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穿着龙袍穿越了!: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三国]穿着龙袍穿越了!》 70-80(第20/27页)

行差踏错半步,闹出了斩杀当朝股肱的笑话!

    ……

    不过此刻,这里的种种惊变与应对要想传到关中,还需要一段时日。

    董卓在此时收到的,只是李傕从荆州败退的消息。

    “你说……你是在一个月前落败的?”董卓脸色骤变,目光如刀地扎在李傕的脸上,“那你为何直到此时才来报信?”

    李傕回来得未免太晚了!

    他以为,前往荆州的李傕和刘表迟迟发没有动静,是因为刘表需要深入荆州,与此地的士族交涉。这冬日也不是适宜行军的时候,就算真要铲除宗贼,稳定荆州的局势,恐怕也得等到开春之后。

    没有坏消息,其实就是好消息。

    谁知道,坏事早就已经发生了,这荆州之争,他也慢了洛阳朝廷一步!

    当听到刘表向李傕求援的时候,董卓的拳头已经死死地捏在了一起,听到李傕转达的那句赔了太守州牧还折损兵马这样的话时,怒火已经爬满了他狰狞的面容,现在这句质问,更是让他直接拍案而起。

    若是眼神可以杀人的话,李傕的脑袋已不知掉了几次了!

    “说话啊,军情急报,也是可以拖延的东西吗?”

    李傕嗫嚅着回道:“敌军的兵力不多,我派出了哨骑查探,还发现,他们与黄祖展开了交手,从南阳到襄阳全线空虚……我虽被迫退回武关,但也只是一开始输了先机,还被那燕人武夫骗了,不是……”

    “不是什么不是?”董卓真想拿把刀撬开李傕这个脑子看看,他到底在想的什么东西。

    他一个被骗的,被人少的一方痛击的,凭什么说别人是莽夫?又凭什么觉得,在他已经输了士气的情况下,还能重新赢回来?

    还不如早些把消息汇报到他的面前,或许还能早早变更计划,换一条路来走。

    现在算是什么?

    这白白耽误的一个月里,洛阳的朝廷又做出了多少事!

    董卓的声音里余怒未消:“告诉我!你等在那里等出了什么结果?是看到了黄祖作为荆州豪强的代表,给了洛阳派出的荆州牧以痛击,让你看到了重新插手荆州战局的机会?还是你在武关附近募招兵将,招到了一位有着万夫不当之勇的奇才,带着你打了回去?”

    “……都,都没有。”李傕的脑袋更低了。

    幸好李儒闻讯而来,向董卓低声说了两句,让太尉的怒气平息了几分。

    也由李儒先平心静气地问道:“说说这一个月中情况吧。”

    李傕答道:“洛阳派出的荆州牧,是之前的河东太守刘备。他比刘表还快一步,找上了蒯越蒯良兄弟,夺下了襄阳的主动权……”

    他说到这里,小心地抬眼,端详了一番太尉的神情,却见董卓只是摆了摆手,示意他接着往下说,并未因这个消息大发雷霆。

    李儒倒是不难理解董卓此时的表现。

    他既然早知卢植与刘秉之间有着非同一般的联系,那就自然不会将刘备当成一个寻常的官员。能在先前那等紧要关头得到提携重用的,必然才干一流,能当大任。现在被提携为荆州牧,率先争下一城,就只是证明了这一点,而不是让人意外。

    李傕道:“刘表落败后,已被押送往洛阳,由那边裁定罪责,襄阳蔡氏也被抄没家产,送往洛阳……”

    “继续。”董卓阴沉着脸,挤出了两个字。

    李儒暗忖,稍后他还该当提醒一番太尉,这刘表算是为数不多愿意与他合作的人,现在不幸落入敌手,极有可能会遭遇不幸,还是该当在朝中公开表彰,厚待其子才好,否则再有荆州这样的情况,谁又愿意为他们以身涉险呢?

    “后面……”李傕是真不太想接着往下说,毕竟他要说下去的,依然不是什么好消息。但董卓的表情仿佛在说,他要是不好好交代,这拖延军情的大罪,就要他以血来还了!

    “您还记得之前在洛阳的时候杀过一个人吗?”李傕试探着问道。

    董卓眼睛一瞪:“我在洛阳杀的人多了去了,你说的是哪一个?”

    “大司农周忠之子周晖。”

    这年轻人听说洛阳有变,担心自己的老父亲在洛阳遇难,心急火燎地赶赴帝都而来,结果被董卓因一点和他父亲的旧怨,杀死在了半道上。

    “你提他做什么?”董卓满不在乎,“周忠知道他儿子是我所杀,还不是只能被一并挟持到长安来,在关中督办农事,筹备春耕。”

    毕竟,朝廷在名义上,还是刘协的朝廷,不是他董卓的朝廷。

    李傕摆手:“我说的不是他,是他的同族。庐江周氏出了一位太尉,一位九卿,身家名望卓然,月前,还有人听闻荆州之变后,倾尽家资筹措了一路兵马,与孙坚等人讨伐黄祖的队伍会合在了一处。”

    原本,孙坚孙策的兵马并不算多,既要压制那些为他们所俘虏的宗贼兵卒,又要对上荆州最大的地头蛇黄祖,难免捉襟见肘,也不知会否为人所趁,可这一路兵马,竟是眼看着与孙坚孙策为故交,在带兵前来后,补足了这人手不足的缺陷。

    李傕接到战报的时候,气得牙关紧咬,不敢相信对面不仅抢占先机,将他逼退,竟然还能有这样的好运气!

    最可气的是——

    “据说那领兵的只是个十六岁的少年人,是大司农的堂侄,名叫周瑜。我想着年轻人总难免冒失,会被黄祖算计,就又观望了一阵。谁知道此人和孙策联手,活捉了黄祖的长子黄射……”

    “然后你才终于知道自己没有先机可趁,所以回来了?”

    董卓气得直想把自己的鞋子脱下来,直接砸在李傕的脸上,“你怎么不等到他们把黄祖的脑袋都给割下来,送往洛阳的时候,再从武关退兵呢?”

    李傕不敢说,那样的话可能就太久了。

    毕竟,虽然黄祖的儿子被抓了,他本人可没有投降的意思,仗着军中有猛将,还在召集周遭的宗贼,预备给那一路高歌猛进的敌军以厉害看看呢。

    但李傕可不敢再继续观望下去了。

    接连一月之间,他只弄清楚了现在守在荆州的都是什么人,却寸功未立,也没能发觉敌军的一点破绽,要是接下来收到的还是坏消息,他估计就不敢回朝述职了。起码现在,他还能把话说出口。

    毕竟,他无论如何,还是忠心于太尉的。

    就像此刻,董卓明明已经火冒三丈,恨不得一脚把李傕踹出去,也知道现在不是对他施以重罚的时候。

    谁让就在李傕折返长安之前,他还收到了另外的一个坏消息。

    前往凉州拉拢韩遂、马腾的使者回来了,但带来的,不是这两人愿意与他合作的好消息,而是这两人的就地起价!

    按照两人之中更为强势的韩遂所说,他们在凉州养着这样的一批兵马,要让士卒吃饱饭,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凉州为数不多能用于耕作的湟中谷地去年的收成不好,只勉强够糊口之用。

    怎么说呢,他们看在长安有天子的份上,就不在今年劫掠关中,谋夺粮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