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敌登基为帝之后: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宿敌登基为帝之后》 50-60(第10/19页)



    今日的妹妹换的是红色织金的袄裙,明媚张扬的颜色,想必妹妹在宫中过得不错。

    他需照看好魏宁侯府,让妹妹无后顾之忧。

    连他都看得出来,方才那位手无缚鸡之力的清隽公子,怎么可能是战无不克、平定四海的昭王殿下?

    “是么?”

    老者望石桌上现出结果的龟甲,缄默不言。

    此处风清地灵,他在此测算一夜一日有余。

    方才在那位小郎君误入时,恰是龟甲有灵。

    小郎君的命格,分明、分明就是——

    老者打散了龟甲,仰眸问天。

    出了竹林,阳光洒在周身。

    若非手中还接了片竹叶,顾宁熙几乎都要以为方才的经历是梦一场。

    想了想,她对侍从问道:“昭王殿下在何处?”

    第 56 章   汤泉

    “顾大人请。”

    顺着孙总管的指引,顾宁熙踏入殿中时,昭王殿下方立于窗前赏景。

    仍是那扇顾宁熙熟悉的画窗,窗外正对着一处花圃。

    花圃四面筑有高墙,只留了一道暗门供花匠进出。平日里掩在花树下,很不显眼。

    花圃中遍植珍奇花卉,只不过因在冬日里,不及春日盛景。枝头梅花吐艳,又有早开的几丛水仙。

    “寻本王何事?”陆憬笑着开口。

    梦中那扇画窗给顾宁熙留下的印象着实不大好,多望两眼,仿佛腿还在发软发颤。

    顾宁熙抿唇,只稍稍向昭王殿下挪了两步。

    她开口:“臣在竹林中遇见了一位老人家,他便是殿下的客人?”

    元乐先撞见宋国师,在陆憬预料之外。不过这两日他忙于政务,也知晓元乐闲来无事,喜欢在畅清园中四处走走。

    “是啊,”陆憬未提宋国师的身份,“听闻他与宫中李太卜师出同门。你若有何困惑,不妨让他为你卜算一二。”

    陆憬亦好奇,这位宋国师能否卜出元乐前世的姻缘。但他尚在犹疑,太早与元乐说破此事,只怕元乐未必肯接受。

    顾宁熙摇头,想到那位面容和蔼的老人家,言辞还是留了些余地。

    “臣以为……鬼神之说不可尽信,那位老者的话语,殿下还是需要好生分辨。”

    不知元乐与宋国师说了些什么,以致他有如此劝告。但元乐显而易见是在关切自己,陆憬眸中蕴开笑意:“好,知道了。”

    宋国师于他,本也只是用来造势罢了,陆憬自然不会有多倚重。

    明日午后便要回京,陆憬想了想道:“园中有温泉,你可以——”

    他本意只是想提醒元乐,畅清园中建有几座温泉池子。冬日里泡一泡温泉,应当很是舒服。可不知怎的话一出口,竟无端显得别扭与尴尬。

    他止了话题,在想自己并非别有用心。

    “臣、臣……近来体虚,”顾宁熙的反应加剧了这份尴尬,梦境中汤池内的景象不合时宜地涌入脑海,她的话语明显顿了顿,“医者说臣不宜多泡汤泉。”

    “原来如此。”

    “是啊,可惜了。”

    二人飞快地揭过这个话题,浑然不曾察觉对方是同样的态度。等各自分开后,顾宁熙与陆憬却又同时在懊恼。

    不就是正常地泡一回汤泉,怎么方才自己就那么心虚?

    翌日是个不错的晴天。河北战事大捷,陛下恩赏朝中上下一日休沐,兵部、户部与工部协同战事的属官可得两日。

    顾宁熙晨起陪母亲用过膳,尔后嘱咐人备车驾去昭王府赴宴。

    河北的战事赢得这般精彩漂亮,连母亲身处内宅都有所耳闻。

    昭王殿下在半年内以摧枯拉朽之势荡平徐朗叛军,省却朝廷无数钱粮。

    朝中人人心知肚明,若没有淮王殿下挂帅,朝中的这一笔军费还能再削去四成,只不过没人敢在明面上提罢了。

    马车往昭王府的方向驶去,顾宁熙自诩出门尚早,但到了王府花苑中时,宾客已坐满了大半。

    她望着布置一新的揽胜台,这处地方是当初扩建昭王府时侍郎大人亲自督建的。初衷除了赏景,还可以用来搭建戏台唱戏,正好在这几日用上。

    顾宁熙寻到自己的位置,与武安侯谢谦正相邻。

    旧友重逢,谢谦笑道:“顾大人,好久不见。”

    顾宁熙笑着还礼,二人闲闲叙话,从京都趣事聊到战场佚闻,不多时甄源亦加入进来。

    天高云淡,天幕澄澈似明玉。

    陆憬今日换了一身齐紫织金麒麟暗纹锦袍,袖口处以金丝银线勾勒出祥云纹样。一身装扮少了战场上的肃杀之气,天潢贵胄的气度浑若天成。

    “殿下,宾客们都到了。甄世子与顾大人他们也都到了。”

    “好。”陆憬选了母后提前为他冠礼准备的玉冠,收拾妥当,“走罢。”

    孙敬含笑跟上,殿下这一身衣裳正合庆功的隆重气氛。

    昭王府的规制直逼东宫,陆憬到花苑前,苑中已经极为热闹。明月如镜,适逢月中,明德帝今夜在凤仪宫中用晚膳。

    太子亦来中宫请安。自从诚钰出征,母后膝下难免孤独。父皇命他闲暇时多来宫中走动,宽慰母后。

    河北送回的最新军报陆恒已如数阅看过,昭王大军连战连捷,叛军势力不断被打压,徐朗渐成困兽之斗。

    朝中振奋,民间对昭王赞颂之声更是不绝于耳。

    陆恒搅动汤羹,虽是精心预备的晚膳,他却有些食不知味。

    前线捷音有如雪花般传回,于公,他为大晋太子,大晋将士在河北战场高歌猛进,他应当欢欣。

    但于私……怕是历朝历代的储君,都会比他更不愿拥有这样一位五弟。

    陆恒抬眸,有意望向主位上的帝王。他心绪复杂,不知父皇对战无不胜的昭王又能作何感想。

    席间气氛稍显沉闷,姚皇后的目光落于父子二人间,看破不愿说破。

    随捷报一同传回京的还有祈安与诚钰的家书。姚皇后记挂着远在战场的孩子:“也不知诚钰的身子好全了没有。”

    河北的气候与京师不同,许是水土不服的缘故,暑热散去之际诚钰病了一场。

    军中有军医,山高路远,宫廷也不便再派御医过去。

    陆恒心知肚明,倘若是祈安受伤,那么无论路途遥遥,父皇即刻便要遣御医随行;而诚钰在战场上未建寸功,若还因此惹得劳师动众,只怕淮王殿下在朝野的名声更加不显。

    陆恒叹了口气,这个弟弟委实太不争气了些。

    他道:“母后且安心,六弟在信中提及,他身体已无大碍。”

    他目力极佳,下意识去寻一抹熟悉身影,很快找到了中间位置,与二三好友言笑晏晏的顾元乐。

    陆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