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宿敌登基为帝之后》 60-70(第9/21页)
甲。这身衣裙是兄长后头为她置办的,一直没有机会上身。
难得穿一次,恰巧同陆憬今日的衣着相配。
发髻挽了寻常的云髻,以一支赤金嵌明珠的发簪做点缀,腕上套了一对羊脂玉镯。
收拾妥当,黄昏时分,马车驶出了宫城。一路行过渐渐热闹起来的街巷,最后停在一间熟悉的酒楼外。
望仙楼。
顾宁熙忆起,她初次在皇都之中见到陆憬,便是在这座酒楼中。
大约那时,他便已有谋算。
这个时辰正是望仙楼热闹之时,酒楼的掌柜如上回一般恭候着。
二楼视野最佳的一处雅间留与帝王。顾宁熙取下帷帽,推开窗子,能望见不远的裕河,如玉带一般穿城而过。
街两旁,华灯已陆陆续续装点起,只待日暮。
“先用晚膳。”
顾宁熙点头,发簪上的明珠闪着温润的光。
她依旧不喜望仙楼今夜菜色,只用了一碗元宵。
膳房的师傅费了些心思,以瓜果之色,将碗中汤团染作了五色,每一色配有不同的馅料。
除了廊下的护卫,顾宁熙发觉附近长街上亦有暗卫。
她内力不深,只怕守在帝王身边的人手远超她所察觉的。
她并无半点出逃之意。
看起来,哪怕她对陆憬一片顺意,他依旧防备着她。
是赶不及,还是不愿朝贺,心中皆有数。
榻上美人仍安睡着,面颊绯红,几缕发丝垂落在白皙细腻的颈间。
替人掩了被角,陆憬起身离开。
正旦这一日,外朝礼乐声、万岁声不断,连顾宁熙在后宫中都有听闻。
陆憬无暇陪她,顾宁熙写了几副新年对联,带着圆桃贴在了寝殿外,另两副差人送到了魏宁侯府。
府上免不了人情往来。兄长出征讨匪,顾宁熙备了节礼,交由徐叔和檀佳安排必要的走动。
“娘娘,玉鸣斋排了戏目,听说要连唱十日呢。”圆桃兴奋道,脸颊红扑扑的。
顾宁熙看出她的心思,道:“你去替本宫听一听。晚间回来若是好,后几日我们便去。”
“是,奴婢遵旨。”
顾宁熙分了把赏钱给她,叫她带了几个年轻的小丫头一起去了。
瞧人欢欢喜喜的模样,笑意根本藏不住。
温嬷嬷陪着顾宁熙打赏长庆宫上下,长庆宫内一片喜气洋洋。
一连几日,宫中大宴小宴不断,丝竹流水声不绝。
王妃命妇入宫,有时会来长庆宫请安。
顾宁熙打起精神一一应对,最初虽十分生疏,但适应了几日,有温嬷嬷帮着,渐渐游刃有余起来。
不过从这些贵妇口中,倒听不到什么北齐朝中有用的消息。
这些夫人心心念念、明里暗里都有将自家贵女送入宫的心思。
毕竟后位空悬,谁都想为自家府上争一争的。
长庆宫虽盛宠,到底只是徐州顾家旁支女,中宫之位绝对无法染指。
场面上的客套话顾宁熙做的熟了,唯有福王世子妃进宫请安时,顾宁熙笑吟吟问了一句:“听闻世子巡视江左,新年亦在外奔波,不知可定下归期?”
此话陆憬在除夕宴上提过,她知道并不奇怪。
世子妃出身清河崔氏,是位端庄秀丽的女子:“劳娘娘记挂。雪路难行,世子传了家信,恐要年后方归。”
顾宁熙点一点头,话些家常。
座上的君王望向屏风处,女子着妃色衣裙,墨发垂着,没有任何装饰,是在极亲近之人面前方能有的装束。
陆憬的神情温柔几分,他抬手,扬了扬在内殿桌案上新发现的物什:“这是何物?”
他瞧着眼前女子红了脸颊,眸中笑意更甚。
锦带上歪歪扭扭绣着的东西,陆憬猜测是一条龙。
腰带的主体都出自尚功局,绣艺之精湛,衬得这新添上去的一点绣样愈发格格不入起来。
陆憬忍了笑,知道这是顾宁熙为他备的生辰礼。
没成想她仔仔细细绣了这么久,最后是这般模样。
原来他的瑜安,也有实在不得不服输的东西。
“明年罢,”顾宁熙逞强道,“明年我给陛下绣一条更好的。”
这话不知何处取悦了陆憬,虽是面上嫌弃,他还是将锦带好生收回了匣中。
“过来。”
顾宁熙到他身旁坐下,陆憬提起白日离开之事,道:“可是身子有何不适?”
“大概是吹了会儿风,回来睡一觉好多了。”
顾宁熙仰眸看他:“我有一事想求问陛下,可以么?”
得了陆憬允准,她道:“胶东剿匪之事,陛下可会派我兄长前往?”
此话若是顾家三公子顾宁熙问起,自然是逾矩冒犯。
可她现在是以顾瑜安的身份,问一问自己的夫君无妨。
陆憬颔首,满意她的坦诚信赖,只道:“可去。”
短短二字,顾宁熙点到即止,没有过多追问。
北齐正以顾家作例,招揽天下之人。
有她在宫中,陆憬不会动她的兄长。
残阳如血,映照出一道离去的颀长身影。
方才昭王殿下最后的话语,顾宁熙没有接,脑中却蓦然想起一道陌生至极而又熟悉无比的声音。
“等朕回来。”
她目送那人渐行渐远,难以言喻的悲伤一瞬漫过顾宁熙的四肢百骸,是那般汹涌,几乎要让她溺毙其中。
顾宁熙撑着桌案起身,下意识张口欲唤眼前人,却发现自己发不出半点声音。
她徒劳地跌出两步,却追赶不及。
如有所感般,陆憬回眸。
“怎么了?”
顾宁熙望他,亦不知方才如潮水般的情绪究竟是从何而来。
隔着十余步,二人相望。
夕阳的余晖落了他们满身。二十出头的年岁,好像一切都尚来得及挽回。
顾宁熙动了动唇,从心底生发出的话语仿佛穿越经年,历尽千帆。
她道:“我等殿下回来。”
第 66 章 凯旋
四月初二,徐朗正式称河东王,改年号为元武,下令夏国文武官员皆复本位。
数日后,昭王东征大军抵达魏州,大晋两路主力合兵一处,计十二万。
城主府内,昭王殿下进驻的第一日,便以帝王旨意全盘接掌军权。
淮王陆忱吩咐人将虎符、印鉴一一捧出,陆憬命副将悉数收于匣中。
此番他答允领兵出征,向帝王提出的唯一条件便是不可分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