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敌登基为帝之后: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宿敌登基为帝之后》 30-40(第14/18页)

比我更清楚才是。”

    顾宁熙默默无言,顾宁婉宽慰她道:“罢了,你不是素爱李思道的画作?昭王殿下慷慨相赠,你就当这幅山水图与你有缘吧。”

    “恩客狎妓,这笔银钱本就不清不楚。若是有心多付银两,谁能知晓?”

    她在怡棠楼候场时耳闻目睹,加上乐班中姑娘们的刻意打听,有些美人几晚的身价,几乎都要赶上繁春楼的头牌。

    “以青楼的名目,将多余的银钱送到顺隆衣铺制衣。那么,原本的贪墨银就过了明路。”

    “除了顺隆衣铺,应当还有其他地方。自然,行贿之所也不止怡棠楼。”

    三教九流之地,一切都便于隐匿。

    谢谦正了神色,顾宁熙所言他从未想到过。翌日顾宁熙一觉睡到午后。

    醒来用膳时,她奇道:“昨日带回的糕点,怎么不见佛手卷和芙蓉糕?”

    难不成,是匆忙间落下了?殊途同归。

    在太子府书房再度撞见谢谦时,顾宁熙除过叹一句时运不济,又知晓在情理中。

    昔年东宫未立,陛下钦点谢谦为三皇子陆憬伴读。“偶尔尝一次,觉得尚可。”

    言皇后点一点头,并未往心里去。

    放了一日有余的芙蓉糕依旧松软香甜,陆憬还记得那人将糕点塞到他手中时的念念叨叨:“这糕点似花一般,要新鲜出炉的才好。我是最后一刻才叫他们包起来的。”

    那夜没有月光,但醉了酒的人眼眸亮晶晶的,仿佛倒映入漫天星河。

    北风呼号,登基大典后,入狱的消息来得那般猝不及防。

    刑部官差来府上捉拿时,顾宁熙神色平静,甚至无须再对怀月交代什么。

    “郎君……”谢谦亦如此想,急于办案:“那臣先行告退。”

    屋中重归宁静,黄昏的金晖镀于窗畔。从明窗望去,街巷热闹情形尽收于眼底。

    才从茶楼中出去不久的顾宁熙,在街头漫步,顺手又买了个糖人。

    太子殿下唇畔不自觉浮起一抹浅笑,行人来来往往,她偏偏要自己吹糖。看着那红棕色的糖稀一点点鼓起,女郎的笑顾明媚而纯粹。

    如画一般的美好。

    顾宁熙行事颇有分寸,没有在花苑多留,饮过一盏茶便告辞。

    来时带路的小厮引她出府,想起方才陈沁的话,顾宁熙揉了揉眉心。

    首辅急于为嫡长女议亲,听闻连婚期都已敲定,就在五六月间。

    陈沁也是无意间听陈夫人提起,为着如此紧张的婚期,双方还要寻个顺理成章的由头。

    日子如此赶,或许老师是想要拉拢承平侯府,为陈府添一份保障。

    又或许……

    顾宁熙眉间轻蹙,宫中情势如何,朝中没有人能比老师更清楚。

    怀月落了泪,一路追到府门外。

    好在有门房再三的劝阻,将她带了回去。

    灰蒙蒙的天幕下,顾府大门重重封上。

    顾宁熙想起自己初初置办宅邸,在京都有了安身立命的家时,是怎样的满心欢喜。

    顾宅偏僻、简薄,她却再不用担心颠沛流离。

    这样好的日子,唯有三载。

    天色阴沉,似又要下雨。

    顾宁熙笑了笑,三载快活的日子,也够了。

    反正老天很少愿意厚待她。

    宣国公府百年显赫,位列开国十二元勋之首,历代皆有股肱之臣,更是曾出过大晋两任皇后。

    陛下以宣国公世子为嫡子伴读,立储之心不言而喻,稳稳安抚了后族。

    宣国公府毋庸置疑拥护东宫,顾宁熙为首辅门生,在书房内着实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汇编的账册置于案头,陆憬道:“三月初七往京郊视春耕,你随孤前去。”

    此为户部分属职务,顾宁熙起身应是,又道:“那宣德府鱼鳞册……”

    “暂缓,孤自会告知李尚书。”

    “多谢殿下。”夕阳西斜,宫廷殿宇沐浴在一片金辉中。

    寿安宫内,福宁姑姑亲自在小厨房监看着,安排陛下今日来用的晚膳。

    方处置完毕一日的政事,陆憬踏入寿安宫正殿时,天已擦黑。

    “儿臣给母后请安,母后万安。”

    “快起来。”

    帝王纯孝,言太后心中最是宽慰。

    母子二人叙了些闲话,福宁入殿道:“回太后娘娘,晚膳已预备妥当。”

    言太后点一点头:“那便传膳罢。”

    十八道精致菜肴,从晨起即开始准备。

    依言太后的吩咐,布菜的侍女先盛起一碗茯苓鸡汤。

    “太后娘娘尽可宽心了。”

    夜阑人静,福宁侍奉太后更衣。

    去往颐安行宫的行囊已经收整妥当,择日便可启程。

    言太后由侍女为她卸下凤钗,只是纳一位后妃罢了,无需她在宫中。

    等到皇帝大婚,她再亲自操持不迟。

    “婉儿可回来了?”

    福宁道:“回太后娘娘,老夫人递来信,小姐已经动身回京都了。”

    “那便好。”

    言太后丝毫不奇怪儿子择了顾家三姑娘。他对京中贵女皆是淡淡,随意选出个样貌最出挑的,家世也合适。

    “你去库房选些物件,待得新人入宫,便赐下去吧。”

    “奴婢省得。”

    紫宸宫内,帝王方听完暗卫回禀,凝神练字。

    她今日去了明安堂,大抵是生了好奇之心。

    明安堂所授课业平平,于她而言太过浅显。

    帝王落下一笔,难得地去想,倘若她生于宁远伯府,入明安堂读书,会是何等模样。

    大抵是顺遂无忧的吧,不必卷入朝堂波诡中,随波逐流。

    顾宁熙舒了口气,总归太子还算体恤。有东宫出面,户部内省得她请人暂代职务,白白担了人情。

    “臣告退。”

    会有东宫属官与她详细议定日程。春耕时节关乎一年民生,于公于私,她新任户部郎中,确实是陪太子暗访的最合适人选。

    书房的门重新合上,谢谦难得生了好奇之心,接过太子阅完的半本账册。虽说他全然不通户部庶务,但粗粗看下来,顾长瑾编纂的账目条理分明,一应数额翔实有序,寻常人略略看去亦能领悟大概。

    他不得不承认,如此才能,也难怪首辅器重顾长瑾。

    “案子可有眉目?”陆憬搁笔。

    谢谦正了神色:“已查到两处据点,严加监看,尚未打草惊蛇。”

    首辅一党的人,蝇营狗苟,以权谋私。近年来更是染指科举,动摇朝廷取士之根本,断不能顾。

    至于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