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敌登基为帝之后: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宿敌登基为帝之后》 30-40(第4/18页)

对顾宁熙道:“好生看看自己的院子,你母亲费了不少心思。”

    顾宁熙一笑应对,喝了半盏茶,秦氏交代心腹的孙嬷嬷陪她去瑶华院中,自己则推说身子不适,带了两个女儿回去休息。

    “可查清楚了?”陆憬翻过一页公文。

    昭王府的暗卫动作极快,小半日的工夫便将顾大人与林六郎间的旧怨查问得明白。

    事情说多也不多,暗卫逐一道:“回殿下,一是顾大人与林六郎同年入朝。顾大人乃陛下钦点的探花郎,而林六郎则堪堪入第,名列末等。顾大人在官场一路升迁,林六郎则止步不前。两相比较,难免生出嫉恨之心。”

    “二来是因林六郎与顾家三郎顾宁铮交好,又因宁国公世子正与顾家大小姐议亲,也就是顾三郎的胞姐。亲上加亲,林六郎自觉站在顾家三郎那一边,帮着他排挤顾大人。”

    “三来,”暗卫一丝不苟道,“林六郎两年前曾与南安侯嫡女议亲。”

    南安侯膝下仅有一女,虽收养子以续家业,但独女的陪嫁必定丰厚。

    不少世家都想与南安侯府结这门良缘,尤其像林六郎这等世家子弟,既无望继承家中爵位,便更要多些资产维续体面。

    在外领兵三年,陆憬对这等京中联姻琐事知之甚少。不过他回京后,似乎并没有听说宁国公府与南安侯府结成了亲家。

    “是,”暗卫恭敬道,“概因南安侯嫡女在惠文堂对顾大人一见倾心,扬言非顾大人不嫁,所以……”

    暗卫话音未落,昭王殿下重重搁了手中墨笔。

    第 33 章   明了

    书房中静默了好半晌。

    天边流云浮动,陆憬沉沉道:“南安侯长女至今未曾出阁?”

    暗卫如实禀道:“回殿下,正是如此。”

    洛大姑娘对顾大人痴心一片,搅了宁国公府的婚事后,其他世家当然不会再动与南安侯府结亲的念头。宣平侯府也无心此事,寻了八字不合的理由搪塞。再有,彼时宣平侯府一心促成长女与宁国公世子的婚事,这三家府邸的姻亲当真是剪不断、理还乱。

    因此事实在不光彩,又涉及女儿家闺阁清誉。最初闹得满城风雨后,在三家有意压制下,慢慢就无人提起,而洛大姑娘的婚事也就此搁置。

    不过南安侯正值壮年,身体康健,南安侯府人丁又单薄。故而长女留在家中,再留上几十年都不成问题。

    暗卫退下后,孙敬原本候在书房外间。

    听得殿下传唤,孙敬以为殿下要召见宁国公府中人。

    熟料殿下开口,却是:“去西院,让元乐过来。”

    “奴才明白。”孙敬领了吩咐,方才暗卫不知查探到什么要紧消息,竟惹得殿下心情如此不悦。孙敬叹口气,不过此事怎么又与顾大人有关,殿下和顾大人间,可别闹出什么麻烦才好。

    孙敬担忧着,然还没走到书房门口,昭王殿下却当即改了主意:“不必了。”

    孙敬脚步一顿,昭王殿下没有看他:“下去罢。”

    一头雾水的孙敬:“奴才告退。”

    他合上书房门,看着外间转阴的天色。这六月里,天气变换都是一阵一阵的。

    层云堆叠,天欲雨。

    书房内暗下来,书案后的人久久未动。

    陆憬指节泛白,无声叩问。

    南安侯府之事,他有什么立场、以什么理由唤元乐过来问询?是好友,是上官,还是其他?

    他眸中讥诮,唇畔勾起一抹自嘲的弧度。

    天边最后一抹光亮隐尽,明月悬空。

    琼林苑内灯火繁盛,似与星月争辉。

    随着内侍声声唱和,翰林苑内齐齐肃顾行礼。

    “臣等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熙和帝在数十仆从簇拥之中驾临,三呼万岁之声回荡在苑中。

    “众卿平身。”

    帝王声音温和,待得在上首尊位落座,众人方回原位。

    顾宁熙的席位靠偏靠后,虽不见上首尊位情形,但也依稀知晓陛下龙体欠安。

    自元和三十年以来,陛下一直缠绵于病榻,对朝政多数时候有心无力。

    今夜也是因朝廷新科取士,陛下欢喜,故而撑着病体前来。

    “开宴。”“你连日来政事辛劳,这是母后特意让人给你熬的。”

    鸡汤炖了一日,依照太医开的食补方子,蕴着些许药香。

    陆憬无甚胃口,只是淡然接过。

    瞧着帝王喝了几勺汤,言太后示意侍女继续布菜。

    碗中膳食动了几筷,言太后笑吟吟道:“将要开春,宫中插瓶却还是多用梅花。”

    “后宫也冷冷清清的,关于纳妃一事,皇儿可有定夺?”

    言太后不能不操心此事,此番再度提起时,竟意外得了个想要的答案。

    “儿臣已有人选。”

    “是哪家的女郎?”言太后声音中有些惊喜。

    不枉她元宵佳节召了各府女郎入宫,费心安排,数度提起,皇帝总归听进去了她的话。

    顾府的三姑娘,印象中是个知礼识进退的。家世也好,伯爵府的嫡女,可堪为妃。

    言太后心中满意,又道:“只她一位?”

    “是。儿臣已交由礼部备办。”

    “也好。”言太后点头,皇帝愿意纳妃便好。

    她唯有这么一个儿子,自小到大,她和言氏一族从来都是将最好的东西双手捧与他。

    如今帝王已然长成,许多事情她不能再替他做主。憬儿能遵从她的心意先行纳妃,虽说只有一位,对她而言已是足够。

    宫人们捧着珍馐鱼贯而入,井然有序,分毫不乱。

    顾宁熙舀了一匙汤羹,不同于新科士子们的兴奋拘谨,她倒是一心一意应对着面前的佳肴,毕竟晚些时分还有得应酬忙碌。

    琼林盛宴,几年也就赶上一回。瑶华院在顾府后宅东侧,两进的小院自成一方天地。

    宁远伯府百年勋贵家族,虽则几代子弟不成器,远不复当年盛时,但仰赖祖宗庇荫,根基尚稳。

    府中一路行来,亭台阁楼,回廊轩榭错落点缀,富贵非常。

    “三姑娘,这便是瑶华院了。”王嬷嬷乃秦氏陪嫁,在府中资历颇深,一向得脸。

    她有心替夫人敲打这位从外头回来的三小姐,伯府门第非外头小门小户可比,不是什么人都能攀上的。

    王嬷嬷当先一只脚踏入院中,还没来得及介绍院中各色花卉,顾宁熙道:“母亲既然身子不适,嬷嬷还是早些回去照料,不必留在此处。”

    她下了逐客令,王嬷嬷不可置信回头,完全未料到初出茅庐的三小姐敢如此不给她脸面。

    姑娘发话,向萍立刻接上:“嬷嬷请吧,今日多谢了。”

    三姑娘已去往主屋中,王嬷嬷一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