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不涨智商: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重生不涨智商》 160-170(第10/15页)

亲?你不情我不愿的,请我证婚,你想都别想,我绝不会助纣为虐!】

    后面两页纸密密麻麻,都在骂谢钧德行有失,丧心病狂。

    谢钧平白遭了一顿骂,面无表情地将信收起,想来他朝老师解释,老师也不会信的。明日他就将信带给林蕴瞧瞧,他得看着她一字一句地写信给老师解释,告诉他,她那个心上人到底是谁。

    ***

    谢钧担心母亲忘乎所以,崔照萤却觉得儿子是在杞人忧天,依她的聪明才智,自然是交友谈亲事两不耽误。

    虽不好大张旗鼓,不过谈亲事,还是男方到女方家中才显得诚心,但问题就是陛下盯着,她与谢钧单独上门太过扎眼。

    但崔照萤是谁?她很快就想到了对策。

    她让宋望舒在家中办了场小型诗会,邀请的却不是年轻小姑娘。女子间的寻常诗会,办来办去多是为了闺中扬名,或者干脆就是男女相看。宋望舒办的这场是她们这些年岁渐长,不只是附庸风雅,而是真正嗜书之人的聚会。

    崔照萤虽在皇城中待得不多,但交友广泛,只论才学,不论身份,写了一份名单,再由宋望舒去下帖子。

    宋望舒虽然对这些人都不熟,但她女儿是本朝唯一的女官员,这便足以引人瞩目了。林蕴又不好交际,很少去外面参宴,很是神秘,很多人想认识她都无从下手。

    随着拜帖一起送去各家的还有宋望舒写的诗词,以文会友。

    帖子寄出后,宋望舒还有些紧张,但除了实在没空的,其他人基本都答应赴宴。

    既然是诗会,也得有一个压轴人物,宋望舒顺势将大儒赵弘简请来。因着他举荐林蕴的关系,他来并不奇怪。

    赵弘简来了皇城,那谢钧这个好学生必定要去拜访一二啊,他跑林府也就有理由了。

    这般一折腾,男女双方,两方家长,再加上证婚人就合情合理聚到一块儿了。

    林蕴听宋望舒磕磕绊绊讲这计划的时候,不免有些咋舌,崔夫人和谢钧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心眼子多的,果然是家学渊博。

    林蕴看了看正复述计划的宋望舒,叹了一口气,说不定在谢钧他们母子眼里,她和宋望舒也是一脉相承。

    等到诗会那日,冬日里天光淡白,府中花厅两侧已围起青色风障,炉中沉香袅袅,驱散寒意。案几上设着温茶、果盘。

    聚众讨论对诗的环节结束,彼此都找到了同好,四散开来各自交谈。

    外间能听到宾客说笑,内院暖阁中,费尽周折,几人总算是凑齐了。

    崔照萤笑着对宋望舒和赵老道:“止观法师合过八字,说他们是天作之合,但要我说,只靠眼睛都能看出来,瞧他们多登对啊。”

    宋望舒点点头,只要阿蕴喜欢,那谢次辅便与她相衬。

    赵弘简抚抚胡须,要知道他这些时日心境可谓是起起伏伏,谢元衡一开始给他递信,要他帮忙给他和林小友证婚,他当即还以为谢元衡发癔症了,写信企图骂醒他。

    后面林小友去信,赵弘简才知道错怪了元衡,他的确是和林小友两情相悦,要定亲了。

    想到这里,赵弘简又瞧了一眼并肩而立的两人,觉得自己想岔了很正常,毕竟他想破脑袋也想不到,原来像那只大肥猫的怪人就是自己的学生谢元衡啊!

    第168章 铜镜

    厅堂内, 长辈们坐于上首,林蕴和谢钧并肩立于中央,两位母亲表达完对这桩亲事的满意, 赵弘简起身提笔, 在婚书上签下证婚人的名字,落笔时语气沉肃:“你们一个掌国之权柄, 一个司天下农桑,今日之合,不仅是家事,亦关乎国运, 望你们日后相辅相成、风雨同舟。”

    放下笔, 方才的严肃褪去, 赵弘简露出笑意, 补充道:“当然也要永结同心, 白头偕老。”

    说第一句话的时候, 赵弘简是提拔过他们二人的致仕阁臣,望他们能不改其志、匡扶大周, 第二句话则只是一位长辈对两位喜爱小辈的祝福。

    记着两人姓名、生辰、籍贯的婚书一式两份, 这是林蕴和谢钧定婚的凭证。

    待焚烧完祝文, 昭告过天地,就到了交换信物,或者说收礼的环节。

    崔夫人递来两只叠放的紫檀木匣, 林蕴双手接过, 只觉掌心一沉,分量不轻。

    她揭开上头的匣盖,匣里卧着一只圆条圆口的镯子,通体剔透, 莹润生辉,看着就极贵重,林蕴品鉴能力实在有限,具体好在哪里她说不出来,只觉得这镯子绿得跟菠菜一样。

    崔照萤道:“这是谢家祖传下来给儿媳妇的,不过别有负担,留再久也不过是个物件,你想戴就戴,若是下地不方便戴首饰,收起来就好。”

    第二只匣子一打开,一沓厚厚的纸上面压了一只纯金打造的大雁,样式精美,个头不小,想来这匣子这么沉,主要是它的功劳。

    “提亲的时候应该带只大雁,但今日实在不便,以此代之。”大雁是忠贞之鸟,一生只一位配偶,这个好意头必须得有。

    崔照萤接着道:“还有些聘金、铺子、田契,本该是抬箱子热热闹闹的,如今局势要低调,委屈你了。将来等你和陶……元衡大婚的时候,一定把场面给补上。”

    崔照萤打了个磕绊,今日谢陶陶定亲,还是给他留点面子。

    那一沓银票地契的厚度丝毫没让林蕴感觉到委屈,她道过谢,甚至瞟了谢钧一眼,他家可真有钱啊。

    谢钧那边收到的是一块和田籽玉的螭龙纹玉佩和一套文房四宝,玉佩是宋家代代传下来的,宋望舒还特地提醒一句这玉和林岐川一点关系都没有,放心佩戴。

    赵老则送了林蕴和谢钧一人一块黄铜镇纸,两块镇纸一方一圆,方的雕刻山峦纹,圆的则是海浪纹。

    天圆地方,海誓山盟。

    再听到赵老道:“今日赠尔山海,愿汝情长。”

    又听赵老说了一通什么“山高水长,永世不移”,还有“山之定力,水之通达” 之类的。

    林蕴认真谢过,听得直在心中感慨,书读得多就是有用,说起话来一套套的。随即林友有些庆幸,庆幸谢钧鲜少咬文嚼字,否则成日里说话跟做文言文阅读理解似的,还怎么谈恋爱?

    不过赵老已是耳顺之年,谢钧再过三四十年会是什么样子呢?会同赵老一样出口成章,还是依旧一句话把人噎死?

    抱着沉甸甸的匣子,林蕴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她应当是有机会见证每一个阶段的谢钧,同他一起变老的。

    想到这里,林蕴不自觉弯了弯眼睛。

    外面的诗会还没结束,交换过信物,礼节已成,两位母亲和赵老就又出去了,做戏做全套,继续出去吟诗作对。

    一转眼,厅内就剩林蕴和谢钧两个,林蕴将收的礼放好,拿起婚书打量了一番。在陛下的忌惮之下,为了这纸婚约,两家人都废了不少心思。

    走过一遭,收回之前觉得定亲像偷情的比喻,林蕴如今觉得和谢钧定亲有点像谋反。

    她和谢钧如今手中的婚书就是千万不能被陛下发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