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宿敌登基为帝之后》 80-90(第12/18页)
宁熙还有心情与昭王殿下说几句闲话。再五十级石阶后,她望着数不到尽头的山路,已然感到疲倦。她默默闭了嘴,专心致志爬山。
她余光看身畔昭王殿下神色轻松无比,与来时一般无二,显得她格外不中用。
顾宁熙忍不住回望走过的路,蜿蜒二百级石阶,路又陡,冬日里衣衫穿得又厚,爬得慢不能怪她。
她的体力在文臣中已经算不错了。星光熠熠,万籁俱寂。
秋日围猎场中的那一遭行刺,已是第二次出现在顾宁熙的梦境。
“贵妃娘娘安然无恙吧?”年后复朝,冰雪未消。
河北的军报时有传回,徐朗部众连战连捷,夺下观州、赵州、恒州,占地为王。河北各地的赵建安旧部多有响应者,才归顺大晋半年的河北之地再度陷入纷争。
晨起的朝堂上,陛下由关中增派步骑兵两万,驰援河北。大军一路北上,欲与临昌郡王陆卓的军队前后夹击,清剿叛党。
户部与兵部紧急调派钱粮,清点兵刃,此事由淮王殿下全权负责。
顾宁熙持笏立于文臣后段,军国要政,工部惯来听过便罢。
待得朝会散去,出了大殿的官员们各怀心思,偶有三三两两议论者。
就如今的情势,陛下摆明了是偏向太子与淮王。
昭王殿下再如何战功赫赫,占据正统名分的依旧是太子。长幼之序不可废,储君一位事关国本。况且东宫太子勤政,宽和待下,是最合适的新君人选。
顾宁熙并未与人攀谈,往工部的方向去。无形之中,她已被排除在东宫心腹外,不得太子殿下重用。但在其他朝臣眼中,她依旧是板上钉钉的太子党。
宣平侯府依旧追随东宫,如此按部就班下去,夺嫡之争总有七八分胜算。
外间纷扰,工部隶属尚书省。纵然成日与修筑工事为伍,也不可能全然置身事外。
顾宁熙已上书,自请去京郊督看仁智宫的修建。没有同僚与她争抢,尚书大人应当会允。
添上这桩不大不小的功劳,外放时顾宁熙便更有底气。
她的日子尚算平和,去向侍郎大人回禀事务时,顾宁熙的目光不自觉望向六部中央的值房。
思及昭王殿下在朝中的处境,从年后起,太子与淮王对昭王府的合围愈发紧迫。
陛下仍旧疼爱着昭王,无论是宫中敕造,还是外间供奉,陛下总是先想到昭王府。但同样,对于这个功高震主的儿子,陛下也不愿他再建寸功。
顾宁熙轻叹口气,梦中的结局似乎明朗,其余她一概不知。身处当下的朝局,眼前就如蒙了白雾一般,不能不摸索前行。
亲卫们奉陛下旨意,先行护送贵妃娘娘回营帐。
顾宁熙透过人群回望之时,场中局势已然控制下来。武安侯调集暗卫,陛下吩咐留活口。
多少年了,京都已经许久没有见过如此胆大妄为的刺杀。
大理寺与刑部严审三日,刺客的来历很快水落石出。
刺客系出突厥,受兆利可汗指使混入围场,于秋猎时刺杀大晋帝王与宗室亲贵。
而围场详尽的地形图,以及所有伪造的通关文书,皆是流亡在外、投向突厥的淮王陆忱所给。
自宫变后,这些年无人知晓叛逃的淮王去向,很多人都以为他已身死。
一朝东窗事发,大晋天子动雷霆之怒,遣使问罪突厥。
突厥可汗无意与大晋再起兵戈,献牛羊三千余头,并修书一封向晋帝求和。
随突厥使团而来的,还有被五花大绑的淮王陆忱。
突厥可汗昭告天下,向大晋送还淮王。如何处置这个忤逆犯上的亲弟弟,任由晋帝作主。
淮王陆忱被押解入京的那一日,大晋的百姓不由又想起数年前那场席卷京都的叛乱。
与此同时,避居德宁宫、不问政事已久的太上皇,亦重新回到了宫廷。
多方博弈,满朝文武皆在揣度陛下会如何处置淮王。
论律自然当斩,但论血脉,淮王乃太上皇与太上皇后亲子,更是陛下的亲弟弟。
顾宁熙扁了扁嘴,陆憬笑着安慰人道:“无妨,天色还早。”
顾宁熙听着却有两分嘲讽,都是她在前带路,昭王殿下一直随她的脚步,不紧不慢。
陆憬倒是真觉得山中的景致甚好,可以慢慢欣赏。
过了半山腰的石亭,今日爬得慢,顾宁熙觉得无需歇息。
她微微出了汗,挽起一小截衣袖。
清风吹拂,浅绿色的衣袂中,更衬得露出的那截皓腕白润如玉。
让人不由自主想要伸手,牵一牵那柔润手腕。
就像先前在遇刺的河畔,陆憬知道元乐的掌心柔软。
两番心境全然不同,眼下是十足的唐突。
李太卜道:“昭王殿下命格贵重不凡,恰似青松立雪、璞玉藏辉,勋业彪炳,日后必能护佑邦国安宁,成就千秋佳话。”
似是而非的答案,明德帝沉吟良久:“卦象还有何指?”
李太卜后背沁出些冷汗,听出陛下话语中的不满。
他恭谨道:“禀陛下,恕臣斗胆。殿下而立之年后,似有一生死劫。”
“你说什么?”明德帝立刻摈弃杂念,追问,“是何劫,如何解?”
李太卜惶恐:“臣学艺不精,实在难以窥破天机。但龟甲有灵,昭王殿下此劫可化,关窍正在那位良人身上。”
他双膝颤颤巍巍跪于地:“臣一介凡身,驽钝至极,实在不堪解此天命奥秘。万望陛下宽恕。”
姚皇后命侍女端上新沏好的五味姜茶:“虽说你年轻,但天寒地冻的,平日出门还是要多添件衣裳,擅加保养。昭王府的人也该多留意些。”
孙敬领了皇后娘娘的吩咐,躬身应是。
正殿中姚皇后还邀了二三贵女作陪,陆憬只与其中一位相熟些,便是元乐的长姊。
贵女们都向昭王殿下请安,顾宁婉的位置靠昭王殿下最近,心中还觉得奇怪。
今日的赏梅宴,陛下与皇后娘娘显然是有意挑选昭王妃,也给了朝中适龄一辈彼此相看的机会,多成就几段良缘。
但她已经定下了与宁国公世子的婚事,不知怎的帖子上竟还添了她姓名。
方才皇后娘娘与她说话,还问及她的姻缘。
顾宁婉应答得体,除了她之外,殿内的另外两位贵女也是出自公侯之家,是合适的王妃人选。
顾宁婉暗自沉思,大约皇后娘娘只是想寻个不相干的人作陪吧。
陆憬轻拨茶盏,姚皇后将手炉放于一边,将适才祈安与宣平侯府姑娘的神色收于眼底。
他们二人显然并不相熟,连眼神的交汇都无。姚皇后看得出来,他们间的生疏是真,没有半点掩饰的痕迹。
皇后娘娘笑着摇了摇头,也觉得自己有些荒谬。只因在梦境里,她两度听闻祈安纳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