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敌登基为帝之后: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宿敌登基为帝之后》 50-60(第14/19页)

他也是少时的同窗,又因昭王殿下的缘故,他们有几分交情。

    顾宁熙笑着点头:“是啊,春景正好。”

    她也确乎心情很好,尤其是因为顾宁铮不在围猎队伍中。他被禁闭于家中读书,预备着下半年的科考,少了他在身边聒噪,沿途景致更加怡人。

    还有阿姊,阿姊过两年便要嫁入宁国公府。趁着出嫁前尚有闲暇,沈夫人难得允她出府远游,好生享受闺阁女儿家最后的自在时光。

    春光明丽,斜映入马车。顾宁婉支起窗子,待顾宁熙近前,她笑问道:“我们还有多久到营地?”

    顾宁熙正欲着人去打听,秦钰已接过了话:“按眼下的路途,黄昏时分便能到九云山下。”

    顾宁婉有礼道了谢,顾宁熙笑着道:“还是砚铭兄对路途熟悉。”

    春风吹拂碧草,繁花似锦。

    队伍前端,陆憬第二次收回了目光。

    元乐与砚铭也不知在谈些什么,竟能说这么久的闲话。

    他其实……也可以大大方方去寻元乐说话。

    青天白日,就算被旁人注意到,又不会有人怀疑他们什么。

    陆憬握了缰绳,思忖再三,到底是不曾折返。

    “太子殿下。”顾宁熙见了礼数。春意盎然时,河北的加急军报飞入朝堂。

    二月十六,徐朗深夜率精兵渡河,火烧晋军营帐,打破合围攻势。二月十七,徐朗进逼明州。

    又有三州的赵建安旧部斩了朝廷刺史,起兵呼应徐朗,叛军渐连成一线。

    新归附不满一年的河北陷入战火,叛军们打着为夏王赵建安报仇的旗号,聚拢起不少民心。徐朗更遣使向突厥交好,请求突厥借兵,战况急转直下。

    大晋朝堂上一派肃然,谁也没能想到当初不满千余人的徐朗部众,在短短数月内能壮大至此。

    淮王陆忱等军报奏罢,当朝请缨:“父皇,儿臣愿为主帅,领兵平叛。”

    语气铿锵,回荡于朝堂。此事他已与皇兄详加商议过,皇兄在朝更会好生配合于他。

    淮王出列请战,朝中附议者甚众。

    明眼人都知晓,陛下果然是不愿再派昭王殿下出征。同为天家子弟,昭王殿下十七岁便战无不胜,淮王殿下应当亦能有高祖几分遗风。

    顺应臣心,帝王当即便命中书省拟诏,调兵马七万,交于淮王陆忱全权指挥,户部与兵部加急筹措军资。

    “儿臣领旨,定不负父皇所托。”

    “臣等领旨。”

    满殿目光汇集于淮王陆忱一身,陆忱朗声道:“父皇,儿臣还有一请。武安侯熟知河北军务,儿臣想以他为副将,定能无往而不利。”

    此言一出,朝堂气氛须臾变得凝滞。

    陆忱挑衅地看向右首之人,得意尽显:“不知皇兄可能割爱?”

    朝臣们眼观鼻鼻观心,谁人不知武安侯乃昭王殿下爱将。从入殿至今,昭王殿下始终一语未发。

    然这一回朝廷用兵,陛下命兵部全力配合淮王,只怕昭王殿下难以推辞。

    谢谦握拳,不愿昭王殿下为了他陷入两难之地,正欲持笏上书时,陆憬道:“朝廷武将,皆由父皇调度。六弟何故来问我?”

    陆忱笑意微敛,陆恒接过话:“忱弟也是忧心军情,想向昭王多请教一二罢了。副将人选,自然是由父皇作主的。”

    他将朝臣注意引回上首,恭候父皇圣谕。越俎代庖之事,他已经受过两回教训,深引以为戒。

    明德帝的声音淡淡:“昭王,且说说你的意思。”

    陆憬领命:“不知这一仗,淮王欲如何打?”

    陆忱早已与府上幕僚商议过,胸有成竹:“挥师北上,先进驻魏州、毛州,与临昌郡王南北合围。徐朗虽善战,但兵力有限,只要耗断其补给,便可乘胜决战。”

    秦钰熟知河北军务,闻言微不可查蹙眉。

    陆憬道:“此法可行。然徐朗已有防备,他深夜冒险渡河,破我军五千前锋大营,正是为了断包围之势。大军北上尚需时日,徐朗仍有数日机会部署,更不可能放任我军合围。”

    战场情势瞬息万变,刻舟求剑无异自取灭亡。

    昭王殿下无需舆图,却示意李暨,先呈一份图给陛下。

    待舆图展开,陆憬接着道:“且徐朗已有漳南、金平两座粮仓,纵然能围城耗其补给,只怕我军远道而来,损耗更重。”这样的打法,在去年冬或许可行。然徐朗的骁勇善战,确实也超乎他的预料。

    朝臣各自交换着神色,甄源专心致志盯着手中玉笏。淮王要效仿殿下围困洛阳、避降王行满的旧例,却未能学到精髓。洛阳人口有百万之众,军队十余万,强攻难为。他们是耗费一年有余的光景,才逐一拔除洛阳沿线粮仓。且洛阳的地形,根本不能照搬到河北。

    明德帝目光从舆图收回,道:“昭王有何解?”

    “相州。”陆憬答,“相州在西,可以武安侯为先锋,率军两万先取相州。待援军抵达,临昌郡王在北呼应,西、北、南便可成三方犄角之势。届时再视军情而定。”

    明德帝颔首:“允。”

    淮王先前虽曾领兵,但也是初次独当一面。

    明德帝有自己的考量,武安侯乃朝中栋梁,且他身后系着渤海民望,不宜有失。若是将他交由淮王指挥,明德帝熟知这个儿子的性情,亦不十分放心。

    明德帝颁诏,调兵两万先行,交由武安侯指挥,可相机行事。

    “臣领旨。”

    谢谦受命,无需时时在淮王帐中听命,已然是最好的结果。

    调齐余下五万兵马也仍需时日,明德帝命兵部加急预备。

    淮王为主帅,无论如何,今日能将兵权握在手中,他已大体称心遂意。

    况且先锋的功劳,自然也是他这个主将的功勋,他乐见其成。

    “儿臣领旨。”

    ……

    “起来吧,”陆恒示意场中人免礼,笑着看向陆憬,“父皇还说从晨起就不见你,原是在此地当夫子。”

    “皇兄说笑了,只是闲来无事,指点元乐一二罢了。”

    顾宁熙垂了眸,太子殿下还是她名义上的主君。让他撞见自己与昭王殿下私下里在一处,她难免觉得尴尬。

    就好像……就好像,顾宁熙很难形容自己此刻尴尬的心境,大约与偷情被抓有两分同病相怜之感。

    还好有昭王殿下与太子寒暄,她低着头,只当自己不在场中。

    此番御驾出京,朝中是豫王与中书令暂代政事。豫王乃淑妃娘娘所出,为人敦厚。陛下命东宫太子与昭王随驾,亦是有意弥合兄弟二人之间的关系。

    顾宁熙想着正巧淮王不在,兴许陛下能遂愿。

    “元乐练得如何?”

    冷不防被太子殿下问起,顾宁熙道:“臣——有些进益。”

    陆恒温和笑道:“到底是名师出高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