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穿着龙袍穿越了!: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三国]穿着龙袍穿越了!》 40-50(第13/30页)

己叫一句冤枉。

    但他自觉自己如今要为陛下办事,气度更当沉稳,便平心静气地向张燕解释道:“张将军有所不知,陛下选择不按檄文旧例声讨董贼,而是罪己以安民,必定经过了一番挣扎,故而这亲笔手书之上多处涂画,笔画歪斜。我知陛下书成当夜未能入眠,明灯点了一.夜,旁人却不在局中,未必能明白其中真意。”

    “若是张将军想看,我即刻就能将其拿出,但若说要将它展览出去,让河东郡中的百姓也都看到这份陛下亲笔,我却觉得不太妥当。”

    “此事我也可以作证。”卫觊在旁答道,“此前玄德派人来告知,要我将这份罪己诏张贴于安邑,我吓得连忙就来太守府找他了。就算玄德可协助陛下书写檄文,但岂能连罪己诏都写!”

    这何止是冒犯陛下,简直是为臣者大逆不道。

    “幸好,玄德即刻就取出了陛下的亲笔,以证他清白。”

    张燕皱眉:“这手书本身,真不适合展出来?”

    卫觊郑重地点头。

    他卫家以书法见长,他本人更是写得一手好字。所以,就算他对陛下称得上是敬重有加,俯首听令,也不得不说,那份手书真迹之上的字,大概只能用“初成人形”来形容。

    正如刘备所说,完全可以体会到,当陛下字斟句酌间推翻了檄文的写法,选择用罪己诏的方式来敬告两郡百姓时,心中有着怎样的撕扯,竟让他执笔无力,笔画模糊。但唯恐庸人误解,还是不必展出了。

    卫觊说道:“总归我等已看到了,陛下多年间身在禁宫,却于文章词句间俯仰于天地,更有千古词句流转笔下,乃是从心所欲,妙手而得,又何必去管书法……”

    他刚说到这里,忽然听见外面加重了两声的脚步,连忙正色闭嘴,从容端坐。果然随即就见,陛下自外间迈步而来,随后坐在了上首。

    落座后便是一句:“不必再提手书优劣了。”

    “是。”在座众人齐齐应声。

    看他们这句答应说得还算诚心痛快,不像是来敷衍他的,刘秉终于松了一口气。

    可别提他的字了好吗?就这么难看,勉强能写,爱看不看!

    他那日,终于因并州的战报有了灵感和底气,能把这篇以皇帝身份来发出的檄文写完,可算是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再要有多出彩,那是万万不能了。

    他现在最怕的就是两件事。

    一件是有人来问他的字为什么这么难看。不过看起来,他修修改改的痕迹已经被臣子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一件就是有人来问他为何这全文中时而妙语连珠时而凑凑字数。那这就只能归结于他的必备篇目库存就这么点了……

    总之,在忽略掉一部分后续麻烦的前提下,他已成功地完成了“书写讨董檄文”的任务,度过了眼前一个最为重要的难关。

    他面色肃然地开口:“今日请诸位前来议事,有两项要务需要商榷。其一,就是并州的军情。相信之前从北方传来的消息,诸位都已知道了。吕、刘二位将军攻破美稷城,一战便已尽全功,也让太原郡太守敬畏有加,声称不敢听从伪朝号令,意欲前来河东拜谒。这并州兵马南下驻扎,总得有个落脚的军营。”

    张燕奇道:“吕奉先管束不住他的这些同乡?”

    刘秉无奈:“一州之地,岂是人人相识?”

    他转向了刘备:“玄德,我听闻你也有带兵的经验,你麾下云长、翼德二将也是武力不凡,可否劳你替朕接待他们?”

    刘备连忙起身应道:“定不辱命!”

    刘秉点了点头:“另一件事,便是与那檄文有关。兖州那边姑且不提了,有曹昂曹子脩在,联络曹操议定发兵时日,料来不难,我更在意的,是冀州那边的情况。”

    “当日袁绍自河内途经,我因疑心他仍与董卓有所牵连,从京中逃出,也只是为了蒙蔽视线,于是并未与他相见,只让张将军赠予袁绍若干护卫,确保他能安然抵达冀州。可按照随后种种看来,袁绍此人确有讨伐董卓之心,反而是那冀州牧韩馥畏惧于董卓权势,耽误了冀州群雄的招兵买马。”

    “曹孟德的那份檄文应当已经发过去了,可令韩馥投鼠忌器,松开对袁绍的监管。但我看,咱们也该再为他添一把火!”

    “是极!”张燕拍案赞道,“该将陛下的这份檄文也传到冀州去!孙轻那小子尊奉陛下之命,近来袭扰冀州边境,本是要让韩馥得个警示,无暇他顾的,结果他可倒好,直接对外当起了缩头乌龟,对内却还是重拳出击,哈,这叫什么道理?不如直接将话说个明白,看他要尊哪个陛下!”

    对于张燕这人口无遮拦,管一州州牧叫“缩头乌龟”,刘秉已经懒得多说了,反正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这位冀州牧韩馥在历史上是躲厕所里自杀的,因为死法过于奇葩,他反复看了三次,现在被叫一声乌龟倒也没错。

    他向座中众人问道:“谁愿为我去送此檄文?”

    按说这事该让文官去做的。但他手底下的众多忠臣识字率堪忧,还大多是武将,有点处理庶务本事的,别管是不是童工,都已被派遣上阵了,还各自忙碌,脱不开身。

    但想到若是让张燕这样的武将去送信……

    刘秉还没纠结出个所以然来,忽见座中一人起身,向前一步站在了堂上,向他抱拳请命:“陛下,由我来送这封檄文吧!”

    “子龙,你……”

    “云虽不才,也想为陛下排忧解难!”赵云语气硬朗坚毅,又忽而在与上首的帝王目光相对时,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俯身深深一拜,“此前一直无有机会向陛下阐明,但今日既有要事待办,赵云不得不说。”

    “初来河东之时,陛下盛情相邀,请我看清,身在此地,到底是从军还是从贼,这个问题,早已有了答案。”

    就算在之前还没有答案,在陛下放出了这份名为罪己、实为募招子民相随的檄文后,他也有这个答案了!

    请他来此的同乡并未诓骗于他,此地也确有一位正要图谋重振江山的明君!

    赵云言辞恳切:“若陛下愿意将此重任交托给我,赵云必不辜负陛下所托,必将此檄文妥善送至韩州牧、袁太守的面前,叫他们知晓陛下的威名。送完此书,也请陛下另给我半月的时间,让我折返真定一趟,再为陛下招募些许擅长武艺的乡党前来助力!”

    刘秉顿时面露喜色,自上方离席而起,来到了赵云的面前。

    刘备不知道为何,总觉得这个场面似曾相识。

    只因陛下一时激动,便握住了赵云的双手:“子龙主动请缨,我又怎会不允。此事,便交托给你去办了。”

    按照刘秉所想,这也确实是前去送“信”最合适的人选了!

    赵云是冀州人,熟悉冀州的风土人情,又仪表堂堂,比起等闲的礼官不知出众几倍,更不至于和韩馥当场打起来,足以撑起他的颜面。

    更妙的还是赵云的后半句话。他不仅打算接下这送信的任务,还要回家一趟,把相识的乡党都给拉上,以填充陛下讨贼的兵力。

    这是何等的觉悟啊!

    他要是拒绝这份好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