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娃养我日常[年代]: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重生娃养我日常[年代]》 140-150(第8/15页)

说,空置的风险就比较大了。

    这些赵如月以前也跟很多人一样并不知道,她和宁绍明也是买下那块地之后,特地在省城找专业的人咨询过,又上网查了不少资料才知道的。

    她在知道仓库也会短缺的时候,也非常惊讶。

    原本他们只是想着,不让这块地白白空放着,建个仓库租出去,只要平时维护起来不让她家亏本经营就行。

    没想到一深入了解,才发现这个生意还挺有赚头,只是普通人根本用不到,所以平时关注到这一行的人比较少。

    小卖部赵如月也还是要开,不能只靠着出租仓库回本,小卖部开起来比给仓库找客户要简单许多。

    她打算把那块地分出一小块靠近马路的地方,建个小平房。

    小平房建起来速度快,晾干就能入住,甚至不用装修。

    现在很多人建自己家的房子也是这样,主体建好之后,没钱装修了,装上水电,墙面连水泥都不刮,砖墙就这么裸露着,就直接进去住毛坯房,慢慢攒钱再装修。

    这个小平房一开始也可以暂时不装修,先给墙上刮个水泥,这样掉灰不那么严重,然后就可以给来建仓库的工人当临时宿舍住着。

    等仓库建好,工人离开后,只需要简单地刷个墙刮大白,地面铺上瓷砖,翻修一下厕所,就又是一间新房子。

    这样给仓库找客户的时候,小卖部就能开业了。

    赵如月跟宁绍明商量好,两个人就各自分工,赵如月去省城陪妹妹看铺面的时候,顺便去了解建筑公司以及省城的市场,还有各个仓库的情况。

    她帮着赵如媛找到合适的铺面后,没过多久,也把省城这边的仓库出租行情以及省城租赁仓库的主要商家类型都了然于胸。

    最后赵如月把仓库的建造偏向,定在药材上。

    他们这里经济算不上多好,但自然条件优越,产出的药材质量非常好,是省内发展得比较好的行业之一。

    对仓库的需求量比较大,要求也不低。

    前期的投入可能比她预想的要多一些,但后期几乎不用担心仓库租不出去,空置的情况。

    赵如月的这些前期工作完成之后,后面就是宁绍明的活了。

    虽然很不高兴承认,但现在建筑公司里确实是男人比较多,素质也都不怎么样,还隐隐会看不起人,女业主跟他们沟通起来非常费劲。

    赵如月觉得把时间花在跟他们沟通上面,简直是浪费,费心费力说半天,可能最后还是得一句:你不懂这个,我还是跟你老公说吧。

    不够气人的。

    真生气了要求换人来,还要被说女人就是爱计较。

    不如一开始就让宁绍明去沟通,直接一劳永逸,完全不用她费心了。

    现在的大环境,她改变不了,还不如把时间花在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上。

    苏胜楠那边,公司发展得比她当初预想的还要好。

    苏胜楠打算把分公司开到省城,省城的市场更广阔,公司对女师傅的需求更大了。

    赵如月培训的速度都不太能跟得上,公司业务量增加的速度。

    现在苏胜楠自己也得留在公司给员工做培训,公司有了专门拉业务的业务员,她已经不用经常往外跑拉客户了。

    最近又打算在省城开分公司,赵如月帮妹妹找完铺面,忙完自家仓库的前期工作,好不容易休息了一段时间,现在又要往省城跑。

    苏胜楠听说她给她妹妹找到了非常合适的铺面,赵如媛夫妻俩本来也是比较雷厉风行的那一类人,铺面需要装修改造的地方又不算多。

    他们抓紧时间装修后,现在小龙虾店也开起来了,因为位置合适,味道的也不错,小龙虾店一开张生意就有点火爆的势头。

    苏胜楠就觉得赵如月非常旺身边人的事业,非要她帮自己看看分公司的办公地址。

    赵如月只好又开始在省城、县城和市里三个地方来回跑。

    虽然有时候可以包郑秀的车,但是郑秀接了不少包月的生意,主要还是在县里跑,遇上她没客人,才能载赵如月去市里和省城。

    大部分时候,赵如月还是得自己去乘坐公共交通。

    宁绍明看她每天要花费不少时间在等车和坐车上,来回奔波,有点心疼,就问她要不要买辆车:“我们的驾照早考下来了,一直没买车,要不买一辆小车你开?”

    其实之前赵如月第一次这么三个地方来回跑的时候,宁绍明就想提这个事了。

    只是又想着这是暂时的,以后不会经常需要三个地方来回跑,才没提。

    可是等苏胜楠在省城的分公司开起来,肯定还要他媳妇儿去帮忙。

    这么一来,暂时的三地来回跑,很有可能变成长期,她还是得有一辆车代步比较方便,也能节省很多在路上花费的时间。

    赵如月听到这话愣了一下,想到宁绍明自己早就因为要盯着仓库的施工和进度,需要频繁地两地来回跑,而且接送孩子这事,他也没说因为要忙仓库的事,就不干了,还是照常跟她轮流接送。

    她自己去省城和市里都是在城区打转,打车很方便。

    宁绍明坐车到了省城还不行,还得转两趟公交车去郊区。

    去郊区的车可不多,打车费还贵,赵如月知道,他肯定舍不得每次去仓库那边时都打车。

    工地的工人跟他混熟了,还跟他开玩笑,说他一个老板竟然没车。

    即使这样,他都没想过给自己买一辆车子代步。

    赵如月回过神来,心里有点感动,也为自己没注意到这事,有些自责自己最近对他太不够关心了。

    情绪影响下,她一个冲动就说道:“买两辆,我们一人开一辆!”

    等冷静下来后,赵如月也没为自己冲动之下做的决定而后悔。

    干脆趁着这一天刚好有空,直接拉着宁绍明一起去汽车城看车去了。

    第146章

    赵如月从决定买车到付钱提车没超过一天。

    到了汽车城,他们对车子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要有现货,需要等的车不要。

    他们买车就是为了能有一个代步工具,什么开好车出去撑面子之类的,他们都没考虑。

    宁绍明甚至想着,自己开的那辆可以买面包车,以后好给自己家店拉货。

    到时候不管是进货还是往分店送货都很方便,尤其是货量少的时候,花钱租车装不满就觉得有点亏,用自家的车就是费点油钱。

    面包车的后备箱本来就非常能装东西,要是把后排的座椅拆掉,那就更能装了。

    最后在宁绍明的坚持下,还真买了一辆面包车。

    赵如月考虑到自己家的人比较多,不算老人,只算他们一家就有四口人,有时候要带婆婆去市里复查,公公肯定也要跟着一起去。

    她有车的话,去县城或者市里,有亲戚或者朋友想蹭个车也很正常。

    谁让她嫁人嫁得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