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穿着龙袍穿越了!: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三国]穿着龙袍穿越了!》 100-110(第2/24页)

行动,而是按捺住了交战的冲动,只等个最好的动手时机。他军中上下的配合,也不止是由他一人驰骋冲阵,杀得敌军抱头鼠窜便够了的。锋矢之后,也需有令行禁止的精锐,组成托举刀锋的刀把,那将军平日里的演兵,就得有方有度。”

    “可这训导士卒、操持军务之事,是等闲的考核能校验出来的吗?又是寻常的武官从事能接触到的东西吗?”

    马超沉默着皱起了眉头,其实能从刘秉的口中听出几分对这武举的意动,可还是被这疑难阻拦了下来。

    或者说,是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

    他试探着答道:“那就多设几项考核的标准,不能只是弓马娴熟,卓有勇力?”

    “不是如此简单的。”刘秉回道,“朝廷选官,自要政令上下通达,官员忠心于君主,那这考核之中就应有兵书墨义,朝廷法度的考核,可凉州诸羌之中,能识文断字的都在极少数,岂不是又觉朝廷于他们有所偏见了吗?”

    设置他们都不会的考核科目,这叫什么?这叫歧视!

    “便如你父亲这般识得汉字,也已做上偏将军的,朝廷只需调整督查军纪,核验战功,以定例升迁就好。而那组建吏曹官员之事,京中已有人在办了。对于再次一等的武官呢?”

    “朕有一个想法,你要不要听一听?”

    马超此刻俨然已经忘记了,他最开始决定说话放肆一些的时候,是要在陛下面前和吕布较劲,现在已完全被带入了陛下的节奏之中。

    他连连点头,又忽然意识到,陛下可以拿出这等闲话家常一般的语气,他却不能如此冒犯,噤若寒蝉地低下了头。

    刘秉说道:“凡是考核,都需先有人,再有考。洛阳招贤令下的考核,是因天下有万千读书的士人,那武将的考核呢?虽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卒,是少了野心,但也必须承认,不是每个士卒都有这样的天资成为将领。而有条件成为将领的人,也需有运道从战场上活下来,再有学习些东西的机会。”

    “朕没这个本事,管这战场上的刀剑无眼,只能管管,让羌人将领学得汉话汉字,顺应朝廷遴选官员的标准。简而言之,在凉州设一处官学,不教什么五经要义,只教如何做大汉的武将,你以为如何?”

    马超抿了抿唇,不得不承认陛下的话说得对。他指责朝廷对凉州将领少有提拔的时候也忘记了一件事,有相当一部分所谓的将领,是无法走入司隶,向陛下妥善陈情的。若是真让他们直接升迁,才真是要让朝廷乱了军队的秩序。

    但若是设立武学的话……

    “你也先别高兴得那么早,这只是朕一人的想法,要如何实施,能否实施,都还有诸多未能解决的问题。若你觉得此举可行的话,不如去与那些羌人首领会面相询,在朕自凉州折返之前,拿出些可行的建议。”

    “……我?”马超惊愕地指了指自己。

    “你提出的问题,不应该由你来征集解决之策吗?”

    ……

    “我猜陛下还有一句话没说。若是这样他们还不满足的话,便不能说什么了。”

    “也不能这么说。”刘秉看着单独被他叫到面前的贾诩,神情比起先前在马超面前端着皇帝架子,不知轻松了多少,“这叫参与感。”

    “黑山军中的士卒,曾经并不将汉廷当作管束他们的朝廷,所以才有四处劫掠之举。但他们护送朕回到了洛阳,协助朕重新建起一个崭新的朝廷,朝廷的一砖一瓦,都有他们的贡献,哪怕法令现在也要约束到他们的身上,他们也不会觉得这是在褫夺他们的自由。武官官学也是同样的。”

    “当它的秩序是由凉州众人一步步推衍得来,他们也就更能接受朝廷需要借此来对他们做出筛选。哪怕官学发挥出其作用仍需要数年的时间,方能令此地本有割据之心的羌将归顺,也不当再有怨言了。”

    “不过……光只有官学和考功,还不够。”刘秉的脸色又严肃了起来,“沿途行来,凉州境内与其说是民风剽悍,不如说是多有未曾开化之处,也难怪,早年间的关中常遭凉州乱军劫掠。”

    要知道,关中的长安并不是东汉的首都,还在西汉末年遭到过赤眉军的洗劫,其间早不能和西汉时候相比,可就算如此,那也是远胜过凉州的繁华。

    “设立官学,归根到底,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陛下是想……”

    “现在说这些都还为时尚早。关中乱贼未除,洛阳未重新光复,朝廷于军粮储备上尚且不足,拿什么来补给凉州?也只能先选出合适的官员治理此地,徐徐图之了。”刘秉问道,“你觉得马腾和马超如何?”

    “陛下今日不是已经试探过他们了吗?”贾诩捋须,从容答道,“这马腾不算循规蹈矩之人,但也因此番战败,激发出了怯懦退缩之意,要拿捏住他不难。倒是那马超年纪尚轻,正值胆大包天之时,若是陛下说什么让他和吕布重新比一场,决定赤兔的归属,他必定还敢应战。”

    “这样的人不用来打董卓真是浪费了……”刘秉说到这里,忽然瞧见贾诩的表情变得有几分古怪,“怎么了?”

    贾诩道:“臣在向陛下发出的第二封战报中提及了,臣建议吕将军给董卓去信一封,看看能否将他诈来凉州,这封信,就是由马超送去的。”

    那马超也确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竟真直接瞎扯了个报信的借口,就杀到了长安城下,把信射了出去,随后逃回。虽然经历了一番波折,但终究还是达到了效果。陛下说,不用来对付董卓浪费了,还真没说错。

    提起那封信,刘秉也直接笑了出来,甚至笑得颇有几分不在意形象:“哈哈哈哈哈到底是谁给奉先想的见信如晤这句话?简直是把这远道而来的信,直接配上了吕奉先的脸,董卓不气出个好歹来,都是奇怪了!”

    他有些恶趣味地又道:“文和,你说——朕既来到了凉州,要不要也给关中再送一封信?”

    “陛下不可!”贾诩面色一沉,毫不犹豫地给出了一个答复。“陛下应当明白,凡事过犹不及。董卓因凉州后路断绝,必已心乱,幸而吕将军没在此时向关中动兵,让他能暂时压住消息,才没到孤注一掷、剑走偏锋的时候。可若陛下抵达凉州的消息送到他面前,他会如何想?”

    “他会觉得,这是洛阳朝廷与长安朝廷开战的信号!”

    贾诩点头:“陛下此来,稳定前方军心,让暂时偃旗息鼓的凉州向洛阳投诚,就已足够了,切莫逼迫董卓不管不顾,全线进攻,还是在凉州的疆土上发起决战!”

    这凉州,终究能算是董卓的老家。

    陛下今日稳占上风,这不假,但也可能让局势在瞬息之间发生颠倒。

    刘秉连忙从善如流地回道:“朕明白了,听文和的建议。还是说回先前的事吧。马超此人,用作一方精兵统帅,给董卓找麻烦尚可,这脾性放在凉州,却难免留下后患,往后还是随朕回到洛阳为好。倒是这马腾,既在羌人之中威望不低,又仍有几分敦厚脾性,不如在这凉州做一方官员。”

    “先前马腾的那句话也没错,若是有耿鄙这样的凉州刺史,就算重来一回,马腾也一定会加入叛军的行列,归根到底,还是要有一位张弛有度,恩威并施的刺史,此人还应有统兵之能与随机应变的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