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重生不涨智商》 80-90(第4/16页)
花要花柄粗壮较长, 瓜胎大, 绒毛多。
在赵老的追问中,林蕴道:“这是包办婚姻,把看着最好的凑合在一起,之后用来留种。”
林蕴转了两圈, 过足了一把当封建大家长的瘾,同吴二妮道:“明日下午你看授过粉的雌花果柄向下垂,小瓜胎前端触地,这就是授粉成功了,如果雌花果柄还是向上的,那你后日清晨要接着再次授粉。”
“我麦田里的麦子快成熟了,之后怕是没空每天早上来,你带着人盯着瓜田一些,每日清晨都要抓紧这一两个时辰授粉。”
出了瓜田,林蕴干脆顺道去大兴的麦田里看一眼,赵老也跟上。
两人一前一后地走着,林蕴突然觉得有些不对劲儿,虽然最近和赵老接触不少,他也依旧对农事感兴趣,但除此之外,赵老好像没之前那么健谈了。
是遇见什么事了吗?
林蕴试探地问:“赵老最近是有什么事挂心?”
赵弘简当然有事挂心,甚至算是提心吊胆,生怕元衡做出什么离经叛道的事。
真没想到,老了老了,他竟还要操心这等事。
“没什么,天热了有些吃不下睡不好。”
原来是暑热难消,林蕴表示理解:“怕热的话,赵老这几日多在家待一待,好歹家中有冰,这几日我基本都在田里准备收割,也没什么可看之处。”
想让赵老安心在家歇着,林蕴指着麦子道:“看麦子是否成熟,主要是看麦穗、麦粒和麦茎。”
“麦穗金黄,麦粒饱满坚硬,硬得指甲掐不动,麦茎变干发白,就可以收割了。”
赵弘简掐向麦粒,略有弹性:“这就是还要再等等?”
林蕴点头:“对。”
聊着聊着,赵弘简状似无意地问道:“林小友最近怎么没戴那簪子了?这几日好像也没看见陆少卿?”
林蕴眼睛看着麦子,嘴里答道:“陆表哥第一次做簪子,那当蝶心的红宝石没卡紧,前几日掉下来了,师傅手艺不到位,自然要补救,我便让陆表哥返修去了。”
“天热人心浮躁,案子也多,上次休沐表哥衙门事忙就没过来,算算日子,大概端午前后会收麦,到时候陆表兄再来帮忙。”
赵弘简一听便更忧心了,林小友和陆少卿相处融洽,要不他还是再劝劝元衡吧。
心思重重地回了家,赵弘简的妻子是他发迹前母亲相中的,他步步高升也没抛弃发妻,不过发妻早逝,留下的儿子资质平平,赵弘简也无意替他钻营。德不配位,必遭灾祸。
他只督促儿子好好科举,考了个功名就外放做小官去了,儿子在外成亲生子赵弘简也没掺和。
他家庭情况简单,和发妻之间相敬如宾,处成了亲情。在情爱一事上,赵弘简可以说只是痴长了些岁数,并无什么建树,如今面对谢元衡这个情况,真是棘手极了。
谢元衡怎能如此呢?
陆少卿还是他的好友,难道他心生歹念的时候,不觉得煎熬吗?
赵弘简光是想着,觉得自己都快辗转反侧了。
正纠结着,小童提搂着一个大食盒进来,赵弘简一看板着脸:“不是说不能收东西吗?你趁着人还没走赶快还回去才是”
小童放下食盒挠了挠头:“是林小姐送来的,她说听闻您暑热,家中熬了竹叶麦冬饮还有绿豆薄荷羹,特地送来给您去暑。”
“她还让我转告您,说您注重养生,若是夜里用冰怕太凉伤身体,可以在屋中放些装水的陶罐,也能清凉一些。”
不是什么贵重东西,都是小辈的一片心意,赵弘简没再让小童退回去。
他打开食盒,看着清澈的茶汤与细软的汤羹,叹了一口气。
也正是林小友这般有才华又良善的姑娘,才能让谢元衡这等冷心冷性的起了歹念。
***
农历五月初四,端午前一日,文华殿内。
卯时钟鸣三响,朱道崇端坐于宝座,同群臣议完事,本该退朝,却开口道:“近日赵老先生归家所上奏章,言宁远侯之女才识过人,治麦有功,百姓称颂,实为难得之才。举荐她先掌管皇庄,若有成效,将司农司从户部再拆出来,由她担任司农卿,诸位卿家意下如何?”
女子为官,违背旧例,往日这种事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应该是礼部尚书何正卿,但何正卿这次却没有出列谏言。
自然不是因为他突然转了脑子,是赵弘简提前写信同他打了招呼,列出往日在朝的交情,讲他们过往共过多少患难,再来一句——
【正卿啊,当初我致仕,最是放心不下你,你是个犟脾气,我怕我不在,到时候你得罪了人,没人敢帮你说说话求求情,不过见如今你在朝中声望日增,是我小瞧正卿你了,但政事顺利,你也要多加珍重身体呀。】
看到这里,何正卿眼眶都湿润了,赵弘简当年在朝中对他照顾颇多,好几次被陛下斥责,都是他顶下来了。
于是接下来看到赵弘简说要举荐一女子做官,何正卿一开始嘴里直嘀咕“成何体统”、“牝鸡司晨”,但又看到赵弘简列举皇城乡下的种麦种瓜情况,说百姓因此大受裨益,欢欣鼓舞。
何正卿一向谨守规矩,信礼而行,祭祀必察日时方位,郊庙之仪错一礼数都要重拟三遍。那是国之正统,是祖宗之法,不容有失。
可他也能体恤百姓之苦,他知晓水旱交困便是饿殍遍地。
和百姓的切实的生死比起来,规矩有那么重要吗?
这个问题在他心中绕了好几日,扰得他根本没办法在朝堂之中跳出来反驳。
类似的信不仅何正卿收到了,许多赵弘简的好友门生那几日看信都看得泪意盈眶,就算不支持,他们也不强烈反对了。
百官鸦雀无声中,倒是宁远侯林岐川第一个跳出来:“小女只是略知农事,恐难堪此重任,是赵老抬爱了。”
旁人都还没反对,当爹的率先唱衰。
他一出声,吏部侍郎刘隆瞟了一眼范首辅,出班道:“此奏请实为荒唐之举,不过是撞了运气,女子怎能为官?”
这话听得何正卿火气一下子就起来了,赵弘简虽说破了规矩,但此事他全无好处,只是一心为民罢了,刘隆这等小人怎可说他荒唐?
何正卿厉声反驳:“撞运气?那刘侍郎你再去找一个撞运气,先让百姓多一茬麦子,又治麦病,还能改良西瓜种植的人。你若找不到,那就别说这是靠运气。”
“农事一道,最是脚踏实地,真就是真,做不得假,也没什么运气可说。”
兵部尚书一向和何正卿不对付,偏要和他唱反调,道:“何尚书,你一向最重礼,理应知道女流之辈,合该处内当家,若上堂理政,岂不乱了朝纲?”
何正卿开了口支持,便是上了赵弘简的贼船了,不再犹豫,直言道:“何为朝纲?莫要忘了,农官之任,不是求门第,不是论男女,而是要能救荒于未然,挽民于疾苦。”
争辩中,工部尚书瞟了一眼谢次辅,没看出有赞成还是反对之意,那便是让他自己决断,工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