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穿着龙袍穿越了!: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三国]穿着龙袍穿越了!》 40-50(第18/30页)

字!”

    “……段?”刘秉困惑极了。

    他记得董卓麾下有什么李傕郭汜,这个“段”是从哪里来的?

    张燕反正是不知道。

    还是荀攸闻声上前,给出了解答:“陛下,这个段,是武威段氏的段!”

    “董卓麾下的武将亲信,自他入京后,各有升迁,但只有其中能力出众者,才得到了中郎将之名,其中一人姓段,名为段煨,出自凉州武威段氏!”

    想到此地并不只有刘秉这位陛下,还有并州出身的吕布和冀州人张燕,应当对这位将领的情况并不太清楚,荀攸继续解释。

    “武威段氏中最为出名的,莫过于孝桓皇帝朝时的太尉段颎。此人在凉州征战羌族十余年,斩首羌人三万有余,缴获牛马四十万,汉军部曲损失却仅有四百余人。凉州名将之中,属此人杀性最重,也堪称用兵如神!段颎去世至今,已有十年,但提起他的名号,在凉州仍能止小儿啼哭。这段煨,就是他的同族。”

    虽然说因为一个人的战绩,就觉得全家都很能打,其实是不太合适的,但很显然,段煨能在董卓麾下占据一席之地,肯定不是因为他有这份亲戚关系。

    当刘秉带人隔河遥遥相望的时候,也看到的是一片逐渐成型的军营,随着玄色军旗招展,隔着江上雾凇,送来了一阵肃杀之气。

    毫无疑问,这也是董卓,对那份檄文做出的应答。

    ……

    而此刻,段煨作为此地主将,也正在巡视着这座正在沿河而起的军营。

    身量高大的将领挎着一把厚重的大剑,昂首阔步之间,带着迫人的杀气,可偏偏他眉眼深沉,神态沉稳,又并不似一把已然出鞘的利刃,而是一柄暗藏锋芒的刀。

    当站定在河边时,他终于停下了脚步,向一旁同行的文士投去了一眼,正见临河的冷风吹起了对方鬓边半黑不白的头发,更显老成持重。

    似是感觉到了身上的视线,文士懒散地抬了抬眼皮:“段将军似乎对我有意见?”

    段煨哼了一声,回道:“不敢,毕竟是太尉的吩咐,让我与你同守此地。真是想不明白,李文优为何非要你来为我谋划。”

    文士不置可否地笑了笑,没打算接这句怎么说都要得罪人的话。

    段煨自己却知道,他不是在嫌弃董卓和李儒的安排,实是有些忌惮身旁的这位。

    他吐出了一口浊气,目光望向了远处,话却是说给近前的那人听的:“贾文和,我早年间听过一个传闻。说是你早年间有一阵子因病辞官,路上遇到了叛乱的羌人,和同行之人一并被抓了。”

    贾诩回他:“这不是传闻。”

    而是一个事实。

    “那么随后的话,也应该不是传闻了?”段煨没从贾诩的脸上看出点情绪来,只能接着说了下去。

    “你和那些羌人说,你是段纪明(段颎)的外孙,不能杀你,只要将你放了,家中一定能出重金,羌氐都惧怕段太尉的名声,真把你给放了,却把你同行的几十人全给杀了。我却不记得我段氏的外家姻亲里有一户姓贾的。”

    以段煨看来,这人自保的本事倒当真不差,但性情冷漠,也足可从此事中窥见些迹象!

    那他对这人有意见有什么问题吗?

    “贾文和,我没什么想跟你说的,只有一句话——”

    段煨紧盯着贾诩波澜不惊的面容,语气认真地近乎严肃:“你最好把你全部的聪明才智,都用在拦截河内的叛党上!”

    贾诩温吞地笑了一下。

    “叛党入京,我一个凉州人必不能讨好,自当……为太尉大业竭尽全力。”

    【作者有话说】

    一边是贾诩,一边是荀攸

    赶鸭子上架PK赶鸭子上架,请看哪只鸭子更胜一筹[狗头][比心]

    加更了两千字,明天继续!努力多写点。

    第47章 第四十七章

    ◎这还是我儿曹昂?◎

    段煨总觉得,贾诩这句话听起来有些微妙的怪异。

    偏偏每个字里,都透着他的“立场”和“竭力”。

    他也只能放下之前贾诩假装是段家人的旧怨,向他问询:“以文和所见,我们要如何稳守此地?”

    贾诩指了指眼前的河面,开口道:“我听过有一句话,叫做千里设防,便如千里不防。”

    “愿闻其详。”

    贾诩其实对段煨还是挺满意的,若是董卓非要让他和李傕郭汜牛辅董旻之流配合打防守,李儒再怎么劝他,他都不会来淌这趟浑水,接下这个烂摊子。

    段煨不太一样,丁是丁卯是卯的,让他防守,他就真的只考虑防守。

    当个保命的盾牌挺好用。

    现在都说出“愿闻其详”的话来了,可见早年间的旧账已是翻了篇。

    贾诩信步沿河而行,说道:“段将军且看,贼党占据河东河内之后,河岸二百余里,数十处渡河河口,尽在眼前。我们若是分兵各处,确保处处不失,与并未增兵设防有何不同?”

    “再看敌军,黑山军以贼寇转徙征战起家,处事灵活,并州军以吕布为首,刚猛精干,其为首之人,更是以罪己诏看似自省断尾,实则尽收民心,有破釜沉舟之能。若要渡河,必寻荫蔽处潜踪匿迹,但求一击即中。我方兵力一旦分散,看似眼线密布,实则满是破绽。”

    “我且问您,那吕布也曾一度任职于太尉麾下,若河岸有千人兵马,他领二百人渡河,谁胜谁负?”

    段煨面颊动了动,还是说了实话:“此人悍勇,当世少见。”

    翻译过来,真能以一当十。若真作为渡河的先锋,便是一支扎向腹心的利刺。人少了还真拦不住他。

    贾诩道:“以我愚见,段将军屯兵孟津,军营齐整,无需打散阵型,只需在沿河增设烽火,每队百人,用于警报和临时拦截,烽火台下备以火油投车,防止敌军船只大举渡河。烽火一起,便即刻发兵拦截。大军循令而动,骑兵动若惊雷,方能尽显戍守一方的优势。”

    船只渡河,终究能运载的人数还是有限的,就算真的让对面先在此地扎营了,接到了烽火信号的大军也能将他们迅速击溃。

    段煨犹豫了片刻,问道:“那若是敌军声东击西,又当如何呢?”

    “烽火分作二级,以人数区分。”

    “若是敌军见火油烧船,舍身泅渡,又当如何?”

    贾诩回答得毫不犹豫:“凛冬时节,宜备草编阻水,再以火烧之。”

    “若是敌军屡屡试探,出疲兵之计……”

    贾诩又笑了:“太尉看中的,不正是他们心急,欲速攻洛阳,而我们只做铁壁阻挡于此,消耗他们的人力吗?是疲了谁的兵,段将军心中自有分寸。”

    现在只看,对面的破釜沉舟,到底能走到哪一步了。

    ……

    刘秉把手猛地从水中抽了出来,倒吸了一口气:“这水也太凉了!”

    之前擒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