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重生不涨智商》 130-140(第11/15页)
船再大,那也只是一条船而已,有什么动静都瞒不过“左邻右舍”。
听了谢钧的“谣言”,林蕴当即觉得三个时辰也不多,瞧谢钧还有闲心传谣呢。
“当然不是,只是刚好赶上如意晕船了。”
谢钧轻叹一声,搁下笔:“林二小姐说不是那就不是,你练字的帖还是我送的,你来写几个字,我看看你如今的进益。”
林蕴也没推脱,端端正正写了“谢元衡”三个字,写的时候,林蕴没忍住偷瞄了谢钧两眼,她当然是故意的。
写他的名字,变相哄一哄他,不知道能不能让他那张毒嘴解解毒,等会儿点评的时候口下留情?
林蕴写罢,还故作正经地抬眼问他:“我听赵老和陆表哥总是唤你‘元衡’,想来是你的表字,就是不知道是不是这两个字?想着写来与你确认一二。”
谢钧敛眉低目,林二小姐那点小心思他看得分明,但目光在那三个字上停留片刻,终究还是神色软和几分。
字写得不怎么样,人倒是挺机灵。
他轻咳一声:“字如筑屋,讲求间架,你一笔一划都是下过功夫的,算得上端正,就是凑到一处便有了嫌隙,各自为营。”
说着谢钧自然地起身站到她身后,右手轻覆在她执笔的手上,掌心包裹着她的指节,带着点沉稳的力道。
“‘谢’字,‘言’旁和‘射’需疏密有致,而不是远远分立,”谢钧引着林蕴的手运笔调整,“‘元’字末笔需藏锋,含而不露。”
笔锋行至“衡”字,谢钧语气中含了丝清浅的笑意:“此处笔划繁复,最忌心浮气躁,方才我不过多看你一眼,你笔势就乱了。”
谢钧带着林蕴稳稳收住最后一笔,才松开手,退回一步,同林蕴拉开距离:“林二小姐写字心思要静,勿生杂念。”
手背残留的温热还未散,林蕴握笔的手僵住,悬在空中,她低头看在谢钧引导下写出的“谢元衡”,的确端正遒劲,这毋庸置疑。
但什么叫她心思不静?什么叫勿生杂念?
她让谢钧这么教她写字了吗?
这人简直是倒打一耙!
第138章 变数
扰人心境却倒打一耙的谢钧袖手站在一旁, 不等林蕴开口反驳,就转移话题问道:“前次书信中,你的台阁体已颇具章法, 怎么又练起大字来了?”
一听到这话, 林蕴还想与谢钧争辩一番的气焰顿时消减不少,她如今抽出时间练大字, 自然是因为那幅即将“代代流传”的题字。
不想自揭其短,林蕴抬起下巴,学着谢钧平日里那副目空一切的样子,故作淡然道:“不过是对自己要求高些, 力求事事精进罢了。”
甚至她又从谢钧这里学了一招, 占据主场然后让对面跟着自己的节奏走, 她搁下笔顺势道:“我如今风寒差不多好了, 之前的变法之事, 谢大人可有空与我谈谈?”
谢钧点头, 本想开口让严明将桌上的纸墨收拾一下,但抬眼一看, 屋中只有他和林二小姐两人。
严明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躲了出去。
谢钧也没将十分有眼力见儿的严明再叫回来, 而是自己动手刚刚写好、墨迹还未干的两张大字放到一旁的小案上晾着, 再将其余的笔墨纸砚一一归位。
谢钧的视线在笔尖停了一瞬,本该将笔洗净的,但再让林二小姐等一会儿她怕不是要急了。
别开眼, 不再看那笔, 谢钧同林蕴都坐下,隔着一张案,谢钧道:“册子没了,我又还没写新的, 如今只能口述了。”
谢钧不提还好,一提册子,那日烟熏火燎的呛闷仿佛又出现在鼻尖,林蕴不自觉地耸耸鼻子,道:“谢大人直接说吧。”
早知道迟早要聊这事,她何苦当时陪着谢钧一起挨熏呢!
聊起正事来,谢钧语气沉下来,不复方才的轻松,他道:“吏治整顿的‘考成法’如今大周已然起步,此策会一直坚持下去,无须赘述。林二小姐提过的‘养廉银’需等朝廷接受大量税银之后才能开始,所以暂且也不提。”
“如今要谈的是‘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大周在未来十几年内,要不要将两法一并实行。”
“一条鞭法”是将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征银,简化了税制,减少了百姓苛捐杂税的困扰,但并没有废除人头税。
而“摊丁入亩”完全废除了人头税,将其摊入田亩之中征收。从前的人头税是地主和百姓家里都是五口人,他们交同等数额的人头税。但人头税摊入田亩之后,谁家的地多,谁就交更多的税,进一步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一条鞭法”类似的政策已经在大周陆陆续续有尝试,这项税改是一定会继续推下去,但谢钧对“摊丁入亩”却犯了愁。
对于有心治国的臣子来说,没有谁能对“摊丁入亩”这种彻底性的变革不动心。
自谢钧从林二小姐这里听到了这项变革之法,他就一直在研究大周有无可能在未来十几年内将“摊丁入亩”一并推行。
如今谢钧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他对林二小姐道:“如今的大周推行‘一条鞭法’已是勉强支撑,‘摊丁入亩’绝非此刻的大周能涉足的。”
林蕴听出谢钧语气中遗憾之意,她回想一下,在他们那个时空,“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确是分别在两个朝代推行的。
林蕴有些好奇:“谢大人是怎么作出这种判断的?”
谢钧已然研究多时,他回答得很具体:“从白银、田亩人丁统计以及世家的反对程度。”
首先是白银。
“类似‘一条鞭法’的税改在大周能推行的前提就是如今海贸开了,大量白银流入大周,大周境内的白银储备能够支撑百姓用银钱来交税。”
“但这是南方富裕,北方可没有海贸输送大量白银,若是将人头税也完全摊入田亩计为白银交纳,北方可能反倒会民不聊生。”
北方银钱紧缺,百姓又要用银钱才能交税,他们只能去卖粮食,粮食收成是季节性的,会出现百姓集体在某几个月大批卖粮,商人自然会从中压价,造成“银贵谷贱”的情况。
“所以就算只实行‘一条鞭法’,也需要确保海贸白银流入的稳定性,并且看住粮价,目前大周境内的白银储备没有实行‘摊丁入亩’的条件。”
“其次‘摊丁入亩’需要更准确的田亩和人丁统计数据,如今大周是隐田遍地,得先在‘一条鞭法’实施过程中,将土地重新清丈,人口核查过一遍,这样才有实行‘摊丁入亩’的基础。”
提到最后世家的反对,林蕴这八个月在大周也没少见识,她道:“是因为‘一条鞭法’在给百姓减少负担的同时,也稳了国家财政,所以有些开明的官员会支持,但‘摊丁入亩’是动了所有地主阶级的利益,他们一定会强烈反扑对吗?”
“林二小姐说得没错,”谢钧的语气中带着强烈的怅惘,“彻底性的变法令人心驰神往,但步子迈得太大,把人摔死了,那便一件事都做不成了。”
林蕴看着眼前的谢钧,他总是意气风发的,但此时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