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重生娃养我日常[年代]》 100-110(第13/34页)
了,看书学习养成了习惯,能看得下去,学起来就觉得很简单,对自己考证这件事非常自信。
赵如月继续说道:“等大致修整好了,再给纪老师那间的里间,放一张一米二足够她自己睡的小木床。”
不过他们来准备的话,就真的只有一个床了,床上大概只有席子。
床垫褥子什么的纪慧萱就得自己置办。
这么算下来赵如月自家修整下来,也花不了多少钱,就是忙了点。
联系其他学生家长的事,赵如月和宁绍明不打算再继续做。
第一天找的第一个人都把消息泄露出去了,这事能成才怪。
倒是有不少家长在他们去的第一个家长哪里听说了这事,还特地跑来问。
赵如月只能说:“我现在也不知道,只能等消息了,现在还在放暑假,去学校找也不知道找谁负责,知道找谁负责也不一定能找到人。”
有些想退报纸把钱拿回来的家长不死心地说:“那班主任和老师不管吗?”
“班主任和老师怎么管?钱都没进她们兜里,班主任和老师就是那在中间传话、干活受夹板气的,找她们也没用。
前几天小秋班主任来我店里吃米粉,还说她们工资又拖着没发。
以前她还能隔三差五就来我店里吃一次米粉,每次买一碗米粉在店里吃完,还要打包一个热狗面包或者杯子蛋糕铜锣烧什么的回去吃,现在你看看,有多少老师还经常来的?”
其实是放假了,老师们才来得少了。
但这些家长不知道真实情况是怎么回事,赵如月就这么说了,他们也不会去深究去查。
“那老师总能知道收钱的人在哪吧?听说都住学校里。”
“人家不是还有老家?万一闹得过了,有人去报信,人家缩在老家不来了,我们能怎么着?”
那几个家长都叹气:“唉,早知道就不交钱买这个什么破报纸了,那上面的墨糊得跟锅底似的,真是浪费给钱。”
“是啊,要不是我家那败家子闹着要买,我本来也不想给他买的,现在怎么样,白瞎钱了吧!八个月的报纸钱一次给出去,也好几百,可不少了!”
“那时候不买也不行,人人都有,就自家没有,还能让自家孩子巴巴看着别人?”
“算了不说了,只能等消息了,老板娘,改天要是还有老师来你这买东西,你可别忘了帮我们问问这事的后续。”
赵如月应下了:“放心,我家也花钱了的,虽然不去闹了,但肯定也得盯着这事,别看我们开店做生意好像挺挣钱,其实也累得很。
你们看看厨房里我家孩子他爸和孩子他堂哥,成天累得满身汗,颠勺颠得手抽筋,家里花钱的地方也多,买的那个商用烤箱就花不少钱。
对了,店里用烤箱烤了新品面包和蛋糕,你们要不要尝尝看?”
有个家长开玩笑道:“尝尝要钱不?要钱我可不敢尝。”
“这话说的,尝尝还能要你们钱?”赵如月拿出装着被分成小块的菠萝包和古早蛋糕的盘子,“拿着牙签自己扎,还不脏手,你们随便尝。”
他们这一尝,赵如月又卖出去好几份,甚至有个家长还抱怨她准备的太少了,自己买到的回去不够分。
宁绍明今早上做烤的东西,到这时候就全卖完了。
倒是他准备的东西少,开店好几个月,也陆陆续续出过好几次新品。
他现在做东西已经不像刚开始时那么保守,做多少能卖完,他心里早就有数。
只是宁绍明仍旧低估了自己店里卖的东西,在镇上的稀缺程度。
整个镇子就他们家这么一家店,卖每天新鲜现烤出炉的面包,独一份的生意,做出来的东西根本不够卖。
有老熟客听说消息迟了一点,赶过来想买,已经没有了。
催着宁绍明赶紧再做点。
宁绍明说:“现烤要挺久的。”
客人知道他家下午就会把电视和影碟机推到店里看,才掐着点来的,有些客人跟他一样。
听到宁绍明的话,他们直接往椅子上一坐说道:“没事,我时间多得很,听说刚出炉的才最好吃呢。”
宁绍明看看了看时间说:“那行,我现在做。”
幸好他也不是没有准备。
他提前放了一些面团在冰箱里,现在拿出来,盖着干净的纱布放在室温下缓一缓,很快就能用了。
本来这些面团是想着,下午做一些,晚上带到夜市街卖。
现在只能是卖不完再带去了。
赵如月也暂时闲了下来,她干脆带上竹斗笠出门一趟,去做昨晚没能做的事——去镇上的回收站。
昨晚本来就要去看看有没有坏掉的MP3、MP4,但她爸突然来了,两人商量家里批发东西回家卖的事耽搁了。
赵如月这会儿带着闺女去。
到了地方,就见闺女熟门熟路地进去大声喊:“老板!老板快出来!”
“来了来了!”老板端着碗出来,看到宁时夏就问,“你又攒够破烂来卖了?这回怎么不是跟你爷爷一起来?”
宁时夏:“我跟我妈妈不是来卖东西的,我们是来卖的东西的,你这里有MP3、MP4没?我妈妈想买几个回去研究研究。”
“哟,还说什么研究研究的,你妈妈是科学家啊?”
宁时夏叉着腰抬着小下巴:“我妈妈不是科学家也会研究这个,她可厉害了,全天下、全宇宙最最厉害,不信你拿出来让我妈妈试试!”
一听宁时夏说到买东西这事,回收站老板就肉疼。
早知道那两台电视宁时夏的妈妈真会修,自己找过去花点钱让她妈妈帮忙修多好,转手一卖,没准能挣个一千块钱。
结果被那两个小屁孩捡漏了。
这会儿他手头上确实收到了几个坏掉的MP3和MP4,但他不想卖:“没有,我们这里有这些玩意儿的人不多,我哪能收得到?你们想买得去县城找找。”
宁时夏信以为真,只好遗憾地说:“那好吧,不能见识我妈妈的修理绝技,是你的损失,妈妈我们走吧?”
孩子看不出来,赵如月却看得出来老板没说实话。
但人家的东西不愿意卖,她也不能强买强卖,只能牵起女儿的手打道回府。
好在赵如月下午去县城后,看完张彦君推荐的那栋房子,又让郑秀带自己去县城的几个回收站逛了一圈,确实收到了好几个。
张彦君推荐的房子确实不错,首先层高不低,足有三层。
其次总体面积不算小,而且前后院,竟然种着两个树龄看起来有几十年的老树,这些树拆迁的时候也会得到一定的补偿。
最后楼龄挺大的了,这户人家应该是改开后最早一批发家的人,不然那个时候靠着死工资,在县城建不起三层楼。
那时候建房子的成本低,现在卖家不会再回来了,只想早点处置掉,再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