈新亲自把人带到了顾玄维面前,介绍道:“顾主薄,你的几位好友。”

    峰回路转,虽然几位好友已经瘦到脱相,但顾玄维还是第一眼就认出来了,他眼眶发红:“谢大人周璇,大人大恩下官铭感五内。”

    他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见到几位好友。

    “多谢沈大人,帮助我等摆脱困境…”

    “你们聊吧。”这些话这些天他耳朵都听的起茧子了,沈新摆了摆手,风风火火往外赶,阿宁不在县衙去了食品加工厂,他得去接人了。

    定帮大人鞠躬尽瘁,夺得天下,顾玄维望着沈新离开的背影暗暗发誓。

    和秦宁好好温存一番后已至深夜,沈新又马不停蹄登上了无涯山峰,准备夜访柳无信。

    柳无信每隔一日就会询问沈瑾他的行踪,还让沈新回来后立刻去他。

    到了书院门口,柳无信身边的书童早已静候,他行礼道:“大人,公子已在图书馆等候。”

    “带路。”沈新眼神微闪,种种可能从心头闪过。

    图书馆灯火通明,寂静无声,柳无信穿着正式的帽衫,正危襟坐在木桌旁,抬眼道:“沈大人,请坐。”

    看来是猜到了,沈新心里轻叹一声,面上含笑道:“近日事情繁多不得空闲来拜访夫子,夫子近日可好?”

    “我好得很。”柳无信轻哼一声,阴阳怪气道,“倒是沈大人,这些天东征西讨,身体可还撑得住?”

    “谢夫子挂心,学生一切都好。”沈新轻叹一声,双眼真诚道,“只不过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良才难遇,学生还想请夫子帮忙引荐几十人。”

    柳无信:“……”

    他忘了,这个沈新最擅长打蛇上棍。

    事情也被沈新摆到了明面上,心中猜测为真,柳无信眼神复杂:“你当真要如此做?”

    “九死无悔。”沈新收敛了笑意,轻声道,“夫子可愿助我一臂之力?”

    “我祖父曾是统管三军骠骑大将军,一生征战无数,二伯三伯战死沙场,我父亲也曾是征北大将军,侯府满门忠烈,上京沾亲带故的亲眷无数。”

    柳无信微微坐直了身子,冷声喝问:“而我是进士出身的柳侯嫡子,凭什么辅佐你一个七品县令造反?”

    “学子想让夫子一展抱负与才华,不必因任何人偏居一隅。至于夫子亲眷,学生也会设法保护,争取在事发之前带离上京。”

    沈新直视柳无信的双眼,回答的掷地有声。

    “侯府长辈的事迹学子也略有耳闻,深感敬佩,学生此举不过是想让百姓日子过得更好更快活些,与侯府保护百姓的立身要义完全相合。”

    沈新面色格外真诚:“学生只不过是想让王朝换个姓,并无他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