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姝色: 【正文完】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御前姝色》 【正文完】(第2/3页)


    这一幕可真叫人担惊受怕,太皇太后急得直拍案,扬声招呼左右道:

    “还不快扶你们贵主儿起来?”

    顾不上管自个儿的老胳膊老腿,姜印忠赶忙奔上前去,欲扶尚盈盈起身。

    尚盈盈却不肯依,直往晏绪礼身边缩,手指攥住他袖子,说什么也要陪着。

    见贵妃紧抱着皇帝不撒手,活似一双大难临头的苦命鸟儿,太皇太后不禁额角直蹦,气笑着摇首:

    “行了行了!都起来吧!”

    见不得尚盈盈受苦,晏绪礼立马把她扶抱起来,安稳地护在身后。又抬眼看向上首,晏绪礼掷地有声道:“太皇太后容禀,傅氏心术不正,德行有亏。自入府至今,已逾六载,屡屡戕害嫔妃,残害庶子,不配为中宫皇后、一国之母。”

    “今日哪怕不是为着贵妃,朕也断不能再容她。”

    听着晏绪礼已拔高声调,开始朕来朕去的,皇贵太妃急得快掉眼泪,赶忙压低喉咙提醒:

    “礼儿!怎么同你皇祖母回话呢?”

    太皇太后却蓦然一笑,仰身靠进龙凤宝座里,轻飘飘地摆手,打发帝妃二人出去腻歪:

    “皇帝也甭同哀家耗着了,赶紧送贵妃回去吧。”

    “只是下旨废后到底不体面,命皇后自个儿上表请辞吧。夫妻一场,甭做得忒绝。事缓则圆的道理,用不着哀家教你。”

    “是,孙儿多谢皇祖母教导。”晏绪礼顿时躬身作揖,仿佛方才的剑拔弩张只是错觉。

    待殿门重新掩上,皇贵太妃仍心有余悸,亲手接过热茶奉去上头,小心翼翼地替晏绪礼开脱:

    “母后,小辈们心气儿不沉稳,话赶话间一时急了,便捎带上几句刺儿,您可万别跟皇帝计较。”

    “何况傅家闹出那等……族内相/奸的丑事,听说连府里未嫁的老幺儿,都叫广平侯府退了婚。”

    皇贵太妃最向着皇帝,甭管三七二十一,便只管替他当说客:

    “虽说夫妻间合该患难与共,但说句不中听的,帝后被撮合起来这些年,始终没个真感情。礼儿是要成大事的君主,若再留着傅氏这样的姻亲,岂不是白白受拖累么?”

    今日若扯他后腿的人是贵妃,皇帝便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怕也要死命护住她。可若换作是皇后,在皇帝心里,兴许就显得不那么值当。

    太皇太后只耳朵里听着,慢悠悠地抿了口热茶,这才忽而唤她道:

    “音珠。”

    皇贵太妃闻言,立时噤了声儿,垂首擎等着婆母发话。

    “哀家是老了,却也没到老糊涂的份儿上。”

    太皇太后轻笑一声,拉乌音珠来身边坐稳当,拍着她手背道:

    “哀家岂会不知,傅皇后并非皇帝良配?今日不过是哀家最后教皇帝一回,记着此番波折,往后知道多珍惜媳妇儿。”

    “你瞧那对儿小鸳鸯,现下是不是又搂到一块儿去了?”

    乌音珠这才长舒一口气,眉眼间凝着的愁云霎时散了:“母后圣明。原是天家训子之道,我们这群榆木脑袋,倒是跟着瞎操心。下回您二位龙王布雨,可得提前知会一声,甭再吓得我们这些小鱼小虾,在浅塘里扑腾一身泥。”

    太皇太后抬手虚指她,气不打一处来,直想发笑道:

    “还不是你们不请自来?难不成是哀家派人知会你们的?”

    乌音珠赶忙婉言赔不是,太皇太后只摆了摆手,眸光沉沉地叹道:

    “更何况,贵妃可是康乐的亲孙女,好不容易寻回来的眼珠子,哀家能为难她么?”

    那孩子也是命途坎坷,甭管是身世还是模样儿,都够招人疼怜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太皇太后眯眼琢磨一番,忽而笑道,“贵妃生得倒真不像她爹娘,独独肖似康乐年轻的时候儿。”

    乌音珠只得赔笑颔首,实在插不上什么嘴,只因岁数摆在那儿呢。她头回在宫宴上见着老郡主时,老郡主都是知天命的年纪了。再绝色的美人儿,总也没法子永葆青春。

    老一辈的事儿,都已随着故人离去而尘封入土。除却她们老姊妹俩,又有谁能得知呢?

    余光瞥见身边笑呵呵的姜印忠,乌音珠不禁抬帕掩唇,心想方才话说满了,还有这命长的老太监来着。

    “人家都说,隔辈像的孩子有福气。”乌音珠变着法儿恭维道,“您瞧瞧礼儿,文治武功样样不落,可不就是有孟家风范?”

    太皇太后娘家孟氏,本是开国郡侯,曾跟着太祖爷在马背上打天下。自打子侄辈里出了个连中三元的孟首辅,如今阖族里文武两开花,已愈渐兴旺起来。

    乱世生武将,盛世出文臣,真可谓顶顶儿有造化的人家。

    听出乌音珠话里的意思,太皇太后朗声发笑,却浑然不放在心上。

    王侯将相赴金阙,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不过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哪里有什么屹立不倒的望族?

    更何况古来门阀士族多流弊,她这孙儿雄心壮志,断不会是个与世家共天下的皇帝。

    趁着她这把老骨头还算硬朗,多替儿孙们积点儿福,也不枉痴活这么些年岁。

    太皇太后握住龙首拐杖,起身朝后殿走去,拐杖头儿敲在金砖地上,渐次发出沉缓的“咚咚”声。

    “哀家早便同康乐说好了,入了秋便去闲云山那边转转。往后也不会常回宫中,多是住在外头园子里,方便同老姊妹叙叙旧。”

    乌音珠赶忙跟上去相劝,太皇太后却顿住脚步,回身笑道:

    “横竖这慈庆宫空着也是空着,你就甭推辞了,择日搬进来住吧。”

    “眼瞅着贵妃即将封后,肚子里的皇孙也要落地。你便多辛苦些,帮衬她照看照看宫里,甭急着撂开手。”

    “音珠,这十数年来,你协理六宫、抚育皇嗣的辛劳,哀家都看在眼里。虽说先帝临到最后,也没立你为中宫。但在哀家心中,你便是最德配坤仪的主子娘娘。”

    这话原是当年母后说与她的。如今岁月轮转,她从回忆深处捧出这句体己话,郑重地交到乌音珠手里。

    晏氏并没有什么家传信物,但恍惚间,仿佛是有一只玉镯,正由婆母握在掌心,缓缓套上儿媳腕间。

    每一代帝后,都各有自己波澜壮阔的人生。唯独不变的是,他们都将奋先祖之余烈,把皇朝推向新的顶峰。

    虽说人活一世,并非是为得谁几句褒扬,但这话到底叫人心里舒坦。乌音珠呼吸微促,福身应道:

    “儿臣多谢母后。”-

    慈庆宫外,尚盈盈神色紧绷,非要亲手扶着晏绪礼走,仿佛他已瘸了腿儿一般。

    “万岁爷,您疼不疼啊?您还能上去轿辇吗?”尚盈盈围着他打转,喋喋不休地问个不停。

    晏绪礼见状,心头自是熨帖,可又不禁好笑。一把将尚盈盈搂来怀里,晏绪礼点她鼻尖儿道:“瞧把你紧张的,顾好你自个儿就得了,朕能有什么事儿?”

    说罢,晏绪礼身手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