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敌登基为帝之后: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宿敌登基为帝之后》 90-100(第8/22页)

清算所有事呢?

    唇畔勾起一抹笑,眼下还并非最合适的时机。

    听见熟悉的脚步声,顾宁熙从书册中抬眸,起身。

    “殿下,”她察觉到今日的昭王殿下似乎有所不同,“殿下去何处了?”

    从清晨光景,孙总管便带人四处寻昭王殿下的身影,一度问到了她这里。

    顾宁熙昨夜睡得早,对此一无所知。

    陆憬不答:“伤可好了?”

    顾宁熙点点头:“已经无碍了。”

    在她身旁坐下,陆憬刻意留了两步的距离。

    “为何跑到山中那么远的地方?”

    只看元乐箭匣,便能知道她并非为了狩猎。

    “臣……”谎言与真相在一念之间,顾宁熙迎上昭王殿下的视线,“臣只是在林中随意走走,想寻一些合适的木料。”

    陆憬姑且听之:“你那位表兄——”

    “殿下,昭王殿下!”

    李暨匆匆小跑赶来,上气不接下气,折腾一早上可算是寻到了这位主子。

    顾宁熙与昭王殿下的目光一同看去,太极宫的大总管鲜有如此焦急时:“殿下,陛下请您即刻去主帐一趟,您快请吧。”

    顾宁熙一觉直睡到黄昏,顾宁婉吩咐人熬了些滋补的肉粥。她让人将晚膳端到榻前,看着妹妹用膳。

    顾宁婉道:“你睡着的时候,孟将军来看过一回,二叔也遣人来问过。”

    营地中知道熙儿受伤的人不多,二叔毕竟是侯府长辈,顾宁婉便没有让人瞒他。

    但看起来,二叔连表面功夫都做得敷衍。

    顾宁婉叹口气,长房与二房因爵位之争关系微妙。对她和三郎,二房的叔婶明面上还有几分长辈的慈爱;但对熙儿,二叔是惯来迁怒。毕竟当初是因熙儿的降生,绝了二叔让堂兄成为侯府世子的念想。兼之二婶与母亲交好,对孟夫人所出的熙儿一向冷淡。

    熙儿自小就懂事,对这些大人们的冷言冷语很少放在心上。

    顾宁婉将一碟时蔬推得离妹妹近些:“怎么闷闷不乐的?”

    顾宁熙搅动汤匙,与阿姊说了心中的忧虑:“白日里昭王殿下想为我请一位大夫治伤,被我回绝了。”

    顾宁婉沉吟:“虽说中医号脉未必能看出男女,但昭王殿下身边的医者医术卓绝,确实不得不防。”

    纵然拂了上位者的好意很是不妥,但顾宁婉觉得熙儿做得没错。

    “阿姊,你说若有朝一日昭王殿下知道了我的身份,该怎么办?”

    梦中的结局已然明了,她若不想被锁入深宫,想继续外任为官,必得隐瞒住自己的身份。

    她别无选择。

    顾宁婉亦不知晓,她只能安慰妹妹道:“好在这一回有孟家的表兄帮忙,总算是有惊无险。”

    当初熙儿对她诉苦,说孟夫人未经她同意,将她的身份擅自告诉了表兄时,顾宁婉心底也是颇为不赞同的。

    尽管孟夫人信任娘家侄儿,尽管孟家表兄心性纯正,但此事多一人知晓,便多一重凶险。

    但渐渐的,顾宁婉懂得了孟夫人的苦心。

    熙儿已是及笄的姑娘,平日里与朝臣为伍,时而散值后还要与同僚去酒局应酬一番,不能不无人护着。

    孟家的这位表兄是最合适的人选,且孟家亲缘纯粹,没有那么多利益算计。

    于侯府而言,孟夫人的举动固然很欠妥当。但顾宁婉明白,祖父和父亲让熙儿去辅佐太子,考虑的只是顾家;而孟夫人一心一意在乎的,只有自己女儿的安危。

    顾宁婉为之动容,她的母亲自然也是爱护她的。只不过这一份爱护,永远都是排在三郎之后。

    少时她觉得不公,鼓足勇气去母亲面前提出时,母亲的神色和话语她至今仍记得。

    “你如何能与你弟弟比?你弟弟未来是要承继家业,撑起侯府的。等你将来出嫁了,还不是要指望他为你撑腰?”

    世事好似从来如此,只有男丁能撑起门楣,延续家业。

    但母亲的耳提面命,顾宁婉从未心服过。就如熙儿,她的才情、本事远胜于三郎。若能给女子一般无二的读书的机会,她们未必就会输于男子。

    可这样的机会,谈何容易。

    顾宁婉望着妹妹,她自己是注定要囿于内宅了。

    唯愿熙儿能称心遂意,实现平生之志。

    顾宁婉唇畔浮起一抹笑,就当是替她圆满了。

    不是不曾睡好,是根本一夜未睡。

    他道:“行军赶路是常事,无妨。”

    他是不能再在这座小院中多留了。

    亲卫们皆已做好了出发准备,顾宁熙与李侍郎一同送了昭王殿下。

    马蹄声远去,顾宁熙望着空旷的官道,一如昭王殿下来时那般平静。

    这一夜一日的相逢,她恍惚觉得好似一场梦境。

    顾宁熙不以为意,淮王以己度人,真当昭王殿下与他一般心胸狭隘吗?

    孟庭看她,四下里无人,他隐隐能察觉到熙儿心中真实的偏向。

    天色不早,他不能再多留。

    他答应了顾宁熙所托,接过她手中物件,先行上马离开。

    “过几日得了空闲,我再来看你。”他笑道。

    “好。”顾宁熙与表兄挥手。

    朝廷的援军已开拔去往河北,暂未有新的军报传回。

    徐朗骁勇善战,河北地界又有赵建安的旧部起兵响应于他。

    局势尚能控制,昭王府仍旧不被允许插手河北军务。

    陆憬暂且将前线事宜按下不提,谢谦道:“昨日淮王府的管事到臣家中,替淮王送了一份厚礼。”

    那会儿他就在府上,当然带人推辞,但无果。

    淮王出手十分阔绰,一车的赠礼谢谦吩咐人摆于厢房,没有收入库中。

    陆憬知晓此事,在场另外两人也多多少少听到了消息。

    谢谦话语坦坦荡荡,摊手时并无对厚礼的喜悦,只有不满:“看来我们三个人当中,太子与淮王是要先对我下手了。”

    这不就是看准他归顺昭王殿下最晚,最易离间。

    秦钰道:“一月二十五是你的生辰,淮王府也算师出有名。”

    “二十七,二十七,”谢谦不高兴,“你怎么总是记岔我的生辰?”

    秦钰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对不住,一旦记错就很难改。”

    甄源看向昭王殿下,语气中则透露出担忧:“我看生辰礼只是个开始,淮王府必定还留有后手。”

    谢谦以为然:“是啊,我先替你们挡一阵,你们还不多谢我。”

    虽是一番轻松的话语,但几人心底也都隐隐有预感,接下来昭王殿下与他们会有一段更不好过的日子。

    以殿下的军功与民望,感到威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