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敌登基为帝之后: 100-106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宿敌登基为帝之后》 100-106(第8/13页)

两日才能定下。乐班中排演一两遍曲目,便可登台。

    与顾宁熙同行的女子都半遮面顾,以示卖艺不卖身,非青楼中人。

    但刘嬷嬷却见多了这些姑娘们,为了生计放下身段,从乐妓伶人始,步步退让,最终彻底卖身成为青楼女子。

    琵琶声阵阵,出身贫寒的女子,除了嫁人博一博前程,哪儿还有其余路可选。

    顾宁熙指下不慎弹错一音,但在嘈杂的怡棠楼内,无人在意。

    她白日在户部当值,晚间周旋于烟花之地中。换了裙装,薄施脂粉,连怀月都险些认不出她。

    一两个时辰的演曲,能够挣些零碎银钱糊口。

    顾宁熙掂了掂手中铜板,这钱来之不易,显得户部一月的俸禄都丰厚起来。

    “走吧。”

    弹曲挣得的银钱顾宁熙几乎是当日就花销掉,在街边就近寻些吃食。

    有时她饿得紧了,连衣裙都未换,大大方方地同怀月在食肆中用饭,观市井百态。

    这一带偏僻,达官显宦不会踏足,官员更是谨守不得律令,不敢靠近。

    辛苦卖艺挣来的银钱,往往还不够顾宁熙与怀月一顿像样的饭食。

    “郎君。”

    怀月小声提醒,望向门外。她记人极清楚,那日拦她们的武德司护卫,此刻正有一人乔装成百姓走过。

    顾宁熙淡定喝一口胡辣汤:“知道了。”

    她在老地方从从顾顾换了衣袍,有意叫武德司的人发现着常服的自己。

    瞧人眸中带笑的模样,陆憬搁了御笔,再习以为常不过:“说吧,有何事?”

    原本还想多绕些弯子,顾宁熙对上帝王视线:“不知……陛下何时出宫?”

    顾宁熙记得,昔年太子在东宫时,便时而去往坊间,查估粮价,体察民情。

    做了帝王,应当也不至于闭目塞听。

    “在宫中待闷了?”陆憬猜出眼前人心思,却还是接了话。

    “这倒是不曾。只是臣妾带入宫中的话本读完了。”

    那话本还未结束,算算日子,书铺中应当已经有了新的两册。若有机会,顾宁熙还想再淘换些新书。

    “午后罢。”

    今日政事尚算清闲,陆憬重新执笔。

    顾宁熙神色一亮,帝王未开口,她便自觉留于殿中等候。

    见无需她研墨,顾宁熙熟门熟路寻了个位置坐下,接过帝王给她打发时间的一本闲书。

    “从前也不见你爱看这些坊间话本。”

    “有么?”

    顾宁熙笑了笑,先前是忙于户部事务,引人入胜的话本大多厚厚几册,一旦捧起就难以放下。偶有闲暇,她还要忙于操持自己铺中的生意,抽空查账。毕竟是生钱的买卖,总得抓在自己手上。

    她也是近段时日才领会到坊间小说的妙处。连年丰收,公私仓廪俱殷实,活字印出的话本都畅销许多。

    虽说不再上朝堂,但顾宁熙未必就得了清闲。

    御书房中政务依旧繁多,尤其近来因着帝后大婚,各项事务归于一处,有几桩事需由陛下定夺。

    立后大典礼部前前后后已筹备了两年,预备得分外隆重。

    顾宁熙看着户部奏案,为着大典那一日拨付的银两,竟逾万贯钱。

    她详细核对着名目,确实没有错漏。

    如此庞大的一笔开支,虽说国库还算充盈,但未免太过靡费。

    就算按照立国时礼部拟定的帝后大婚规制,也超出了三成。

    陆憬笑道:“就娶这一回,逾制些又有何妨?”他同样在看大婚的章程,“况且四方来朝,亦是为扬大晋国威。”

    顾宁熙须臾明白过来,大晋定了中原江山,周边小国诸如契丹、薛延陀、回纥仍在观望。他们饱受突厥欺压,只是暂没有实力起兵抗衡。

    大晋正可给他们吃上一粒定心丸。

    再者大晋百姓也需要这样一场盛事,对新生的中原王朝更添几重信心。

    多方权衡,顾宁熙最终在户部的奏案上批了一个“允”字。

    她接着取过下一封奏案,蜀地新修的汇丰渠已近完工。

    日光下,书案后的人全神贯注,专心地看着手中图纸。

    陆憬凝眸望她,久久未移开目光。

    元乐曾告诉他,她害怕。

    既为君主,他当然知道何物更能让人安心。

    从来不是什么指天誓日的承诺。

    归根到底,他笑了笑,无外乎是“权”之一字。

    他重新握起了手中御笔。

    他想让元乐安心。

    第 105 章   掌政

    大婚前一夜,孟夫人乘月色到了乐游院。

    宫中的女官们半月前已经入住侯府,依着帝后大婚的典仪,为皇后娘娘讲授受册、谒庙的礼仪规矩。

    乐游院外的宫廷护卫添了一倍,宣平侯夫人乃皇后娘娘生母,女官见过礼后不曾阻拦。

    “夫人请。”

    寝屋中点着明亮烛火,桌案上摆着侯府给顾宁熙的嫁妆单子。

    举凡嫁入宫中的女子,妆奁都有定例。宣平侯府一丝不苟为顾宁熙操持,只恨不能多添几成。

    “母亲。”

    顾宁熙扶住了要行礼的母亲,示意屋中侍女退下。

    女儿出嫁在即,孟夫人心头百感交集。

    熙儿要去的是这京都中人人羡艳的所在,孟夫人为人母,却不能不为女儿担忧。

    烛光下她看着出落得明丽窈窕的女儿,不知不觉想起她小时候可爱聪敏的模样。就好似只是一眨眼,她的熙儿已然到了成婚的年岁。

    “还记得你刚出生时,那名云游的道士给你的批语。他说你命格极为贵重,只是前世姻缘抱憾,今生姻缘恐也坎坷。”

    孟夫人这几日忍不住去想,熙儿既然嫁入宫中为后,那么道士的话语就应验了一半。

    “母亲,命格是可改的。”顾宁熙握了孟夫人的手,“成婚前孩儿与陛下在崇圣寺求过签,大师说只要用心经营,孩儿会心想事成的。”

    顾宁熙知道如何令母亲安心。道士的批语已过去了二十年,孟夫人也相信崇圣寺的大师。

    母女二人说了一番体己话。尽管是嫁入宫城,但顾宁熙若是惦念母亲,母女二人可时常相见。

    孟夫人以帕拭了拭眼角:“明日清晨便要梳妆,你今夜早些睡吧。”

    她此行另有目的,孟夫人从袖中取出两本册子,飞快地塞入顾宁熙枕下。

    “大婚夜前好生学一学,别什么都不明白。”

    她怕女儿羞涩,交代完这最后一件事,很快起身出了寝屋。

    顾宁熙吩咐侍女送了母亲,回到卧房后看着枕下露出的书册一角,将其取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