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小丫鬟: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net提供的《北宋小丫鬟》 140-150(第5/26页)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这不是应该的么。”锦娘也笑。

    一行人在正厅说话,不一会儿范夫人,魏夫人还有申夫人都过来了,这些都是京中顶级权宦。锦娘和魏夫人有亲,申家是旧年的关系,范夫人则是姻亲的姻亲,再有蒋羡和范学士关系走的很近。

    她在其中,从来都执晚辈礼,也不掺和人家的事情。人家都能过来,她受宠若惊,但是却并不似别人那般上杆子舔。大家保持友好关系就好,再走进一步就很容易掺和人家的家务事,这样反而容易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筠姐儿今日出来见了大家一面就进去了,大家也都能体谅,毕竟是新嫁娘,不好出来见人。

    这样显赫的时候,许氏当然不肯来,只让儿媳妇小邬氏来,还一个劲儿的跟葛妈妈抱怨:“做叔叔的,也不说帮衬一下侄儿,当年若不是我家郎君,他能调到京里来么?人家完全不记恩情。”

    葛妈妈也是有些不服,蒋六老爷夫妇常年跟着长房过日子,都是长房的人服侍,小叔子夫妻过的自在的很。如今小叔升了开封府尹,从三品的大官,却对自己的侄子视若无睹。

    可许氏这些抱怨,已经没人愿意听了,即便是蒋家族人听了,也并不会当回事。因为大家都知晓,蒋羡的三百亩田一直给长房捏着呢,还有当年蒋六夫人一过世,蒋羡夫妻就搬出去住了。

    当然,只有你功成名就时,就自有大儒替你辩经。

    初三的年酒,宋娘子也过来了,她现在是不敢不来,本来两家没什么嫌隙,若是她突然不来,人家还以为她对人家有什么意见。

    可是即便来了,她连里屋都坐不了,是在廊下吃席的。

    倒不是锦娘慢待她,这也是根据身份来的,似孟夫人这样五品官的官夫人,都只能在第三桌。

    在席上,也有那些好事的夫人和宋娘子说起蒋家姻亲:“这蒋府尹年纪轻轻,官任三品,真是了不得。但说起来,还是娶了河北魏家的女儿,才在仕途上平步青云。”

    宋娘子心中嗤了一声,什么河北魏家?这些人都完全不知晓魏锦娘的底细。

    可知道底细的大部分都是些商户,那些人哪里能登大雅之堂。再有周家人也知晓,可周家如今周三是她妯娌,自家人当然不会拆台,且周三是个精乖的人,倒是周四,这个人怪怪的。

    宴毕,锦娘吩咐人连夜就把桌子碗筷全部收拾好,到了次日大家就不必再做这些,只休息就好。

    筠姐儿人前不必露脸,人后倒是要跟着忙前忙后,金银器皿要收好,名贵的瓷器也要洗好收拾好,不能弄碎了,下次还要擎等着用,少一件就容易不成套。

    锦娘还叮咛女儿,“你别太操心了,天晚了,先歇息,这里我盯着就好。”

    以前这句话总是罗玉娥对她说,如今她对自己女儿也是这般,宁可自己累点,也希望儿女多休息会。并非,她们自己不累,而是自然而然的就说出这话来了。

    筠姐儿却摇头:“娘,以前这些事情都是女儿和您一起做,您才是该多歇着才是。”

    “那咱们母女一起吧。”锦娘笑。

    筠姐儿也笑着说好。

    时光飞逝,很快就到了元宵节,每年开封府因为挤着看灯会凑热闹,踩踏事件还有掳人之事屡见不鲜,蒋羡亦是严阵以待。

    筠姐儿不好出门,锦娘便在家里陪她,差陈小郎出去买了些花灯,挂在廊下,大家就在家里赏灯。

    孩子们中又属定哥儿年纪最小,宁哥儿找了本谜语书,出了几个谜底考弟弟。若是定哥儿猜中了,他便让陈童取下一盏灯给弟弟。在一旁的筠姐儿怕弟弟们着凉,等他们玩了一会儿,都喊进去吃茶。

    不知不觉,筠姐儿也是大姐姐了。

    锦娘在旁看着,偷偷抹泪,她本来就有点泪失禁体质,只不过哭归哭,人还是很坚强的。她知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魏七郎无论是相貌家世品行才干,都是万中挑一的人物,自己怎么不放女儿离开。

    人只有离开旧巢,才能飞往更高的天空。

    二月中旬,蒋家就开始扎喜棚了,媒人全福人都穿梭其中,有那等不请自来吹锣打鼓的人也上门了。

    这次锦娘请了四司六局的人过来,现下蒋羡做开封府府尹,亲戚朋友同年一下多了许多,橘香恐怕是应付不来。家中还请了罗玉娥和张平君帮忙,只是没想到有个意想不到的人过来了,竟然是窦媛。

    原来窦家二郎授了官,虽然是荫官,但也让他们从大名府搬到京中。

    锦娘和窦媛在大名府就极好,她比张平君还积极,还拉着锦娘的手很亲热道:“我当时收到您的信就很为你们高兴,魏七郎也是我们从小看着长大的,没有不好的。”

    “你看看你,这几年生的愈发好了。”锦娘也是和她很亲热,又赶忙介绍给罗玉娥和张平君认识。

    张平君隐约还有些吃醋,因为明显看的出来锦娘和窦媛真的关系非常好。

    张夫人作为全福人,穿梭两边,女儿心底所想她哪里不知晓。但女儿出嫁后,舟车劳顿,接连生了两个孩子,她也心疼女儿。

    “你呀,平日给上峰打点,陪笑脸出钱比这还多,怎么对自己家人倒是俭省了?你如今可是官夫人了,姑爷的俸禄也一直在你手上,公婆不必管,还不主动些。”

    张平军背过身子:“我主动了,可是姑姐她对我还是那样。”

    张夫人笑道:“你还是小姐脾气,原本你没成婚时,不就看的很清楚么?怎么现在反倒是执拗起来,只要是正常人,都是真心换真心。俗话说水滴石穿,你功夫都不愿意多做,人家怎么愿意信任你。”

    若是寻常女子,当然会天然亲近娘家弟妹,偏偏遇到蒋夫人这般有个性的人,她这个人绝对不是真好说话的人。

    张平君听了她娘的话,对锦娘亦是妥帖许多,倒是不像之前那般了。

    锦娘也有所觉,家里有事情也交给她办,张平军办的十分妥帖,跑前跑后的,让筠姐儿都若有所思:“娘,我觉得舅母跟变了个人似的。”

    “这有什么稀奇的,咱们不必看人家脸色,人家就自然看咱们脸色了。当你地位高的时候,身边就都是好人了。”

    筠姐儿似有所悟。

    半个月后,到了送嫁妆这日,这个守房人就有好几个报名的,锦娘就同意让她们一起去,张平君窦媛还有小邬氏。

    筠姐儿一共一百二十抬嫁妆,金银珠宝、古玩字画自不必说,衣裳都有十二口箱子,皮袄两箱,夹袄两箱,春衫三箱,夏衫四箱,寝衣一箱。

    孟夫人看着送过去的嫁妆,“咦”了一声:“竟然是全套黄花梨的家具,蒋家还真是殷实。”

    孙大姑娘只知晓筠姐儿的嫁妆多,没想过这般多,这可是一百二十抬啊,万贯的嫁妆啊。这些嫁妆即便是送到魏家,魏夫人看着也是颜面有光。

    魏七郎在众人打趣声中,笑容都快咧到耳朵上了。

    蒋家这里却异常平静,这是筠姐儿做姑娘时,在家吃的最后一顿饭了,筷子划在瓷器上的声音刺耳。

    “筠姐儿,来,吃酿的茄子,这是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