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穿着龙袍穿越了!: 20-3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三国]穿着龙袍穿越了!》 20-30(第4/29页)


    可等董卓一到,别说西园八校了,北军五校都落到了对方手里,属实有些难捱。

    但还没等他多想下去,忽然撞上了人,连忙退了回来。

    曹操转头,就见趁着众人都在望向刘协各有唏嘘的时候,有一道身影悄悄摸摸地挪到了他的旁边,与他身旁的人换了个位置。

    曹操一惊:“司马建公这是作甚?”

    司马防以气声说道:“来找你曹孟德说上几句话,无妨吧?”

    曹操:“……我若说有碍,岂不是辜负了司马建公当年对我的举荐之恩。”

    司马防端正地站定,与曹操并肩。

    曹操目光下移,无语地看到这位长辈的膝弯微微一低,仿佛他这样把脑袋高度再往下调些,能让此刻的谈话更不易被外人听到。

    “您有什么话就说吧。”

    司马防道:“我听说,五年前王芬联合许攸、周旌等人谋逆,想要废黜,或者说是刺杀先帝,改立合肥侯的时候,因为许攸和你的交情,还找上过你,被你给拒绝了。你当时是怎么说的?”

    曹操愣了一下,答道:“我和许子远说,从古到今,废立皇帝都是天下间的不祥之事,就算真的要做,也是如同伊尹、霍光一般,衡量轻重、计算成败,怀着忠心,手握宰相大权,得到朝臣认可之后才做的。不能只看到他们做成了这件事,乍看起来好像还挺容易,就真觉得此事好办,该当效仿。”

    司马防点了点头:“那你现在的想法,有没有改变?”

    曹操凝眸沉思,被视线中猝然擦亮的火光搅碎了目光中的平静,“……或许没有。”

    他现在还是这么想。

    董卓提出废立天子的时候,就是把自己比成霍光。

    可姑且不谈他有没有霍光这样的辅政大权,只说他的行事作风,都谈不上和霍光有半分相似。

    他连田延年都不如!

    所以他仍不觉得董卓废刘辩而取刘协,用这个看似在挑选一位明君的方式立威,是一件壮举!

    他声音虽轻,司马防却听得出来,这句话中是怎样的坚决态度。

    他心头一喜,再度问道:“也就是说,倘若弘农王有机会重回圣人宝座,你还会支持于他?当然,如果他能胆子再大一些就更好了。”

    曹操狐疑地往司马防的脸上瞥了一眼,不知是不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一个已退到闲职韬光养晦的人,居然也能问出这样激进的一句话。

    再想到他之前拦阻卢植的行动,曹操更觉,有点看不透司马防此人了。

    以前也没见他这么忠君爱国啊。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是的话,你有意离京之时,我一定助你一臂之力。”

    曹操眉头一拧:“司马公,此话慎言!董司空近来还令人寻我,看我曹操是个人才,打算封我为骁骑校尉。升官发财的前程就摆在这里了,我离开作甚!”

    司马防连忙按住了曹操险些拔高的音量,连连点头:“好好好,我知道了,我就是同你说这一句,没别的意思。”

    曹操说什么董卓看他是个人才,这话还真不能算夸大。

    他也看曹操是个人才啊。

    司马朗和司马懿年轻,和那黑山军合作,勉强打了些胜仗,但谁知道黑山贼会不会突然又不想和他们配合了,还是该当另寻一路助力才好。

    他在洛阳挑挑拣拣,就觉曹操合适。

    过来重新混个善缘。

    既然话已传到,为免令人生疑,他就先退回去了。

    司马防一步步地挪回到了自己原本的位置。仗着众多官员站在夜幕的阴影里,竟未被多少人察觉到这趟往复。

    今日此地的主角刘协,也已说到了最后一句。

    “……去彼昭昭,就冥冥兮——呜呼哀哉!”

    群臣闻言,纷纷掩袖痛哭,唉声不断。

    随后就见天子被几名禁卫扶上了辇车,折返宫中。他们这些朝臣也各自散去。

    一时之间,在夜色里只听得见匆匆的脚步声。

    这套祭祀的流程就已走完了。

    但谁也没想到,刘协从董卓这里争取来的小小退让,也只持续了这一晚而已。

    次日的朝会之上,便有一封令群臣再度为之震惊的旨意宣读了出来。

    董卓由司空改任太尉,决断天下军事大权,兼领前将军之职。

    加节传,赐虎贲,赐斧钺,可剑履上朝,入朝不趋,赞拜不名。

    加封郿侯,为关内侯之最。

    他退一步,往前却何止走了十步!

    “诸位这是什么表情?”董卓虎步逡巡,将朝臣的面面相觑收入眼底,心中冷笑连连。

    他扬起大袖,坦荡宣告:“列位大可放心,我董卓虽然出身西凉,但也不是个只知磨刀的武夫,所谓礼贤下士,解除党锢,该做的我一件都不会少做!”

    不就是拿到了好处之后,配合那些士人让出些利益吗?这等事情有什么难的!

    李儒早已为他草拟好了对应于那名册的官职。

    他升官了,其他人也应该一并开心一下对吧?

    面对这句说不上来是妥协还是威胁的话,朝臣俱是缄默。

    只有随后的一匹匹快马奔出洛阳,向四方而去。

    ……

    颍川的荀爽收到了入朝为官的诏令。

    弃官而逃的袁绍收到了封他为渤海太守的诏令。

    未至洛阳就先退走的王匡受封河内太守。

    还有……

    一封拜官诏书几经辗转,终于送到了幽州境内。

    ……

    “您往这边来。”

    门童一见那道身着皂色袷衣的身影出现在眼前,想到先前主家的叮嘱,连忙迎了上去。

    揣手在袖的男人年约三十,眼见门童疾步而来,阔耳方面的脸上,顿时露出了几分意外。

    这可不像他前两日的做派。

    男人迈步入门,脚步抬起得快,未让那门童留意到,他脚下踩着一双方头履,而非更体面的人该穿的笏头履。

    但打眼看去,虽是衣衫简朴,仍有一番别样的气度。

    门童也不说主家着人邀请他到此是何要事,只将他接引到了会客的厅堂当中,奉来了待客的汤饮。

    幽州天寒得早,男人今早低头见井中,竟已结了一层薄冰。此刻落座后热汤下肚,方觉因袷衣夹层略薄而生出的冷意,渐渐被浸透出来的热力驱散。

    他刚搁下汤盅,忽听外头响起了一道爽朗的笑声。

    初闻脚步,还未见人,一句话已先到了:“玄德,我今日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刘备知是主家到了,连忙起身,拾袖向来人作揖,“公孙兄太客气了,只是……备实不知,有何好消息可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