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三国]穿着龙袍穿越了!》 100-110(第24/24页)
这里,又忽然叩首道:“请陛下恕罪,这个出使的重任,臣不敢,也不能争。”
他这一跪,刚刚还有些严肃的气氛,顿时消弭了几分。
刘秉忍不住笑道:“仲达啊,你这是在怕什么?”
“怕臣去劝公孙将军,他以为朝廷在用另一种方式拿他开玩笑。”司马懿低着头,郁闷地答道。
他又不是没听刘备说过,他那位同门师兄,样貌长得好,本事高,自有几分心高气傲,这样的人,若是知道刘备比他晚起步,现在却已坐稳了荆州牧的位置,还不知道会是什么想法。
再看朝廷让他出兵平乱,却派来一个小孩……他估计更要多想了。
当下既不宜横生枝节,就不该在这种事情上犯糊涂。所以这建议是他提的不错,事情却不能由他来办。
司马懿不恨自己效力于陛下麾下太早,只恨自己出生得晚,竟要将这份大功拱手让人。
偏巧此时司马朗还从陛下这里接了不少管理洛阳农耕的活计,无暇脱身,那就连肥水不流外人田也做不到了!
刘秉拍案而笑:“噗……公孙瓒他……”
哎,确实保不准会这么想。
一想到这稍有些滑稽的场面,刘秉先前因孔融而生的怒火,也终于在眼前的人才兴旺中回落了不少。“那以你看来,由谁走这一趟最为合适呢?”
司马懿没有思考多久,就给出了答案:“此人需沉稳有威仪,长于智谋,能与黄巾、边军往来交涉,我想,陛下已有想法了。”
是啊,这样的人,在刘秉的治下原本就没几个。
有些,还暂时动不了,比如正在主持修编律法的沮授。
“去吧,让荀公达来见朕。”
司马懿的指向够明确了,刘秉又怎会想不通这个答案。
算起来,此刻能当一方智囊的人里,除了自认年少的司马懿,也就数荀攸有空抽身了。
又不知道是不是因先前河东河内大疫的缘故,他让人转达麾下诸谋臣,身体不够健壮的不能同行,近来荀攸还从军中学了几套操练健体之法。这么一来,这先往幽州,再去青州的旅途奔波,对他来说也不算是件难事了。
这件棘手的难事,就由荀攸去做吧。
听得陛下转达了张燕的奏报,以及先前他与司马懿的商谈,荀攸若有所思:“这幽州一行,倒是还有另一事可做。先前我与陛下说,您为帝王,需令宗室,都安于做个宗室,以如今的局势看,荥阳王唯您马首是瞻,虽脾性胆怯,也没在逆贼袁绍面前丢了皇室体面,冀州牧荆州牧为宗室之后,都各有建树,也该去看看,那位刘幽州是怎么想的了。”
“至于这说服公孙瓒威服黄巾,解北海百姓之困,臣必定替陛下办成!”
刘秉微微抬起了嘴角:“公达,你这句话足以让我知道,你不会令人失望的。”
因为他说的,是解北海百姓之困,而不是解北海之困!
“荀卿听令!”
刘秉面色一正,抬手,举起了手边的佩剑,与在司马懿向荀攸通传消息时写完的圣旨。
“着你即刻赶赴幽州,调白马突骑赶赴青州,平乱贼匪党,除无为官吏,凡出此剑,如朕亲临,公孙瓒、张燕等诸将,都需听你调派!”
荀攸抬手接剑,心中顿时情绪激荡,好在他一向面容敦厚,宛若智迟,此刻也慢了一步,没将那激动全写在脸上,只定定回道:“臣——谨遵圣谕。”
这把佩剑,算起来还是出征洛阳之前,和那些士卒回炉重铸的兵器一起打造的,远不似陛下那身与众不同的龙袍,还有着非同一般的特征,甚至稍显朴素了一些。
但随着陛下的这道诏令下达,这洛阳的朝廷好像又已向着前方迈出了一步,让他这第一个接到天子剑的人,清清楚楚地看到了这一点。
“陛下……”
“说起来,”刘秉没给荀攸以表达感动的机会,他讲完了公事,就已闲谈道,“公达,若是朕没记错的话,早前,颍川荀氏为避董卓之乱,大多随着文若迁去了冀州,还有一部分并未回来。你此次前去平乱,还需途经之此,再多带些人回来吧。也算是你未缺席荀氏上下的迁居行动了。”
荀攸:“……”
陛下这一句话,就让他又想到了早前没随其余荀氏族人撤离,而是与荀爽一并留在洛阳的情形,以及他为了调查陛下的真假,自己送上门去的笑话。此刻再去回想,也不知道该说是幸运还是命该如此。
这再多出来的一项任务,说来也并不难办,只是……
士族名流之家,对于陛下的唯才是举,和保举黄巾为朝中重臣,或多或少还有些偏狭之见,故而止步未前。
可若是让荀攸说的话,陛下的耐心,已然止步于韩馥、袁绍、孔融之事,若觉得来了三两人便足矣,很有可能,会招来天大的麻烦。
他也该去好好说道说道了。
“对了,”荀攸刚向陛下告辞,见陛下也已俯首案前,由着他退出此地,忽然又听到了陛下的声音,“让文若来见朕。”
荀攸没有多言,只把这道传唤的消息告知了荀彧,便准备去收拾上路的行装。他向来低调处事,也不打算把有些差事弄得太过劳师动众。
可陛下的佩剑这种东西,对于追随陛下起兵的众人来说,难道是什么很难认出的东西吗?
“荀军师,陛下是否有大事要做?”
“此次又要派遣哪一路兵马出征?”
“荀军师……”
荀攸:“……”
救命啊,这一路上,各方投来的注目礼,都快把荀攸给淹没了。以至于这位天子亲遣的使者,竟好像是落荒而逃地挣脱出了人群,勉强回到了自己的宅邸当中。
而在这一片热闹的另一端,得到了荀攸传诏的荀彧,也已站在了刘秉的面前,听得陛下说道:“朕有两件事,希望文若尽快办妥。”
“一件,是朝堂官员的考核升降制度,务必早日成文,发往诸州。”
荀彧颔首道:“此事,臣已在着手办理了。”
“那就说另一件事!”刘秉道,“代朕草拟一份公文,分发至各方官员手中,务必让他们了解其中的意思。中央朝廷与地方官员往来办事,务必留有交涉的证明,彼此之间传达消息,也必须精准、明白!谁再敢卖弄高深,让人猜谜揣度,就给我早日陪袁公路养鸭子去,磨砺磨砺心志!”
办事留痕,说话明白,谁也不许给他当谜语人!
别管他刘秉是不是天下最大的谜语人交流受益者,反正现在,他必须杜绝这种可怕的陋习!
【作者有话说】
饼饼:我是皇帝,我说了算!
(掰手指算)晚上还有一更,12点前,尽量这周末结束冀州青州这段,然后就离打董卓天下统一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