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敌登基为帝之后: 22-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宿敌登基为帝之后》 22-30(第6/18页)

位置当然靠前。也正因如此,空着时便格外醒目。

    翌日天未明,王嬷嬷便候在了瑶华院中,美其名曰担忧三姑娘不熟悉府中路途,特意来带三姑娘往夫人院中请安。

    顾宁熙由向萍挽发,这时辰还不算早。从前在户部当值,日日应卯的时辰还要早上许多。

    昨日秦夫人看似退了一步,今日倒是要拿她的错处。

    梳妆得当,顾宁熙道:“走罢。”

    向萍精神抖擞,推开了房门。

    春晖院内在预备早膳,除了顾宁熙,其余几位姑娘还未至。

    秦氏半夜都未睡好,不紧不慢在内室里梳妆。

    “还请三姑娘稍候。”连着五日去秦氏院中请安,回到瑶华院,小丫鬟刚好按吩咐从膳房取回点心。

    向萍道:“日日要姑娘去问安,也不知夫人摆的什么婆母架子。”

    秦氏膝下二子二女,长子已成家,外放在外为官,迟迟没能调回京城。他的家眷自然也随他在任上,未能随侍婆母左右。

    次子在书院中读书,一两月回府一趟。顾宁熙如此问,谢谦也不由凝眉沉思,显然从未察觉过其中关窍。

    一时半会儿寻不出答案,顾宁熙将钱袋收入袖中,暂且先回瑶华院。

    谢谦亦寻好了托词,吩咐侍从道:“去告诉母亲,便说武德司临时有公案,我已经赶去处置。”

    二人不约而同逃席,私下见的这一面,前后至多一盏茶的功夫,不会引人注目。

    顾宁熙既带着向萍,便没有隐瞒帝王的意思。只是离得远,向萍背过身听不清二人交谈的内顾。

    谢谦目送她离去,能从刑部天牢带出人犯,又改换身份安置在伯爵府中,除了陛下的手笔,不作他想。

    从前种种不经意间串联成一部分,在寒风中愈发清晰。

    顾宁熙在自己的院内用过午膳,等到未时光景,嬷嬷会再来教导入宫的礼仪。

    她应一句好,只道自己要午憩,屏退了屋中侍女。她将多余的银钱放入榻边暗格,没有自己的吩咐,此处不会有人擅动。

    一一摘下玉簪,透过铜镜,顾宁熙望见屋中案上摆着的两册宫规。

    粉玉的一副璎珞推入妆匣中,顾宁熙神情平静无波。

    他大约也还是从心底觉得,自己配不上他吧。

    顾宁熙眸光微闪,递了块糕点给她:“无妨。”

    早起对她来说不是难事,日日踏着晨曦出门,还有些从前去户部应卯的熟悉感。

    有时候她看花叶上的寒霜,恍惚间都觉得眼下的日子是一场梦,醒来时她还是户部的五品郎中。

    顾宁熙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不过到底人在屋檐下,无伤大雅的事,顺顺无妨。

    宁远伯少理后宅事,她对于秦氏总归要敬上三分。

    她没有那般有恃无恐的底气,只能自己拿捏着分寸。

    向菱也道:“三姑娘日日请安,其他几位姑娘总不能干看着,这几日都到得齐全。”

    顾宁熙笑了笑,一日日下来,不知是谁更难捱。

    她摘了耳饰:“去夫人那儿告禀一声,明日我想出府走走。”

    向萍应下,立刻打发院中丫鬟去了。

    松雅院内,秦氏烤着火:“去便去罢。”

    想起丈夫的言语,她不情不愿应下,命人明日备好车马。

    在一旁练字的顾姗听得话语,立时凑上来:“母亲,我也想出府去。”

    国丧过后,临近年关,云珮阁和月琅斋听闻进了好些时新首饰。顾姗按捺不住,丫鬟婆子去采买哪比得上她的眼光。

    秦氏没好气:“明日还要进学,你那课业完成了?”

    大晋兴女学,京都有明安、明义两处女子学堂。世家贵女多有入学者,秦氏亦送了膝下几个女孩去明安堂。

    原也不指望能学出什么名堂,等过了笄礼定下亲事,差不多便到此为止。

    “母亲……”

    顾姗贴坐在秦氏身侧,抱着人胳膊磨缠。

    架不住小女儿一通撒娇,秦氏允诺道:“等你完成夫子的课业,我便带你去云珮阁挑一副璎珞。”

    在裕水岸旁捧着一盏莲花灯时,顾宁熙忽而就不敢轻易许愿了。

    她望了望依旧立于身侧的白衣郎君,一如那日在天齐庙中。

    手中的莲花灯做得不算精致,顾宁熙默默闭上眼,几息后复又睁开。

    她蹲下身,精致的袖摆拂过,将那盏花灯轻轻送入水中。望它顺水飘远,与河上花灯渐渐合于一处,汇成一道光海。

    顾宁熙垂眸,此处僻静些,像偶然觅得的桃源,又像是卷入风波前最后的宁静。

    她无声叹息,既然脱身不得,看来宫廷泼天的富贵,老天爷是执意让她享一享了。

    再抬眸时,女郎已收整好所有情绪。

    莲花灯在夜幕中散着微光,寄托着一道道美好愿景。

    陆憬为她扶正鬓边一支珠钗,她似乎总有些未尽的心愿,想要求向神佛。

    “还有什么想要的?”

    顾宁熙由他动作,帝王的话语落至耳畔,她只道:“没有了。”

    “上次在天齐庙中的愿望,已经实现了。”她自嘲地笑笑。

    莲花灯随水波荡漾,顾宁熙望了一会儿,安静道:“时辰不早,我……们该回去了。”

    清冷的月光下,两道身影并肩偕行。

    顾宁熙有些倦,失了说话的兴致。

    马车穿街过巷,宁远伯府为三小姐留了一扇角门。

    踏着月色,那抹窈窕身影渐消失在视野中。

    马车内似乎还留着茉莉的香气,陆憬凝神许久,唇畔浮起清浅一抹笑意。

    那时在天齐庙中,她求官运亨通,姻缘顺遂。

    顾姗答应一声,露出天真得意的笑来。

    秦氏望她欢天喜地离去的模样,无奈的神情中又有些宠溺。

    王嬷嬷开口,顾宁熙应好,自在地寻了个位置坐下。

    屋子里点着炭火,可比在太极殿外等朝会开始舒坦许多。

    待到秦氏到了厅中,顾宁熙的问安真心实意。但落在这位夫人眼中,更似在挑衅。

    不咸不淡说了几轮话,秦氏半天也没套问出顾宁熙的底细。

    十九岁的姑娘,说话滴水不漏。

    秦氏心中渐恼,下人来禀道:“夫人,大姑娘到了。”

    宁远伯府的大姑娘顾姝已经定下婚事,许的是礼部尚书的儿子,因国丧的缘故还未完婚。

    二姑娘顾娴虽是庶出,但自幼养在秦氏膝下,温柔沉静。

    除了顾娴,宁远伯府其他的庶女秦氏都未亲自教养,只让嬷嬷和各自的姨娘带着,大多住在西院,平日除过请安也少见。

    四姑娘顾姗到得最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